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纤维无纺布和使用该长纤维无纺布的过滤器增强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41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5:2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长纤维无纺布,所述长纤维无纺布具有适用于过滤器增强材料的打褶性能以及具有满足褶形状保持性能的刚性。所述长纤维无纺布包含双折射率(Δn)为0.005‑0.020并且平均纤维直径为30μm‑60μm的纤维,并且所述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的质量为50g/m

Long fiber non-woven fabric and filter reinforcement material using the long fiber non-woven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长纤维无纺布和使用该长纤维无纺布的过滤器增强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过滤器增强材料的长纤维无纺布。
技术介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长纤维无纺布具有良好的动态物理性质,还具有透气性和透水性,并且用于多种应用。然而,当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长纤维无纺布用作用于成型体的材料时,对于此布来说难以在宽温度范围内符合模具比如不均匀模具以及难以以多种形状成型。作为用于空气净化器或汽车的舱室过滤器,通常使用折叠过滤器(pleatedfilter)以改善除尘性能、除臭性能等。当使用无纺布作为过滤器用增强材料时,所使用的无纺布需要具有能够打褶为具有任意数量的褶和褶之间具有任意间距的性能。另外,为了避免发生在实际使用期间的过滤器褶之间的接触或紧密接触,过滤器需要有具有褶形状保持性能的刚性,并且作为增强材料的无纺布也需要具有刚性。也就是说,作为增强材料的无纺布需要同时具有打褶(pleating)性能和褶形状保持性能。作为用作过滤器用增强材料的无纺布,提出了使用在鞘成分中设置有低熔点树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芯-鞘复合纤维的短纤维无纺布和其中混合有低熔点树脂纤维的长纤维无纺布(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至2)。尽管这些无纺布同时具有打褶性能和褶形状保持性能,但是其制造相关的成本高。另一方面,提出了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长纤维无纺布的过滤器增强材料,其改善了过滤器的褶形状保持性能和耐久性(参见例如专利文献3)。尽管增加了基重量(basisweightamount)以提高刚性并且确保了形状保持性能,但是过滤器单元由于厚度的增加而具有增加的压力损失和差的打褶性能。引用清单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号:2008-23159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号:2000-199164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号:2011-000536专利技术概述技术问题鉴于上述情形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适用于过滤器增强材料的打褶性能以及具有满足褶形状保持性能的刚性的长纤维无纺布。问题的解决方案由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细致研究,本专利技术人最终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如下:1.一种长纤维无纺布,所述长纤维无纺布包含双折射率(Δn)大于或等于0.005且小于或等于0.020并且平均纤维直径大于或等于30μm且小于或等于60μm的纤维,所述长纤维无纺布的基重量大于或等于50g/m2且小于或等于120g/m2,根据JISL1096(2010)8.22.1方法A的在MD方向和CD方向上的Gurley抗弯度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00mg且小于或等于200mg,并且在MD方向上的Gurley抗弯度/在CD方向上的Gurley抗弯度的值小于或等于3.0。2.根据上述1所述的长纤维无纺布,其中构成所述长纤维无纺布的所述纤维是由含有作为主要组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大于或等于0.02质量%且小于或等于5质量%的与其混合的热塑性聚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树脂制成的单一纤维。3.根据上述2所述的长纤维无纺布,其中所述热塑性聚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点温度为100至160℃。4.