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视线追踪的标定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509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4:1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视线追踪的标定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方法应用于包括N边形显示屏的移动终端,N边形显示屏包括N个角点,该方法包括:在N边形显示屏的N个角点位置生成N个标定点;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在用户视线分别注视N个标定点的情况下,分别采集N个视线特征参数;根据N个视线特征参数生成M个拟合视线特征参数;基于N个视线特征参数和M个拟合视线特征参数对待拟合函数模型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好的函数模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保证视线估计的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标定速度。

Calibration methods, devices, mobile terminals and storage media for line of sight tra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视线追踪的标定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视线追踪的标定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当前,最常用的眼球跟踪技术是瞳孔中心角膜反射技术(pupilcentrecornealreflection简称PCCR)。PCCR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物理追踪设备的摄像头捕捉光源对瞳孔照射形成的高度可见反射光的图像,通过这些图像确定光源在角膜和瞳孔中的反射情况,最后通过对角膜、瞳孔反射形成向量的方向以及其他几何特征的计算,得出人眼注视的方向。在计算人眼注视的方向之前,一般会采用参数标定的过程。参数标定时,要求用户注视标定点,然后点击屏幕确认注视,摄像头会拍摄用户注视当前的图像多帧,并且与此时的注视点一一对应。标定时,为满足参数求解的需求,标定点的数量不少于待拟合参数的数量,并且待标定参数越多,标定点越多,视线估计的精度越好。为满足标定参数求解的需求,标定点的数量必须大于等于待拟合的未知标定参数的数量,而未知标定参数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与视线估计的精度成正比;但是标定点的数量越多意味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视线追踪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N边形显示屏的移动终端,所述N边形显示屏包括N个角点,所述方法包括:/n在所述N边形显示屏的N个角点位置生成N个标定点;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n在用户视线分别注视所述N个标定点的情况下,分别采集N个视线特征参数;/n根据所述N个视线特征参数生成M个拟合视线特征参数;/n基于所述N个视线特征参数和所述M个拟合视线特征参数对待拟合函数模型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好的函数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视线追踪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N边形显示屏的移动终端,所述N边形显示屏包括N个角点,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N边形显示屏的N个角点位置生成N个标定点;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
在用户视线分别注视所述N个标定点的情况下,分别采集N个视线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N个视线特征参数生成M个拟合视线特征参数;
基于所述N个视线特征参数和所述M个拟合视线特征参数对待拟合函数模型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好的函数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用户视线分别注视所述N个标定点的情况下,分别采集N个视线特征参数,包括:
在用户视线注视第一标定点的情况下,通过显示屏摄像头获取第一用户眼部图片;
从所述第一用户眼部图片中提取所述第一标定点对应的用户眼球瞳孔中心坐标和所述第一标定点对应的用户眼球角膜反射光斑中心坐标;
所述第一标定点为所述N个标定点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标定点对应的用户眼球瞳孔中心坐标和所述第一标定点对应的用户眼球角膜反射光斑中心坐标为第一视线特征参数,所述第一视线特征参数为所述N个视线特征参数中与所述第一标定点对应的视线特征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N个视线特征参数生成M个拟合视线特征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N个视线特征参数中第二视线特征参数和第三视线特征参数,所述第二视线特征参数为用户视线注视第二标定点的情况下采集,所述第三视线特征参数为用户视线注视第三标定点的情况下采集;所述第二标定点和所述第三标定点为所述N个标定点中任意两个不同的标定点;
根据第二视线特征参数和第三视线特征参数,采用特征参数线性差值算法计算第一虚拟标定点的第一拟合视线特征参数,所述第一虚拟标定点为所述第二标定点与所述第三标定点的中点;所述第一拟合视线特征参数为所述M个拟合视线特征参数中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视线特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标定点对应的用户眼球瞳孔中心坐标和所述第二标定点对应的用户眼球角膜反射光斑中心坐标,所述第三视线特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三标定点对应的用户眼球瞳孔中心坐标和所述第三标定点对应的用户眼球角膜反射光斑中心坐标;所述根据第二视线特征参数和第三视线特征参数,采用特征参数线性差值算法计算第一虚拟标定点的第一拟合视线特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标定点对应的用户眼球瞳孔中心坐标和所述第三标定点对应的用户眼球瞳孔中心坐标计算所述第一虚拟标定点对应的用户眼球瞳孔中心坐标;根据所述第二标定点对应的用户眼球角膜反射光斑中心坐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崇伟陈岩方攀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