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之焕专利>正文

一种永磁力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254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永磁力传动结构,由两组包括非磁性材料制作的基材及埋在基材内的永磁体组成。其基本结构是同组埋在基材工作面内的每个永磁体与相邻永磁体隔开一定的距离,全部永磁体的磁场方向与基材的平面或切面垂直。所述的永磁体磁场的磁极可以采用两种设置,一种是两组全部永磁体的磁极都对外相同并同极排列。另一种是两组全体永磁体的磁极对外错开排列。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在每组基材的工作面上形成带有波峰和波谷的磁场,在同极排斥作用力或异极相吸的作用力下,达到传动的目的。应用此磁力传动结构制作的产品,不限于无齿圆柱型平行轴磁力齿轮、还包括无齿内啮合磁力齿轮和行星磁力齿轮传动形式。当将齿轮内的永磁体斜置或形状变化时,也包括其它无齿的锥形磁力齿轮、磁力斜齿轮、磁力齿条,螺旋磁力齿轮。支持大扭矩高速转动传动。

A permanent magnetic driv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力传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磁力传动的基本范畴,具体涉及一种能应用在多种场合和装置的不接触永磁力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使用的不接触永磁力传动基本结构,是指两组在基材表面交替分布着数块N、S磁极的平面或曲面的永磁体,当它们靠近时,利用磁极之间磁场推拉的作用进行传动。这种基本结构可以组成直线传动和旋转传动,更具体的说如永磁滑块隔着玻璃控制中空玻璃内窗帘的应用,不接触圆筒形磁力齿轮的使用,例如中国专利公开的申请号为CN201710234763.6,名称为:《一种变速磁齿轮的基本结构》就是其中一些例子。这类无任何接触的磁力传动结构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由于永磁体是块状结构上的限制,一般都是在平面或者圆面上铺设永磁片组成磁力工作面,其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如工作传动的扭矩较低,体积和直径也不能做的太大,同时要有一定的厚度,也无法适应较高的传动转速,受此限制,很难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在多种场合和装置上应用的永磁力传动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力传动结构,它是由两组包括非磁性材料制作的基材及埋在基材内的永磁体组成,同组埋在基材工作面内的每个永磁体与相邻永磁体隔开一定的距离,全部永磁体都是采用径向充磁制成,所述永磁体的磁场方向设置时与基材的平面或切面垂直。同时,所述的永磁体磁场的磁极可以采用两种设置,一种是两组全部永磁体的磁极都对外相同并同极排列。另一种是两组全体永磁体的磁极对外错开排列,即每个永磁体的对外磁极与相邻永磁体的对外磁极的方向正好相反。这种设置的结构的特点是相当于在每组基材的工作面上间隔一定距离的永磁体形成带有波峰和波谷的磁场,类似于虚拟的齿轮齿顶和齿根,因此,当结构相同的两组传动体的基材工作面接近时,由于两组内埋的永磁体对着对方,其中一组传动体就能通过这种带有波峰和波谷的磁场在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作用力下,不接触的推动另一组传动体运动,达到传动的目的。本结构的一个特点是永磁体的顶端位于基材工作面的下面,永磁体的向下的体积逐步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再减小。以下通过两对永磁体不同设置方式的磁力齿轮的工作原理来具体介绍说明使用本永磁传动结构在工业中可以具体应用的一类例子。采用本专利技术一种永磁传动结构制作的磁力齿轮,整个齿轮传动体系包括第一齿轮基材制作圆盘和第二齿轮基材制作圆盘(以下简称圆盘)。两个圆盘内置的永磁体数量决定这组磁力齿轮的传动比。其采用的基材材料为非磁性,不会对永磁体形成的磁场产生任何影响。所述第一齿轮圆盘基材内周向均布固定有数个隔开一定距离永磁体,所述第二齿轮圆盘内周向均布固定有数个隔开一定距离永磁体。所述第一齿轮圆盘和所述第二齿轮圆盘内周向均布固定的每个永磁体的磁场方向与圆盘的直径线重合并都的指向圆盘外。在具体安装时可以有两种装配排列方式:一种是所有永磁体磁场的极性都相同指向外。另一种所有永磁体磁场的极性都错开排列。因为所述圆盘内每个永磁体与相邻的永磁体都隔开一定的距离,从而在所述圆盘外表面圆周形成带有波峰和波谷的磁场。