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元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543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元件系统,其具有多个相同长度的、销状或针状且能导电的接触元件(4、5),接触元件分别具有用于对接触部位进行电性触碰接触的两个端部区域(4’,5’,4”,5”)以及分别具有位于端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12,13),其中,接触元件(4,5)在中间区域(12,13)中在被加载时在其纵向延伸上能弹性地在克服其弯曲刚度的情况下可弧形地偏移,并为此在中间区域(12,13)中被层片状地构造为,使得接触元件具有至少两个基本上相对彼此平行地且彼此间隔开地延展的层片(14,16)。设置为,接触元件中的至少两个在中间区域(12,13)中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和不同成形的层片,其中,层片(14,16)的形状被选择为,使得接触元件(4,5)具有相同的或近似相同的弯曲刚度。

Contact el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接触元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元件系统,其具有多个同样长度的、针状或销状的、尤其条状的且能导电的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分别具有两个用于对接触部位进行电性触碰接触的端部区域以及分别具有位于端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其中,接触元件在中间区域中在被加载时在其纵向延伸上能弹性地在克服其弯曲刚度的情况下至少弧形地偏移,并为此在中间区域中被层片状地构造为,使得所述接触元件具有至少两个基本上相对彼此平行地且彼此间隔开地伸展的层片。
技术介绍
开头所述类型的接触元件系统由现有技术公开。为了执行对电性测试件的电性测试,已知的是,触碰接触测试件的能导电的接触部位并向其加载电流和/或电压,以便检测测试件的功能性。针对触碰接触,已知的是使用一触头,在该触头中保持有多个接触元件,这些接触元件在一端与测试件的接触部位接触。为了确保测试件的所有接触部位都能够可靠地被触碰接触,接触元件被构造成使得它们能够弹动,以便平衡接触部位的高度差,并因此能够确保所有接触部位的触碰接触。除了设置多件式构造的弹簧接触销之外,还已知使用呈所谓的触针或弯针形式的一件式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当在其纵向延伸的方向上被加载力(接触力)时,其可侧向地(关于其纵向延伸)偏移。可选地,这种类型的接触元件在未被加载的状态中也具有弧形的或S形的区段,从而在纵向延伸上被加载时始终是可能偏移的。因为在测试运行中进行多次触碰接触,接触元件因此经常被加载并偏移,接触元件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保接触元件的可靠触碰接触并同时确保接触元件的可靠偏移,现在已知例如公开文献DE102008023761A1中那样的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具有位于对应接触元件的端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该中间区域被层片状地构造。为此,该中间区域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层片,它们在接触元件的纵向延伸上延伸并至少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展。在此,层片在侧向相对彼此间隔开地构造。通过这种类型的接触元件,用于偏移对应的接触元件所需的力被降低,而不损害接触元件的功能。在此要考虑的是,接触部位的表面不会或者仅轻微地受损,以便在将测试件装入到设备中之后不会有可靠性问题。因此,人们力求设置尽可能小的接触力,即,垂直地作用到接触部位上的、在接触元件的纵向方向上起作用的力。然而,这与利用较高的接触力可实现较可靠的接触相反。在配置测验组件时,从该目标冲突中推导出折衷方案或优化的接触力,其一方面刚好还引起可接受的受损并且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可靠的测验执行。该接触力应在接触组件的所有使用的接触中或在测试件的所有接触部位中以相同的方式起作用,以实现有利的结果。然而,接触部位的类型彼此不同,例如第一组接触部位可以用于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并且其他接触部位被用于对测试件进行供电。因此,对本身作为电导体起作用或被利用的接触元件的要求不同。因此有利的是,接触元件能够在其对应的电功能方面被优化,例如用于伴随大的线路横截面的供电或者用于伴随小的线路横截面的信号传输,也以便能够可选地充分利用现有的结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系统,其一方面允许对测试件的接触部位进行有利的机械触碰接触,另一方面优化地被适配于测试件的电性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接触元件系统来实现。这具有的优点是,接触元件关于接触力或弯曲刚度具有相同的机械特性,然而提供不同的电阻或不同的电特性。在此,接触元件适宜地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从而使得不从材料选择中得出区别,这原则上同样是可能的。然而,确切地说,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成,接触元件中的至少两个在中间区域中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和不同地成形的层片,其中,层片的形状被选择为,使得至少两个接触元件具有相同的弯曲刚度。由于接触元件具有相同的弯曲刚度,作用到测试件的对应接触部位上的接触力是相同的。然而,基于接触元件在中间区域中的不同大小的横截面面积,基于分别通过横截面面积得到的总电阻而提供了接触元件的不同的电特性。在装配由该接触元件系统组成的测验组件时,接触元件的选出是可选择的,这些接触元件电性优化地被构造用于对应的测验任务并此外在执行触碰接触时具有相同的弯曲刚度并由此相同的接触力。尤其设置成,所述至少两个接触元件的层片不一样长度地构造,所述至少两个接触元件的层片的形状由此在层片的长度上不同。随着层片长度的增加,接触元件的弯曲刚度减小。