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治忠专利>正文

无损伤增殖放流救护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512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无损伤增殖放流救护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优质的水生动物苗种幼苗放入抗流速生态保育放流设备中,在欲放流的天然水域进行药物康复治疗和自然水体模拟适应锻炼;步骤二:当幼苗康复后投入设备中进行保育(养殖),实现提高规格、体能、抗病能力、野化放归适应能力等综合调节,做好增殖放流前的前期准备工作;步骤三:检测幼苗符合放流条件时,随时通过设备上的自动升降装置和放流装置系统共同作用,实现无接触、无损伤直接放流。所述优质水生动物苗种幼苗为对接科研机构的人工繁育苗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在天然复杂的水域环境进行安全可控增殖放流救护,能为科研机构提供实验平台,能节省成本、提高增殖放流救护的综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损伤增殖放流救护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无损伤增殖放流救护技术。
技术介绍
所谓增殖放流就是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放流水生生物苗种或亲体的活动,增加水域资源量,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目前因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航道整治、岸坡硬化等人类活动影响,导致水生生物多样化持续下降,水域形态修复任务艰巨。按国务院及农业部要求,采用增殖放流的方式,迅速补充大型水域水生动物种群,拯救濒危物种,促进渔业资源增殖,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育苗厂家资质、苗种质量安全、药物残留、质量标准、供应方式及方法,以及放流方式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并指定了相关的流程及标准。因增殖放流受控于时间、空间、温差、生理规格、水域变化及运输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对于增殖放流的最佳效果(成活率和存活率)没有硬性指标和要求,这充分说明国家层面对增殖放流的成活率难关尚无可控的成熟技术及方案。虽然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增殖放流方式,却未必达到真正补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损伤增殖放流救护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优质的水生动物苗种幼苗放入抗流速生态保育放流设备中,在欲放流的天然水域进行药物康复治疗和自然水体模拟适应锻炼;/n步骤二:当幼苗康复后投入设备中进行保育(养殖),实现提高规格、体能、抗病能力、野化放归适应能力等综合调节,做好增殖放流前的前期准备工作;/n步骤三:检测幼苗符合放流条件时,随时通过设备上的自动升降装置和放流装置系统共同作用,实现无接触、无损伤直接放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损伤增殖放流救护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优质的水生动物苗种幼苗放入抗流速生态保育放流设备中,在欲放流的天然水域进行药物康复治疗和自然水体模拟适应锻炼;
步骤二:当幼苗康复后投入设备中进行保育(养殖),实现提高规格、体能、抗病能力、野化放归适应能力等综合调节,做好增殖放流前的前期准备工作;
步骤三:检测幼苗符合放流条件时,随时通过设备上的自动升降装置和放流装置系统共同作用,实现无接触、无损伤直接放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伤增殖放流救护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幼苗在抗流速生态保育放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雨孙治忠孙钱多
申请(专利权)人:孙治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