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刺穿材料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590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刺穿材料除尘装置,包括机壳、供热机构、压平机构与吸尘机构,所述机壳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供热机构,所述机壳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压平机构,所述机壳内壁的顶部且位于压平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吸尘机构,所述机壳包括壳体、通口与材料本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口,所述壳体的右侧且对应通口的位置设置有材料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机壳、供热机构、压平机构与吸尘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防刺穿材料除尘装置,不仅能够有效的将材料表面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有效的去除,而且可以在除尘的同时对材料本体进行加热熨平,从而大大缩短了材料加工时间,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 dust removal device for puncture proof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刺穿材料除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刺穿材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防刺穿材料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防刺穿材料是指具有防止利器对其造成刺穿效果的一种材料,一般用于制作防韧服,具有防刀割、防刀砍、防刀刺、防带棱角物体刮划、耐磨损、防盗等功能,防刺穿材料在制作时表面会吸附外界杂质,从而影响其正常加工,因此需要对其表面进行除尘,而常见的除尘装置不具有压平功能,仅仅能够将材料避免的灰尘等杂质去除,因此需要另外对其进行压平处理,从而导致操作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刺穿材料除尘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刺穿材料除尘装置,包括机壳、供热机构、压平机构与吸尘机构,所述机壳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供热机构,所述机壳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压平机构,所述机壳内壁的顶部且位于压平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吸尘机构;所述机壳包括壳体、通口与材料本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口,所述壳体的右侧且对应通口的位置设置有材料本体,所述材料本体的左侧贯穿两个通口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供热机构包括储水槽、加热丝、出气口与棉垫,所述储水槽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丝,所述储水槽的顶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出气口,所述储水槽的顶部且对应出气口的位置设置有棉垫;所述压平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连接弹簧、安装架与辊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两个连接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辊轮;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管、吸尘头、吸尘板、电机与风扇,所述吸尘管设置在壳体上且对应材料本体的位置,所述吸尘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尘头,所述吸尘头的底部设置有吸尘板,所述吸尘管的右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吸尘管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与吸尘管相适配的风扇。优选的,所述储水槽的底部与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材料本体的底部与棉垫的顶部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与壳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辊轮靠近材料本体的一侧与其滚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吸尘板的底部与材料本体的顶部相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机壳、供热机构、压平机构与吸尘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防刺穿材料除尘装置,不仅能够有效的将材料表面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有效的去除,而且可以在除尘的同时对材料本体进行加热熨平,从而大大缩短了材料加工时间,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压平机构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吸尘机构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中:1机壳、2供热机构、3压平机构、4吸尘机构、101壳体、102通口、103材料本体、201储水槽、202加热丝、203出气口、204棉垫、301第一连接板、302第二连接板、303连接弹簧、304安装架、305辊轮、401吸尘管、402吸尘头、403吸尘板、404电机、405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防刺穿材料除尘装置,包括机壳1、供热机构2、压平机构3与吸尘机构4,机壳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供热机构2,机壳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压平机构3,机壳1内壁的顶部且位于压平机构3的右侧设置有吸尘机构4。请参阅图1-3,机壳1包括壳体101、通口102与材料本体103,壳体10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口102,壳体101的右侧且对应通口102的位置设置有材料本体103,材料本体103的左侧贯穿两个通口102且延伸至壳体101的外部。请参阅图1-3,供热机构2包括储水槽201、加热丝202、出气口203与棉垫204,储水槽201的底部与壳体10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储水槽20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丝202,储水槽201的顶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出气口203,储水槽201的顶部且对应出气口203的位置设置有棉垫204,材料本体103的底部与棉垫204的顶部相互接触。