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式推拉煤矿风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94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30
一种导轨式滑动推拉风门,一共有两道,每道风门包括四部分:滑动组件、门体、自动控制系统、辅助部件。每道风门有两个硐室,在左边硐室中安装驱动系统,在两个硐室之间开挖导槽,下导槽与地面平齐,方便车辆通过,在导槽上布置轨道,在风门门体上安装滑轮,轨道与滑轮相匹配。推拉式风门开启时,门体进去硐室内部,关闭时由滑轮滑动实现闭合,风门门体的滑动可以依靠人工推动门把手,也可以通过由自动开关按钮控制驱动系统,实现风门的自动开启和闭合,当风门闭合后,由门闩实现闭锁,两道风门相互闭锁。当风门承受压力过大时,可人工打开左侧风门上的卸压风窗卸压,当行人通过风门时,右侧风门上设置的行人小风门实现通行。

A kind of slide way push pull coal mine dam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轨式推拉煤矿风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风门,尤其涉及一种开启省力的安全风门,属于煤矿通风设备

技术介绍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任务是: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冲淡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安全生产;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通风设施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井下风流的流动方向,使其按照规定的路线流动,保证各个工作地点的有效风量,最终确保井下通风系统稳定、可靠。风门是井下通风设施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制作施工。风门不允许风流通过,但是在需要行人或行车的巷道内必须设置风门。风门要求封闭严密,不漏风,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风门保证开关自如,保证人员及车辆安全通过。门扇厚度不小于50mm,整体十分笨重。工作人员经过矿井进、回风系统时,需要经过施工有通风设施(风门)的联络巷,需要人工开启风门后才能通过。打开联络巷两端负压压差相对较小的风门时,很能够轻松打开风门通过,但通过主要进回风系统联络巷时,由于联络巷两端负压压差较大,一人开启风门十分困难,且有安全风险,需要几个人同时使力或使用杠杆原理借助撬棍才能开启风门。高负压气动双缸行车风门是现代化大型矿井采用的通风设施,在日常的生产使用过程中气动风门机械、电气线路复杂、故障时常出现,导致车辆不能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寿命长,开闭过程平稳、顺畅且安全可靠的导轨式滑动推拉风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所述推拉式风门包括四部分:滑动组件、门体、自动控制系统、辅助部件。所述的滑动组件由轨道、导槽、滑轮、固定片组成;所述的轨道布置在导槽上,所述的轨道在导槽上布置三条;所述的导槽布置在门体上下及受力侧,所述的导槽共有五条;所述的五条导槽分为下导槽、下前导槽、下后导槽、上前导槽、上后导槽;所述的下导槽与地面相平齐;所述的滑轮由两个胶皮轮组合而成,所述的两个胶皮轮由钢架固定在一起,所述的钢架上有限位孔;所述的固定片上也有限位孔,所述的固定片通过螺栓将滑轮固定在门体上;所述的门体上有门把手A、B,锁扣,门闩,行人小风门,泄压风窗;所述的风门共有两道,每道风门采用水平推拉式开闭。门体的开闭状态采用行程开关检测,每道风门互相闭锁。风门可实现手动按钮开闭或人工开闭。风门的开启操作由安装在门体上的开闭按钮控制,开闭按钮连接气动装置。两道风门相互闭锁,也就是说同一时刻只允许一道风门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的风门上有挡风板;所述的挡风板设置在两扇风门中间部位,分别固定在两扇风门相对的一侧;所述的挡风板由废旧的输送皮带制成,所述的挡风板与风门高度相适配,所述的挡风板是为了在风门关闭时更好地实现密封;所述的泄压风窗设置在一扇门体上部,所述的泄压风窗上设置把手,所述的泄压风窗用合页固定在门体上;当巷道内压差太大时,可以先打开泄压风窗,然后轻松推拉风门;所述的行人小风门布置在另一扇门体上,所述的行人小风门供行人通过风门;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驱动系统、开关按钮;所述电动阀门,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推拉式风门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的辅助部件包括煤(岩)壁上开凿的硐室;所述风门开启时内嵌于主运通道和回风通道之间的煤(岩)壁中;关闭时从煤壁内部弹出,且所述两扇风门被挡风板遮挡实现正反风的情况下密封。