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565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输送带和挡料板实现了型砂的自动上料,并利用震动挤压成型机实现了砂型的自动化成型,提高了砂型成型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开模组件能够在开模过程中将模框、延伸框和模板三者自动分离,便于操作人员取下砂型,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传统卸料方式不同的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无需采用高压气源驱动,而是利用模板本身的运动使其升降或停留在指定位置,一方面降低了设备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冗余的控制过程,响应速度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活塞环这类小型零部件的制造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般采用叠模铸造的方式进行加工,即将多块砂型叠放在一起,并使各砂型的型腔通过浇道相互连通,从而实现一次浇注多个砂型的目的,这就要求工厂必须具有高效的砂型造型速度才能更上浇注生产需求。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砂型造型过程基本采用人工操作,造型过程中需要人工将模框、延伸框等部件摆放在成型机的模板上,然后将型砂投放到模板上并将型砂表面刮平,再启动压机对型砂进行挤压,砂型成型后,还需要人工将延伸框、模框等部件拆除,生产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砂型成型效率的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包括用于输送型砂的输送带、用于存放型砂的料斗、以及用于将型砂挤压成活塞环砂型的震动挤压成型机;所述输送带位于料斗上方,所述料斗上端敞口设置,料斗底部设有卸料门,所述输送带上与料斗对应位置处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翻转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挡料板翻转的气缸,气缸驱动挡料板在以下两工位间移动:工位一,挡料板底边与输送带带面贴合,且沿竖直方向看挡料板相对于输送带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以及工位二,挡料板与输送带带面分离;所述振动挤压成型机包括模板和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模板上方,所述压板和模板之间设有可拆卸式的模框,所述压板安装在一沿竖直轴线摆动的摆臂上,所述模板安装在一竖直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模板与料斗的底部卸料口在竖直方向上正对设置。所述输送带包括前后两段,其中前段输送带的带面高于后段输送带的带面,前段输送带的上方及尾端设有冷却风扇。所述挡料板包括呈入字形布置的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挡料板安装在一入字形支架上,该入字形支架与机架铰接,所述气缸的缸体与机架铰接,气缸的活塞杆与入字形支架铰接。所述卸料门包括两扇形侧壁和连接两扇形侧壁的弧形底壁,所述两扇形侧壁与料斗底部卸料口的外壁铰接,所述弧形底壁与卸料口相对设置,所述卸料门上设有卸料把手。所述模框上方还设有延伸框,所述模板顶面上设有用于成型模腔和浇道的模芯,所述模框和延伸框分别沿竖直方向与膜板滑动连接,且模板、模框、延伸框三者自下而上依次挡接,常态下模框和延伸框在自身重力最用下与模板合拢,当液压缸驱动模板上行时能够带动模框和延伸框同步上行;还包括开模组件,所述开模组件被装配为当液压缸驱动模板下行时能够在自上而下顺序分割的以下四段行程中分别驱动模框和延伸框执行如下动作:第一行程,模框和延伸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模板同步下行;第二行程,开模组件对延伸框产生阻挡使延伸框停止下行,而模框继续与膜板同步下行;第三行程,开模组件同时对延伸框和模框产生阻挡使延伸框和模框停止下行;第四行程,开模组件对延伸框和模框的阻挡解除,使延伸框和模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重新与膜板合拢。所述开模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活塞缸、第二活塞缸以及联动控制阀,所述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的缸体与液压缸缸体相对固接,第一活塞缸的活塞杆与延伸框边缘固接,第二活塞缸的活塞杆与模框边缘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联动控制阀包括阀壳以及沿竖直方向与阀壳构成滑动配合的圆柱形阀芯,所述阀芯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环槽和第一环槽,所述阀壳上设有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第一活塞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二进气孔与第二活塞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上设有第一进气支孔,第二进气孔上设有第二进气支孔;所述阀芯与模板相对固接,所述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支孔、第二进气支孔、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被设置为:当模板处于第一行程时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以及第一出气孔均与第一环槽连通;当模板处于第二行程时第一进气孔与第一环槽断开,第二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与第一环槽连通;当模板处于第三行程时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与第一环槽断开;当模板处于第四行程时第一进气支孔、第二进气支孔和第二出气孔均与第二环槽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的有杆腔均与大气连通,且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的无杆腔还设有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上设有能够使空气流入无杆腔且能够阻止空气从无杆腔流出的单向阀。还包括用于成型砂型纵向浇道的芯柱,所述芯柱包括分体式设置的上芯柱和下芯柱,所述上芯柱与压板底面固接,所述下芯柱沿竖直方向与模板滑动连接,且下芯柱与模板之间设有弹性单元,常态下,下芯柱在弹性单元的作用下向上弹出,此时下芯柱的顶面与合拢状态的延伸框的顶面平齐,当模板与压板合拢时,下芯柱在上芯柱的挤压下向下收缩且此时上芯柱与下芯柱的抵接面与模框的水平中分面平齐。所述下芯柱与模板之间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被装配为当下芯柱被上芯柱挤压至收缩状态时锁紧装置能够将下芯柱锁紧在该收缩状态;所述模板上还设有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被装配为能够将锁紧装置解除使下芯柱重新向上弹出。