因此,具有较长层片的接触元件优选在中间区域中具有如下这样的横截面形状,该横截面形状提高了弯曲刚度并由此补偿了较大的层片长度。反之,例如在该一接触元件的情况下选择较小的总横截面面积,其同样降低了接触元件的弯曲刚度,并且为了在另一接触元件的情况下达到相同的弯曲刚度而延长层片。由此,在两个接触元件的情况下在电特性不同的情况下总体上可以实现相同的弯曲刚度。此外优选地设置为,所述至少两个接触元件的层片被构造为不同深度。深度在此情况下被理解为层片或接触元件垂直于纵向延伸且垂直于弯曲方向的延伸。通过不同深度地构造的层片得到不同的弯曲刚度,其中,基于材料增加,弯曲刚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优选地设置为,所述至少两个接触元件的层片以不同的宽度构造。在此,所述层片的宽度被理解为所述层片的垂直于所述纵向延伸且垂直于深度的延伸,也就是处于下述平面中的延伸,在该平面中所述层片在触碰接触时被偏移。随着宽度的增加,层片的弯曲刚度以及因此对应的接触元件的弯曲刚度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一接触元件的宽层片可以通过另一接触元件的较短层片来补偿,以便达到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弯曲刚度,以便在这两个接触元件中获得相同的弯曲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改进方案设置为,至少两个接触元件的层片中的至少两个层片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形状。对应层片的横截面形状也影响弯曲刚度。因此,层片例如可以具有三角形的、矩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或一般多角形的横截面。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接触元件具有不同数量的层片。因此,例如一接触元件的由于深度提高而提高的弯曲刚度通过另一接触元件的附加层片来补偿,以便获得相同的弯曲刚度。优选地,接触元件中的第一接触元件具有第一数量的层片,所述层片具有第一总横截面面积(=接触元件的所有层片的横截面面积的总和),并且接触元件中的第二接触元件具有第二数量的层片,这些层片具有第二总横截面面积,其中,第一数量大于第二数量并且各第一总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总横截面面积。由此在最终效果上得出,两个接触元件具有相同的弯曲刚度,尽管它们基于第二接触元件的减小的总横截面面积而具有不同的电阻或者说线路横截面。特别优选地,第一接触元件的层片的深度大于第二接触元件的层片的深度,以便在弯曲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第一接触元件的层片的数量保持得小。此外优选地设置为,层片的长度在该实施方式中长于第二接触元件的层片的长度,以便相同地保持弯曲刚度,其结果是,例如可以相应地提高第一层片的横截面面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式设置为,接触元件系统具有多个第一和第二接触元件。可选地,接触元件系统具有多于两个的不同的接触元件,其满足上述要求。附图说明由之前的描述以及由权利要求得出其它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元件系统,其带有多个相同长度的、销状或针状且能导电的接触元件(4,5),所述接触元件分别具有用于对接触部位进行电性触碰接触的两个端部区域(4’,5’,4”,5”)以及分别具有位于所述端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12,13),其中,所述接触元件(4,5)在所述中间区域(12,13)中在被加载时在其纵向延伸上能弹性地在克服其弯曲刚度的情况下能弧形地偏移,并为此在所述中间区域(12,13)中被层片状地构造为,使得所述接触元件具有至少两个基本上相对彼此平行地且彼此间隔开地延展的层片(14,16),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中的至少两个在所述中间区域(12,13)中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和不同成形的层片,其中,所述层片(14,16)的形状被选择为,使得所述接触元件(4,5)具有相同的或近似相同的弯曲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06 DE 102017209510.51.一种接触元件系统,其带有多个相同长度的、销状或针状且能导电的接触元件(4,5),所述接触元件分别具有用于对接触部位进行电性触碰接触的两个端部区域(4’,5’,4”,5”)以及分别具有位于所述端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12,13),其中,所述接触元件(4,5)在所述中间区域(12,13)中在被加载时在其纵向延伸上能弹性地在克服其弯曲刚度的情况下能弧形地偏移,并为此在所述中间区域(12,13)中被层片状地构造为,使得所述接触元件具有至少两个基本上相对彼此平行地且彼此间隔开地延展的层片(14,16),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中的至少两个在所述中间区域(12,13)中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和不同成形的层片,其中,所述层片(14,16)的形状被选择为,使得所述接触元件(4,5)具有相同的或近似相同的弯曲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元件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接触元件(4,5)的层片(14,16)被构造为不同长度。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元件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接触元件(4,5)的层片(14,16)被构造为不同深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元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贡特尔·伯姆马蒂亚斯·施奈斯曼阿希姆·韦兰德
申请(专利权)人:精炼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