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型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42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5:25
灯泡型光源包括:灯罩,使光透过;以及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灯丝,提供在所述灯罩内。包括:基板,具有n个(n为2以上的自然数)扁平部和提供在所述扁平部之间的n‑1个弯曲部;多个发光元件芯片,提供在所述扁平部的一面上;荧光体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芯片并且变换来自所述发光元件芯片的光的波长;以及连接布线,提供在所述一面上,并且在彼此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芯片之间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芯片。

Bulb type light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灯泡型光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灯泡形状的灯泡型光源,详细地,涉及包括发光元件的灯泡型光源。
技术介绍
虽然以往使用将灯丝作为光源的灯泡,但由于光量小、耗电量大,因此正在被利用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的光源所替代。在利用发光元件的情形下,也正在研发通过将发光元件用作灯丝而设计成与现有的灯丝灯泡相同的形状,从而使其具有装饰性。然而,在利用发光元件制造如现有的灯丝灯泡的光源时,产生了光的出射的方向有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如现有灯泡的形状,还包括具有在全方向的良好的光均一性的发光元件灯丝的灯泡型光源。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灯泡型光源包括:灯罩,使光透过;以及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灯丝,提供在所述灯罩内。所述发光元件灯丝包括:基板,具有n个(n为2以上的自然数)扁平部和提供在所述扁平部之间的n-1个弯曲部;多个发光元件芯片,提供在所述扁平部的一面上;荧光体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芯片并且改变来自所述发光元件芯片的光的波长;以及连接布线,提供在所述一面上,并且在彼此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芯片之间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芯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基板可以包括提供在所述弯曲部的至少一个以上凹口,在各扁平部提供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芯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连接布线可以在所述弯曲部具有彼此不同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连接布线可以在所述弯曲部具有锯齿形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荧光体层可以提供在所述扁平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覆盖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芯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荧光体层可以从所述扁平部延伸,并且覆盖所述弯曲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荧光体层可以在所述弯曲部弯曲。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荧光体层在所述扁平部和所述弯曲部的厚度可以彼此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扁平部中的至少一个扁平部的长度可以与其余扁平部的长度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凹口可以沿所述发光元件灯丝的宽度方向提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凹口可以沿所述发光元件灯丝的长度方向提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凹口可以提供为相对于所述发光元件灯丝的长度方向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插座,紧固在所述灯罩;以及电源基板,提供在所述插座内并且与所述发光元件灯丝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发光元件灯丝的第一端部可以与所述电源基板连接,所述发光元件灯丝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电源基板相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发光元件灯丝可以提供为多个,在一方向观察时,所述发光元件灯丝以中心为基准而布置为放射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发光元件灯丝的第一端部相比所述发光元件灯丝的第二端部可以远离所述中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发光元件灯丝可以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地点,相比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远离所述中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固定板,固定所述第二端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在所述发光元件可以具有指向角而射出光时,位于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指向角内的光射出区域彼此重叠,并且从所述固定板到所述重叠部分的距离小于从所述固定板到所述灯罩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在所述第一端部可以提供有向所述发光元件芯片提供电源的电极垫。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电源基板可以具有供所述第一端部插入的插入孔,所述第一端部被插入所述插入孔而通过所述电极垫向所述发光元件芯片提供电源。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与现有灯泡相似的形状且在全方向具有高光均一性的灯泡型光源。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灯泡型光源的立体图。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灯泡型光源的侧剖面图,图2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灯泡型光源的俯视图。图3a至图3c涉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灯丝,图3a是发光元件灯丝的平面图,图3b和图3c是侧剖面图。