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树林人工湿地防台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550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树林人工湿地防台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潮水正常淹浸的湾区近岸作为种植地,在种植地的外沿进行围堰固滩,围堰的底部铺设有固定层,将种植地周围的淤泥质土填入围堰中;(2)在种植地的围堰以内起垄,并设置有与垄带相垂直的水道潮沟,在垄带上施肥、消毒;(3)在从平均海面线以上向高潮潮滩位的垄带上种植红树苗,在红树苗种的一侧设置有防浪扶苗装置;所述的种植地的海水盐度小于等于25‰。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红树林人工湿地防台风方法解决滩涂状况不良、迎面台风冲刷等导致红树林倒伏且成活率低的问题。

A method to prevent typhoon in mangrove constructed wet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树林人工湿地防台风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红树林湿地建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红树林人工湿地防台风方法。
技术介绍
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平均海面(或稍上)与回归潮平均高高潮(大潮平均高潮位)之间,受年海水周期性浸淹与周期性暴露,通常是暴露时间较浸淹时间较长的木本植物群落。每年夏秋两季,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区经常受到热带风暴或台风的侵袭,红树林屹立于海滩上可以保护堤岸,防止海浪冲击,促淤造陆,是抵御飓风和台风危害的最佳途径和最经济的手段。红树林是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重要第一生产者之一,是海洋生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是调节河口海湾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在狂风巨浪中,红树林可有效地防止波浪对堤身的淘刷,堤外增加100m宽的红树林保护带可以显著延长混凝土海堤的寿命,可长达50年之久。王文卿等估算,我国红树林防浪护岸的效益每年达10亿元人民币。韩维栋等表明,分布在海岸线上1000m长的红树林带,每年在抗御台风灾害方面可提供约8万元的防护效益。沿海红树林带枝叶茂盛,根系发达而盘根交错,牢固扎在海滩淤泥中,增加滩面的摩擦力,形成一道平行于海岸线且与沿岸沙地防护林相似的屏障,有效地阻挡和削弱了风浪灾害,保护海岸、堤坝、农田和城镇,防止沿海生态破坏,在正常的涨退潮过程中林内海水的漫流和排泄流速仅为无红树林裸滩的1/4-1/3。但我国红树林从20世纪90年底开始面积锐减,还有很大面积的红树林退化为次生林,实施大规模潮间带滩涂人工林营造及次生林改造是快速恢复我国红树林资源的重要途径。受制于红树植物的生长特性,红树林生长速度慢,幼苗遇到台风,易倒伏和被冲刷,导致红树林成活率低及成林速度慢。目前有关滨海潮间带滩涂种植红树林的技术专利技术较少,技术应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常用竹竿或木杆固定红树林幼苗,使用年限不长且固定效果一般;红树林造林选址不对;种植红树品种单一,不利于发挥红树林的生态效益和提高成活率;为提高红树林人工湿地的植物成活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防台风方法,提高人工林防风能力,保证红树植物的成活,成本低廉,也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种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红树林人工湿地防台风方法,可提高人工林防风能力,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种植效果,成本低廉,简便可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树林人工湿地防台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潮水正常淹浸的湾区近岸作为种植地,在种植地的外沿进行围堰固滩,围堰的底部铺设有固定层,将种植地周围的淤泥质土填入围堰中;(2)在种植地的围堰以内起垄,并设置有与垄带相垂直的水道潮沟,在垄带上施肥、消毒;(3)在从平均海面线以上向高潮潮滩位的垄带上种植红树苗,在红树苗种的一侧设置有防浪扶苗装置;所述的种植地的海水盐度小于等于25‰。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中的围堰的材质为袋装泥沙或粒径大于50mm砂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步骤(1)中的固定层采用荆芭、木筏或小型气垫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步骤(1)中的围堰的宽度为5m;所述的步骤(1)中的围堰预留10-20cm的沉降量;所述的步骤(1)中的淤泥质土的厚度为大于等于60cm;所述的步骤(1)中的种植地泥质或沙泥质滩涂中的一种。固定层用于扩大淤泥应力。所述的步骤(1)中的围堰的高度大于等于宜林滩涂高度。进一步,所述的步骤(2)中的围堰的内部留有裸露的泥滩,所述的泥滩与所述的水道潮沟交错分布;所述的步骤(2)中水道潮沟的宽度为10-20m;所述的步骤(2)中的垄带的宽度为5-15m,垄带的长度为80-120m,垄带的间隔为10-20m;所述的步骤(2)中施肥步骤采用有机肥或虾壳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步骤(2)中消毒步骤采用5-8%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所述的起垄步骤采用条带状填挖的方式。进一步,所述的步骤(3)中的种植步骤采用块状混交与带状混交相结合的方式;所述的步骤(3)中的种植步骤的时间为每年5-7月;所述的步骤(3)中的红树苗的行距为0.5-2m,株距为0.5-2m;步骤(3)中的红树苗靠近滩涂的最外缘种植宽5-15m的红树无瓣海桑或拉关木幼苗林带中的至少一种,种植规格为0.5m×0.5m。按株行距定点挖种植穴,种植穴规格为30cm*30cm*30cm,利用红树容器苗进行种植时,随起随栽,减少根部损伤。红树苗木栽植前,裁掉重复枝、病虫枝、过密枝和交叉枝,裁掉有病虫害的根、过长的根和裂开的根,以减少养分损耗和保证合理的根冠比例达到平衡的蒸腾量。