当内有所述永磁体的第一齿轮圆盘与内有所述相同结构的永磁体第二齿轮圆盘靠近但不接触时,可以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所有永磁体磁场的极性都相同指向外,就会形成一个所述圆盘中的某个永磁体形成的磁场波峰,处于另一个所述圆盘中两个相邻永磁体形成的波谷中而处于平衡状态,当驱动任何一个所述圆盘的旋转平衡改变时,通过圆盘内永磁体磁场波峰的同性相斥来传动。另一种是所有永磁体磁场的极性都错开排列,就会形成一个所述圆盘中的某个永磁体形成的磁场波峰,与另一个所述圆盘中永磁体形成的异极磁场波峰相吸而处于平衡状态,当驱动任何一个所述圆盘的旋转平衡改变时通过圆盘内永磁体磁场波峰的异性相吸来传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类磁力齿轮传动的基本形式。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另一类磁力齿轮传动的基本形式。在附图1中,1-1第一磁力齿轮的外保护壳,1-2第一磁力齿轮的基材材料制作的圆盘,1-3埋在第一磁力齿轮的圆盘内数个均匀排布的永磁体,1-4第一磁力齿轮的传动轴,1-5第二磁力齿轮的外保护壳,1-6第二磁力齿轮的基材材料制作的圆盘,1-7埋在第二磁力齿轮的圆盘内数个均匀排布的永磁体,1-8第二磁力齿轮的传动轴。在附图2中,2-1第一磁力齿轮的外保护壳,2-2第一磁力齿轮的基材材料制作的圆盘,2-3埋在第一磁力齿轮的圆盘内数个均匀排布的永磁体,2-4第一磁力齿轮的传动轴,2-5第二磁力齿轮的外保护壳,2-6第二磁力齿轮的基材材料制作的圆盘,2-7埋在第二磁力齿轮的圆盘内数个均匀排布的永磁体,2-8第二磁力齿轮的传动轴。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永磁体均为径向充磁的永磁体,图中的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分别代表永磁体的两极,并不特定的规定那边是S极或者是N极。其中,所述的基材材料均为非磁性材料,如各种有色金属及合金,各种具有一定强度的有机或无机材料,不会对永磁体的磁场产生任何影响。其中,永磁体的设置可以通过预埋或者镶嵌永磁体的方法设置在预定位置,还可以通过在基体材料的预定位置上填充磁性填料,磁性填料可以为金属磁粉和铁钴粉、铁镍粉和铁钡粉等磁性填料,定型后再进行径向充磁即可。具体实施例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照图1,一组磁力齿轮传动系统由第一磁力齿轮和第二磁力齿轮构成,其中第一磁力齿轮由齿轮的外保护壳1-1保护圆盘外圆,基材材料制作的圆盘1-2,埋在圆盘内数个均匀排布的永磁体1-3,及齿轮传动轴1-4组成。第二磁力齿轮由齿轮的的外保护壳1-5保护圆盘外圆,基材材料制作的圆盘1-6,埋在圆盘内数个均匀排布的永磁体1-7,及齿轮传动轴1-8组成。第一齿轮圆盘和第二齿轮圆盘内周向均布固定的每个永磁体的磁场方向均与圆盘的直径线重合,但每个永磁体的磁极与相邻永磁体的磁极方向均相同。工作时,当任意其中一个齿轮圆盘传动在传动轴1-4或者1-8的带动下作为主动轮转动时,其内部永磁体1-3或永磁体1-7在齿轮圆盘表面形成的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力传动结构,由两组包括非磁性材料制作的基材及埋在基材内的永磁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同组埋在基材工作面内的每个永磁体与相邻永磁体隔开一定的距离,全部永磁体的磁场方向与基材的平面或切面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力传动结构,由两组包括非磁性材料制作的基材及埋在基材内的永磁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同组埋在基材工作面内的每个永磁体与相邻永磁体隔开一定的距离,全部永磁体的磁场方向与基材的平面或切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体磁场的磁极可以采用两组全部永磁体的磁极都对外相同并同极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体磁场的磁极可以采用两组全体永磁体的磁极对外错开排列,即每个永磁体的对外磁极与相邻永磁体的对外磁极正好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永磁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永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之焕王仲明
申请(专利权)人:王之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