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储层连通性的3D建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地质与油气勘探开发的评价
更具体地,涉及碳酸盐岩缝洞储层连通性的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储层连通性变化大是油水关系复杂的重要因素,的研究是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面临的重大难题,储层连通性是油藏地质与开发地质研究的前沿发展领域(Sneddenetal.,2007;HovadikandLarue,2007,2010)。复杂储层的连通性通常需要结合静态与动态的多学科资料综合分析(Chonetal.,1996;Ballinetal.,2002;杜宗君和姜萍,2005;马永强,2008;HovadikandLarue,2010),近年来通过储层预测、流体特征、测试与开发等资料研究储层连通性,以及连通性的模拟等方面取得很多新进展(LarueandLegarre,2004;何丽萍和李跃刚,2005;LarueandHovadik,2006;曹辉等,2008;Mankiewiczetal.,2009;Elshahawietal.,2010;Labourdette,2011;Guo ...
【技术保护点】
1.碳酸盐岩缝洞储层连通性的一种3D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关键步骤:/n(1)连通井组洞穴、裂缝带的3D刻画;/n(2)缝洞储层连通性的三维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碳酸盐岩缝洞储层连通性的一种3D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1)连通井组洞穴、裂缝带的3D刻画;
(2)缝洞储层连通性的三维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酸盐岩缝洞储层连通性的一种3D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连通井组洞穴、裂缝带的3D刻画,是在碳酸盐岩井间缝洞体连通性判识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井间缝洞储层的洞穴、裂缝带的地震刻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酸盐岩缝洞储层连通性的一种3D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光辉,屈海洲,黄旭日,蔡泉,徐艺风,赵宽志,陈鑫,杨剑,彭开航,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