一种带载可调电比例大流量单向节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974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载可调电比例大流量单向节流阀,涉及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单级阀即可实现大流量流体介质的比例节流控制和方向控制,无需附加换向阀、单向阀和先导阀等控制组件,避免出现现有比例节流阀须增加先导阀才能实现大流量控制,以及须增加换向阀、单向阀等才能实现流体方向控制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集成度高、体积重量小、容易安装维护。

A kind of on load adjustable electric proportional large flow one-way throttle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载可调电比例大流量单向节流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传动与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带载可调电比例大流量单向节流阀。
技术介绍
电比例阀根据输入的电气信号,可以按比例连续地对流体介质的压力和流量等参数进行控制,具有抗污染能力强、响应速度较快等优点。目前的电比例节流阀是在常规节流阀的基础上,采用比例电磁铁等电气-机械转换器来实现对节流口开度的控制,而阀本身通常无法实现流体介质的方向控制。当需要进行流体方向控制时,往往需要将电比例节流阀与附加的换向阀、单向阀等并联或串联才能实现,带来阀组结构体积和重量较大、系统管路布置复杂等缺点。另外,当比例阀的通径大于16mm时,受到电-机械转换器推力的限制,常采用先导控制的形式,即利用比例电磁铁先驱动一个小通径的先导阀,再利用先导级阀的液压放大作用,对主节流阀进行控制,实现流体介质压力和流量等参数连续调节,因此在控制大流量介质时比例阀必须包含先导阀和主阀两级阀组,造成比例阀内部的结构和控制油路复杂,阀的尺寸和重量都较大,限制了其在安装空间和重量受限的场合应用。综上所述,如何通过结构创新设计,开发出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载可调电比例大流量单向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比例电磁铁(1)、顶杆(2)、顶杆套(3)、上阀芯(4)、下阀芯(5)、阀体(6)、弹簧(7)和下端盖(8);/n其中,阀体(6)为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圆柱状结构,阀体(6)沿中心轴开有通孔,通孔的上半部分为上位阀芯孔(6.1),通孔的下半部分为下位阀芯孔(6.2),上位阀芯孔(6.1)与下位阀芯孔(6.2)交界处沿阀体(6)的径向开有出油腔(6.3),下位阀芯孔(6.2)的中部沿阀体(6)的径向开有进油腔(6.4);阀体(6)沿径向还开有进油口P1和出油口P2,其中进油口P1与进油腔(6.4)沟通,出油口P2与出油腔(6.3)沟通;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载可调电比例大流量单向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比例电磁铁(1)、顶杆(2)、顶杆套(3)、上阀芯(4)、下阀芯(5)、阀体(6)、弹簧(7)和下端盖(8);
其中,阀体(6)为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圆柱状结构,阀体(6)沿中心轴开有通孔,通孔的上半部分为上位阀芯孔(6.1),通孔的下半部分为下位阀芯孔(6.2),上位阀芯孔(6.1)与下位阀芯孔(6.2)交界处沿阀体(6)的径向开有出油腔(6.3),下位阀芯孔(6.2)的中部沿阀体(6)的径向开有进油腔(6.4);阀体(6)沿径向还开有进油口P1和出油口P2,其中进油口P1与进油腔(6.4)沟通,出油口P2与出油腔(6.3)沟通;阀体(6)的进油口P1与上位阀芯孔(6.1)的上部通过一斜穿通孔(6.5)沟通;
比例电磁铁(1)的内部安装有顶杆套(3);顶杆套(3)的内部安装有顶杆(2);
上阀芯(4)为上粗下细的阶梯圆柱结构,上阀芯(4)由下部较细端伸入至所述上位阀芯孔(6.1)内部;上阀芯(4)的上端面与顶杆(2)的下端面接触;
下阀芯(5)为圆锥型阀芯结构,下阀芯(5)的内部沿轴向开有盲孔(5.1),下阀芯(5)还开有径向通孔(5.2);下阀芯(5)由圆锥端伸入至下位阀芯孔(6.2)内部,下阀芯(5)的圆锥端端面与上阀芯(4)的下端面接触,盲孔(5.1)与进油腔(6.4)之间通过径向通孔(5.2)沟通;盲孔(5.1)与下端盖(8)之间安装弹簧(7);
所述的带载可调电比例大流量单向节流阀中,顶杆套(3)的下端面与上阀芯(4)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密闭容腔,斜穿通孔(6.5)将该密闭容腔与进油腔(6.4)沟通。


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华杨凯强王飞申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