在淤泥深厚的低潮滩和因海水冲刷易倒伏的大苗宜适当深植,淤泥覆盖高度不能超过红树原根际3cm;在土质较硬的高潮滩,以泥土刚好覆盖红树原根际为准,压实、舒根、填平。定植后的红树苗立即连续浇水3次,确保水能够浇透土壤。进一步,所述的步骤(3)中的红树苗从平均海面线、中高潮位至高潮潮位依次种植3层不同品种的红树植物,分别为:平均海面线的红树苗为先锋红树,具体为海桑、拉关木、秋茄或桐花树中的至少一种,中高潮位的红树苗为木榄、红海榄或老鼠簕的至少一种,高潮潮位的红树苗为半红树,具体为水黄皮、银叶树或卤蕨的至少一种;高于半红树之外种植耐盐碱景观植物,所述的耐盐碱景观植物为小叶榕、黄槿、小叶榄仁、琴叶珊瑚、老人葵、蒲葵或假槟榔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所述的步骤(3)中的红树苗的规格为15cm*15cm,红树苗的高为大于等于1m,苗龄大于等于1年;所述的半红树起苗后通过剪枝保留20-40%的枝叶。所述的种植地在围堰固滩之前需清除渔网、漂浮杂物、杂草和海生动物硬质残骸。所述的步骤(3)中的种植步骤完成后使用围网将红树苗围住,至少连续2年对林地养护管理,有苗木死亡和倒伏现象,及时补植和扶正,同时清理造林区垃圾。一种红树林人工湿地防浪扶苗装置,该防浪扶苗装置位于所述的红树苗的一侧,包括支撑组件、底座组件、发电单元,所述的底座组件固定于泥土中,所述的支撑组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的底座组件上,所述的发电单元固定于所述的支撑组件上,所述的支撑组件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底座组件包括连接件与2个结构相同的支撑件,所述的支撑件通过所述的连接件与所述的支撑组件相连;所述的支撑件包括连接杆与2个插接杆,所述的插接杆分别固定于所述的连接杆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的连接杆相互垂直,所述的插接件固定于泥土中,所述的连接杆的中间位置均设有连接孔;所述的支撑件的连接杆相互交叉,所述的连接件穿过所述的连接孔与所述的支撑组件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支撑组件上设置有收缩绳盒;所述的插接杆的底部均设置有插件,所述的插件为倒圆锥形结构;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的结构相同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之间首尾相连,所述的支撑杆的内侧两端均设有螺纹。进一步,所述的发电单元为风力发电组件,所述的风力发电组件包括风轮、转轴、尾翼、发电机,所述的发电机固定于所述的支撑组件上,并通过转轴与所述的风轮相连,所述的尾翼固定于所述的转轴上,所述的尾翼与所述的风轮分别位于所述的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树林人工湿地防台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选择潮水正常淹浸的湾区近岸作为种植地,在种植地的外沿进行围堰固滩,围堰的底部铺设有固定层,将种植地周围的淤泥质土填入围堰中;/n(2)在种植地的围堰以内起垄,并设置有与垄带相垂直的水道潮沟,在垄带上施肥、消毒;/n(3)在从平均海面线以上向高潮潮滩位的垄带上种植红树苗,在红树苗种的一侧设置有防浪扶苗装置;/n所述的种植地的海水盐度小于等于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树林人工湿地防台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潮水正常淹浸的湾区近岸作为种植地,在种植地的外沿进行围堰固滩,围堰的底部铺设有固定层,将种植地周围的淤泥质土填入围堰中;
(2)在种植地的围堰以内起垄,并设置有与垄带相垂直的水道潮沟,在垄带上施肥、消毒;
(3)在从平均海面线以上向高潮潮滩位的垄带上种植红树苗,在红树苗种的一侧设置有防浪扶苗装置;
所述的种植地的海水盐度小于等于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人工湿地防台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围堰的材质为袋装泥沙或粒径大于50mm砂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步骤(1)中的固定层采用荆芭、木筏或小型气垫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步骤(1)中的围堰的宽度为5m;所述的步骤(1)中的围堰预留10-20cm的沉降量;所述的步骤(1)中的淤泥质土的厚度为大于等于60cm;所述的步骤(1)中的种植地泥质或沙泥质滩涂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人工湿地防台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围堰的内部留有裸露的泥滩,所述的泥滩与所述的水道潮沟交错分布;所述的步骤(2)中水道潮沟的宽度为10-20m;所述的步骤(2)中的垄带的宽度为5-15m,垄带的长度为80-120m,垄带的间隔为10-20m;所述的步骤(2)中施肥步骤采用有机肥或虾壳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步骤(2)中消毒步骤采用5-8%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人工湿地防台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种植步骤采用块状混交与带状混交相结合的方式;所述的步骤(3)中的种植步骤的时间为每年5-7月;所述的步骤(3)中的红树苗的行距为0.5-2m,株距为0.5-2m;步骤(3)中的红树苗靠近滩涂的最外缘种植宽5-15m的红树无瓣海桑或拉关木幼苗林带中的至少一种,种植规格为0.5m×0.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人工湿地防台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红树苗从平均海面线、中高潮位至高潮潮位依次种植3层不同品种的红树植物,分别为:平均海面线的红树苗为先锋红树,具体为海桑、拉关木、秋茄或桐花树中的至少一种,中高潮位的红树苗为木榄、红海榄或老鼠簕的至少一种,高潮潮位的红树苗为半红树,具体为水黄皮、银叶树或卤蕨的至少一种;高于半红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赵秀芳秦国权谭拔非阳彬谢志远李春辉林艺林李昂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