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下芯柱上设置的环形槽,以及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模板内的卡板,所述卡板上设有供下芯柱穿过的通孔以及沿卡板滑动方向与通孔相接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环形槽的直径且小于下芯柱的直径,所述卡板与模板之间设有水平压簧,所述水平压簧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卡板自卡槽所在端向通孔所在端滑动;当下芯柱被上芯柱挤压至收缩状态时所述环形槽与卡板水平对齐,此时卡板在压簧的作用下使卡槽插入环形槽内;所述解锁装置包括与卡板固接的拉杆,所述拉杆沿水平方向与模板滑动连接,所述拉杆远离卡板的一端向所述第二活塞缸的活塞杆所在位置凸申设置,且该端设有楔形块,所述第二活塞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与楔形块相配合的楔形驱动块,所述楔形块和楔形驱动块被装配为当模板运动至第三行程末端时楔形驱动块能够驱动楔形块水平平移,楔形块带动拉杆和卡板滑动使卡板的通孔与下芯柱正对。所述模板的顶面和压板的底面上分别沿下芯柱和上芯柱的根部边缘对称设置有上下两个圆台;所述第二活塞缸的活塞杆顶端设有卸料环,所述卸料环上设有销柱,所述模框边缘设有与销柱构成插接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第一活塞缸沿模板周向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活塞缸沿模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至少三个,所述模框边缘对称设置有两个手柄;所述销柱顶端设有锥形头。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利用输送带和挡料板实现了型砂的自动上料,并利用震动挤压成型机实现了砂型的自动化成型,提高了砂型成型效率;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开模组件能够在开模过程中将模框、延伸框和模板三者自动分离,便于操作人员取下砂型,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传统卸料方式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无需采用高压气源驱动,而是利用模板本身的运动使其升降或停留在指定位置,一方面降低了设备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冗余的控制过程,响应速度更快。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型砂的输送带、用于存放型砂的料斗、以及用于将型砂挤压成活塞环砂型的震动挤压成型机;所述输送带位于料斗上方,所述料斗上端敞口设置,料斗底部设有卸料门,所述输送带上与料斗对应位置处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翻转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挡料板翻转的气缸,气缸驱动挡料板在以下两工位间移动:工位一,挡料板底边与输送带带面贴合,且沿竖直方向看挡料板相对于输送带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以及工位二,挡料板与输送带带面分离;所述振动挤压成型机包括模板和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模板上方,所述压板和模板之间设有可拆卸式的模框,所述压板安装在一沿竖直轴线摆动的摆臂上,所述模板安装在一竖直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模板与料斗的底部卸料口在竖直方向上正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型砂的输送带、用于存放型砂的料斗、以及用于将型砂挤压成活塞环砂型的震动挤压成型机;所述输送带位于料斗上方,所述料斗上端敞口设置,料斗底部设有卸料门,所述输送带上与料斗对应位置处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翻转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挡料板翻转的气缸,气缸驱动挡料板在以下两工位间移动:工位一,挡料板底边与输送带带面贴合,且沿竖直方向看挡料板相对于输送带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以及工位二,挡料板与输送带带面分离;所述振动挤压成型机包括模板和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模板上方,所述压板和模板之间设有可拆卸式的模框,所述压板安装在一沿竖直轴线摆动的摆臂上,所述模板安装在一竖直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模板与料斗的底部卸料口在竖直方向上正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包括前后两段,其中前段输送带的带面高于后段输送带的带面,前段输送带的上方及尾端设有冷却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包括呈入字形布置的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挡料板安装在一入字形支架上,该入字形支架与机架铰接,所述气缸的缸体与机架铰接,气缸的活塞杆与入字形支架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门包括两扇形侧壁和连接两扇形侧壁的弧形底壁,所述两扇形侧壁与料斗底部卸料口的外壁铰接,所述弧形底壁与卸料口相对设置,所述卸料门上设有卸料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上方还设有延伸框,所述模板顶面上设有用于成型模腔和浇道的模芯,所述模框和延伸框分别沿竖直方向与膜板滑动连接,且模板、模框、延伸框三者自下而上依次挡接,常态下模框和延伸框在自身重力最用下与模板合拢,当液压缸驱动模板上行时能够带动模框和延伸框同步上行;还包括开模组件,所述开模组件被装配为当液压缸驱动模板下行时能够在自上而下顺序分割的以下四段行程中分别驱动模框和延伸框执行如下动作:第一行程,模框和延伸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模板同步下行;第二行程,开模组件对延伸框产生阻挡使延伸框停止下行,而模框继续与膜板同步下行;第三行程,开模组件同时对延伸框和模框产生阻挡使延伸框和模框停止下行;第四行程,开模组件对延伸框和模框的阻挡解除,使延伸框和模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重新与膜板合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塞环砂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模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活塞缸、第二活塞缸以及联动控制阀,所述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的缸体与液压缸缸体相对固接,第一活塞缸的活塞杆与延伸框边缘固接,第二活塞缸的活塞杆与模框边缘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联动控制阀包括阀壳以及沿竖直方向与阀壳构成滑动配合的圆柱形阀芯,所述阀芯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环槽和第一环槽,所述阀壳上设有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第一活塞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二进气孔与第二活塞缸的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飞陈炜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海威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