一种过滤器增强材料,所述过滤器增强材料使用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纤维无纺布。5.一种折叠过滤器,所述折叠过滤器使用根据上述4所述的过滤器增强材料。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配置,得到了适用于过滤器增强材料的长纤维无纺布,其打褶性能出色,具有在实际使用的情况下不太可能造成褶之间的紧密接触的刚性,并且褶形状保持性能出色。另外,因为该长纤维无纺布由具有单一组分的纤维制成,所以可以提供以低廉成本制造的长纤维无纺布。实施方案描述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长纤维无纺布。构成本专利技术的长纤维无纺布的纤维的双折射率(Δn)大于或等于0.005且小于或等于0.020,优选地大于或等于0.007且小于或等于0.019,更优选地大于或等于0.008且小于或等于0.017,并且进一步优选地大于或等于0.009且小于或等于0.015。当双折射率(Δn)小于0.005时,长纤维无纺布具有出色的打褶性能,但是由于纤维的形变而具有降低的刚性。因此,当实际使用长纤维无纺布作为过滤器增强材料时,可能发生褶之间的接触或紧密接触。当双折射率(Δn)大于0.020时,长纤维无纺布具有提高的刚性,并且可以作为形状保持性能出色的过滤器增强材料,但是难以将长纤维无纺布打褶为具有任意数量的褶和其间的任意间距。构成本专利技术的长纤维无纺布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大于或等于30μm且小于或等于60μm,并且长纤维无纺布的基重量大于或等于50g/m2且小于或等于120g/m2。尽管构成长纤维无纺布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和长纤维无纺布的基重量的组合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优选的是在减小基重量时增大平均纤维直径以及在增大基重量时减小平均纤维直径。具体地,当基重量大于或等于50g/m2且小于或等于70g/m2时,平均纤维直径优选地大于或等于50μm且小于或等于60μm;当基重量大于或等于70g/m2且小于或等于90g/m2时,平均纤维直径优选地大于或等于40μm且小于或等于50μm;并且当基重量大于或等于90g/m2且小于或等于120g/m2时,平均纤维直径优选地大于或等于30μm且小于或等于40μm。本专利技术的长纤维无纺布的根据JISL1096(2010)8.22.1方法A的在MD方向和CD方向上的Gurley抗弯度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00mg且小于或等于200mg,优选地大于或等于110mg且小于或等于190mg,并且更优选地大于或等于120mg且小于或等于180mg。当在MD方向和CD方向上的Gurley抗弯度的平均值小于100mg时,在实际使用长纤维无纺布作为过滤器增强材料时可能发生褶之间的接触或紧密接触。当在MD方向和CD方向上的Gurley抗弯度的平均值大于200mg时,在实际使用长纤维无纺布作为过滤器增强材料时难以将长纤维无纺布打褶为具有任意数量的褶且褶之间具有任意间距。另外,当在MD方向上的Gurley抗弯度大于250mg时,在实际使用长纤维无纺布作为过滤器增强材料时难以将长纤维无纺布打褶为具有任意数量的褶且褶之间具有任意间距,因此这不是优选的。应注意,长纤维无纺布的“MD方向”意指在制造长纤维无纺布的过程中在制造装置中的作业的方向,并且长纤维无纺布的“CD方向”意指在制造长纤维无纺布的过程中与在制造装置中的作业垂直的宽度方向。对于本专利技术的长纤维无纺布极其重要的是根据JISL1096(2010)8.22.1方法A的在MD方向上的Gurley抗弯度/在CD方向上的Gurley抗弯度的值小于或等于3.0,优选地小于或等于2.0,并且更优选地小于或等于1.5。当在MD方向上的Gurley抗弯度/在CD方向上的Gurley抗弯度的值大于3.0时,在实际使用长纤维无纺布作为过滤器增强材料时难以将长纤维无纺布打褶为具有任意数量的褶且褶之间具有任意间距。尽管在MD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纤维无纺布,所述长纤维无纺布包含双折射率(Δn)大于或等于0.005且小于或等于0.020并且平均纤维直径大于或等于30μm且小于或等于60μm的纤维,所述长纤维无纺布的基重量大于或等于50g/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09 JP 2017-1142301.一种长纤维无纺布,所述长纤维无纺布包含双折射率(Δn)大于或等于0.005且小于或等于0.020并且平均纤维直径大于或等于30μm且小于或等于60μm的纤维,所述长纤维无纺布的基重量大于或等于50g/m2且小于或等于120g/m2,根据JISL1096(2010)8.22.1方法A的在MD方向和CD方向上的Gurley抗弯度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00mg且小于或等于200mg,并且在MD方向上的Gurley抗弯度/在CD方向上的Gurley抗弯度的值小于或等于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英夫胜木千晶西条正大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