图4a至图4c是放大示出图3b的一部分的侧剖面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芯片实现为发光二极管的情形的剖面图。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多个发光元件连接在连接布线的情形的概念图。图7是示出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灯丝的灯泡型光源的一部分的侧剖面图。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灯泡型光源的弯曲部和与弯曲部相邻的两个扁平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9a至图9e是示出多种形状的弯曲部的剖面图。图10a至图10c涉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灯丝,图10a是发光元件灯丝的平面图,图10b和图10c是侧面图。图11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灯丝的平面图,图11b是根据图11a的I-I'线的剖面图。图12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灯丝的平面图,图12b示出了使用图12a的发光元件灯丝而制造灯泡型光源的情形的图。图13a至图13c是示出以多种形态变形的灯罩的剖面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灯泡型光源。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并且可以具有多种形态,在附图中示出了特定实施例,并且在本文中进行详细说明。然而,其并不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特定公开形态,应当理解为包括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和技术范围的所有改变、等同物以及替代物。以下,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灯泡型光源的立体图。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灯泡型光源的侧剖面图,图2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灯泡型光源的俯视图。参照图1、图2a以及图2b,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灯泡型光源包括:灯罩20,在一侧提供有开口,并且由使光透过的透光材质构成;发光元件灯丝10,提供在所述灯罩20内;电源基板30,连接在发光元件灯丝10的一端部;插座40,结合在灯罩20的开口和电源基板30。从整体上观察时,灯罩20具有球形状,并且在一侧具有用于插入发光元件灯丝10的开口。除了开口部分以外,灯罩20可以具有完整或者不完整的球形状,但并不限于此,可以具有椭圆形状或者一部分突出的形状等多种形状。开口可以根据灯罩20的形状而改变,可以配备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等。灯罩20构成为透光材料,以使从发光元件灯丝10射出的光可以通过。此处,“透光”表示使从灯罩20内的发光元件灯丝10射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透过的含义,不仅包括使光全部透过的透明的情形,还包括仅使预定波长的光透过或者仅使预定波长的光的一部分透过等半透明的情形,或者部分透明的情形。为此,灯罩20可以由能够使光的至少一部分透过的透明或者半透明玻璃构成。然而,灯罩20的材料并不限于此,可以由塑料等材料构成。发光元件灯丝10作为灯丝形状的构成要素,包括基板和提供在基板上的发光元件芯片。发光元件灯丝10射出光。从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泡型光源,包括:/n灯罩,使光透过;以及/n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灯丝,提供在所述灯罩内;/n所述发光元件灯丝包括:/n基板,具有n个(n为2以上的整数)扁平部和提供在所述扁平部之间的n-1个弯曲部;/n多个发光元件芯片,提供在所述扁平部的一面上;/n荧光体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芯片并且改变来自所述发光元件芯片的光的波长;以及/n连接布线,提供在所述一面上,并且在彼此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芯片之间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芯片。/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0 KR 10-2017-01550751.一种灯泡型光源,包括:
灯罩,使光透过;以及
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灯丝,提供在所述灯罩内;
所述发光元件灯丝包括:
基板,具有n个(n为2以上的整数)扁平部和提供在所述扁平部之间的n-1个弯曲部;
多个发光元件芯片,提供在所述扁平部的一面上;
荧光体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芯片并且改变来自所述发光元件芯片的光的波长;以及
连接布线,提供在所述一面上,并且在彼此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芯片之间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芯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型光源,其中,
所述基板包括提供在所述弯曲部的至少一个以上凹口,在各扁平部提供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芯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泡型光源,其中,
所述连接布线在所述弯曲部具有彼此不同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泡型光源,其中,
所述连接布线在所述弯曲部具有锯齿形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泡型光源,其中,
所述荧光体层提供在所述扁平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覆盖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芯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泡型光源,其中,
所述荧光体层从所述扁平部延伸,并且覆盖所述弯曲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泡型光源,其中,
所述荧光体层在所述弯曲部弯曲。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泡型光源,其中,
所述荧光体层在所述扁平部和所述弯曲部的厚度彼此不同。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泡型光源,其中,
所述扁平部中的至少一个扁平部的长度与其余扁平部的长度不同。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泡型光源,其中,
所述凹口沿所述发光元件灯丝的宽度方向提供。


11.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宰贤李成真李钟国
申请(专利权)人:首尔半导体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