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传感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并将其用于对赭曲霉毒素A(OTA)的选择性检测。
技术介绍
谷物生长、收获、储存环节中容易受到真菌侵染引起腐烂变质,在适宜温湿度下会产生具有强毒性的化合物-真菌毒素。真菌毒素是世界各地农产品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目前已被发现的真菌毒素共有400余种。赭曲霉毒素A(OTA)是由赭曲霉或青霉菌产生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玉米、大麦、小麦等谷物中。由于其具有肾毒性、致畸性和免疫毒性作用,OTA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归类为潜在致癌物(2B组),中国国家标准要求谷物及其制品中OTA含量最高不可超过5μgKg-1。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来实现谷物中OTA的分析,以此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目前,现有的OTA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如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和薄层色谱法(TLC)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成本相对较高且耗时,操作时必须由专业工作人员在专业实验室中进行。酶联免疫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如下:/n(1)合成g-CNQDs;/n(2)g-CNQDs的羧基与OTA适配体修饰的氨基之间发生酰胺反应合成g-CNQDs-apt:/n按比例将步骤(1)制备的g-CNQDs和PBS溶液混合搅拌,在搅拌下缓慢加入OTA适配体溶液,并将混合物溶液连续搅拌一定时间后,制得g-CNQDs-apt,在一定温度下储存备用;/n(3)合成CoOOH纳米片;/n(4)混合g-CNQDs-apt与CoOOH纳米片:/n按比例将步骤(2)制备的g-CNQDs-apt和步骤(3)制备的CoOOH纳米片溶液混合,用PBS溶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如下:
(1)合成g-CNQDs;
(2)g-CNQDs的羧基与OTA适配体修饰的氨基之间发生酰胺反应合成g-CNQDs-apt:
按比例将步骤(1)制备的g-CNQDs和PBS溶液混合搅拌,在搅拌下缓慢加入OTA适配体溶液,并将混合物溶液连续搅拌一定时间后,制得g-CNQDs-apt,在一定温度下储存备用;
(3)合成CoOOH纳米片;
(4)混合g-CNQDs-apt与CoOOH纳米片:
按比例将步骤(2)制备的g-CNQDs-apt和步骤(3)制备的CoOOH纳米片溶液混合,用PBS溶液调节pH后作用一段时间,得到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合成g-CNQDs的具体方法为:将1.68mmol柠檬酸三钠和10.08mmol尿素混合并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成细粉;将粉末混合物倒入20mL聚四氟乙烯衬里的高压釜中并在180℃下加热1h后冷却至室温;将固体产物分散在30mL水中并以10000rpm离心10min以除去不溶性杂质;随后,得到的上层溶液用100Da的透析袋在二次水中透析24h移除未反应的前体;烘干称重后溶于二次水中,并在4℃下储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g-CNQDs和PBS的体积比为2:1,混合搅拌的时间为15-30min,其中,g-CNQDs浓度为4mg·mL-1,PBS浓度为100mM,其中,pH=7.4,含有10mMEDC和5mMNHS;
g-CNQDs与OTA适配体溶液的体积比为1:1;其中,OTA适配体溶液的浓度为1μM;混合物溶液连续搅拌的时间为2-4h;制得的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由天艳,毕晓雅,李丽波,刘晓红,陈柏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