请参阅图1-3,压平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板301、第二连接板302、连接弹簧303、安装架304与辊轮305,第一连接板301的顶部与壳体10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301与第二连接板302之间通过两个连接弹簧30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302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04,安装架30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辊轮305,辊轮305靠近材料本体103的一侧与其滚动连接。请参阅图1-3,吸尘机构4包括吸尘管401、吸尘头402、吸尘板403、电机404与风扇405,吸尘管401设置在壳体101上且对应材料本体103的位置,吸尘管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尘头402,吸尘头402的底部设置有吸尘板403,吸尘板403的底部与材料本体103的顶部相互接触,吸尘管401的右侧安装有电机404,电机404的输出端贯穿吸尘管401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与吸尘管401相适配的风扇405,通过机壳1、供热机构2、压平机构3与吸尘机构4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防刺穿材料除尘装置,不仅能够有效的将材料表面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有效的去除,而且可以在除尘的同时对材料本体103进行加热熨平,从而大大缩短了材料加工时间,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用时,材料本体103从右侧穿过壳体101,并顺着左侧的通口102穿出,此操作可以通过收卷辊对材料本体103进行收卷,此时打开电机404,使其带动风扇405进行转动,从而可以通过吸尘头402将经过吸尘头402的材料本体103表面的杂质进行清除,与此同时,利用加热丝202对储水槽201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可以使得储水槽201的热蒸汽通过出气口203排出,因此可以对经过的材料本体103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在辊轮305的压力作用下爱,实现对材料本体103的压平处理。综上所述:该防刺穿材料除尘装置,通过设置机壳1、供热机构2、压平机构3与吸尘机构4,解决了
技术介绍
所提到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刺穿材料除尘装置,包括机壳(1)、供热机构(2)、压平机构(3)与吸尘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供热机构(2),所述机壳(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压平机构(3),所述机壳(1)内壁的顶部且位于压平机构(3)的右侧设置有吸尘机构(4);/n所述机壳(1)包括壳体(101)、通口(102)与材料本体(103),所述壳体(10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口(102),所述壳体(101)的右侧且对应通口(102)的位置设置有材料本体(103),所述材料本体(103)的左侧贯穿两个通口(102)且延伸至壳体(101)的外部;/n所述供热机构(2)包括储水槽(201)、加热丝(202)、出气口(203)与棉垫(204),所述储水槽(20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丝(202),所述储水槽(201)的顶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出气口(203),所述储水槽(201)的顶部且对应出气口(203)的位置设置有棉垫(204);/n所述压平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板(301)、第二连接板(302)、连接弹簧(303)、安装架(304)与辊轮(305),所述第一连接板(301)与第二连接板(302)之间通过两个连接弹簧(3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02)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04),所述安装架(30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辊轮(305);/n所述吸尘机构(4)包括吸尘管(401)、吸尘头(402)、吸尘板(403)、电机(404)与风扇(405),所述吸尘管(401)设置在壳体(101)上且对应材料本体(103)的位置,所述吸尘管(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尘头(402),所述吸尘头(402)的底部设置有吸尘板(403),所述吸尘管(401)的右侧安装有电机(404),所述电机(404)的输出端贯穿吸尘管(401)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与吸尘管(401)相适配的风扇(4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刺穿材料除尘装置,包括机壳(1)、供热机构(2)、压平机构(3)与吸尘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供热机构(2),所述机壳(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压平机构(3),所述机壳(1)内壁的顶部且位于压平机构(3)的右侧设置有吸尘机构(4);
所述机壳(1)包括壳体(101)、通口(102)与材料本体(103),所述壳体(10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口(102),所述壳体(101)的右侧且对应通口(102)的位置设置有材料本体(103),所述材料本体(103)的左侧贯穿两个通口(102)且延伸至壳体(101)的外部;
所述供热机构(2)包括储水槽(201)、加热丝(202)、出气口(203)与棉垫(204),所述储水槽(20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丝(202),所述储水槽(201)的顶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出气口(203),所述储水槽(201)的顶部且对应出气口(203)的位置设置有棉垫(204);
所述压平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板(301)、第二连接板(302)、连接弹簧(303)、安装架(304)与辊轮(305),所述第一连接板(301)与第二连接板(302)之间通过两个连接弹簧(3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02)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04),所述安装架(30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辊轮(3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巨喜曾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凯新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