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利用固定滑轮在轨道上滑动,开启力小,可以使井下工人平稳、顺畅地开启风门;2、冲击力小、风门不受外部气候条件的影响,安全可靠且不易变形;3、该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密封性能;4、通过泄压风窗可以调整风门承受压力大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滑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固定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门体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门体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部煤(岩)壁(左)和下部煤(岩)壁(右)结构示意图其中:11-滑轮A,12-滑轮B,13-固定钢架,14-限位孔;21-固定片,22-卡槽;23-固定孔,24限位孔,31-巷道上部左侧煤(岩)壁,32-巷道上部右侧煤(岩)壁,33-左侧风门,34-右侧风门,35-门闩,36-门把手A,37-门把手B,38-行人小风门,39泄压风窗,310-挡风板A,311-挡风板B,312-自动开关按钮,313-驱动系统,41-轨道A,42-轨道B,43-轨道C,44-轨道D,45-轨道E,46-巷道下部左侧煤(岩)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导轨式推拉风门,一共有两道,每道风门有两扇门体(33,34),门体由双层3mm厚钢板加槽钢框架制作,整体结构全部为钢材机构,能承受较大压差,风门承受压差为15993.6Pa(即120mmHg),过往车辆轻微碰撞风门门体,不会影响风门正常运转,适用于巷道服务年限超过10年的区域。安装前需开挖4个硐室,一道风门有两个硐室,在左边硐室中安装驱动系统(313),在两个硐室之间开挖导槽,下导槽与地面平齐,方便车辆通过,在导槽上布置轨道(轨道A、B、C、D、E),轨道与滑轮(11,12)相匹配,五条轨道共对应20个滑轮,每扇风门上各安装10个滑轮,分别位于风门门体上部前面、下部前面、上部后面、下部后面和下平面五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由固定片(21)和螺栓平均固定两个滑轮。推拉式风门开启时,门体进去硐室内部,关闭时由滑轮滑动实现闭合,风门门体的滑动可以依靠人工推动门把手(36,37),也可以由自动开关按钮(312)控制驱动系统(313),实现风门的自动开启和闭合,当风门闭合后,由门闩(35)实现闭锁,两道风门相互闭锁。驱动系统(313)设置在右侧硐室内。当风门承受压力过大时,可人工打开左侧风门上的卸压风窗(39)卸压,当行人通过风门时,右侧风门上设置的行人小风门(38)实现通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轨式推拉风门包括四部分:滑动组件、门体、自动控制系统、辅助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轨式推拉风门包括四部分:滑动组件、门体、自动控制系统、辅助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式推拉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组件由轨道、导槽、滑轮、固定片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式推拉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布置在导槽上,所述的轨道在导槽上布置三条;所述的导槽布置在门体上下及受力侧,所述的导槽共有五条;所述的五条导槽分为下导槽、下前导槽、下后导槽、上前导槽、上后导槽;所述的下导槽与地面相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式推拉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由两个胶皮轮组合而成,所述的两个胶皮轮由钢架固定在一起,所述的钢架上有限位孔;所述的固定片上也有限位孔,所述的固定片通过螺栓将滑轮固定在风门门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式推拉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体上有门把手A、B,锁扣,门闩,行人小风门,泄压风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轨式推拉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门共有两道,每道风门采用水平推拉式开闭。门体的开闭状态采用行程开关检测,每道风门互相闭锁。风门可实现手动按钮开闭或人工开闭。风门的开启操作由安装在门体上的开闭按钮控制,开闭按钮连接气动装置。两道风门相互闭锁,也就是说同一时刻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晨飞汪巍陶红福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