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标记化学生物反应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472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标记化学生物反应检测方法,包括:S100,使管道中充满电解质溶液;S200,选取能与目标分子B发生反应的受体分子A,并在管道内壁修饰受体分子A;S300,在管道内通入分散相使其形成分散相区域,并将其保持在管道内;S400,测量并记录分散相区域在管道内的接触角,以及与目标分子反应前管道内溶液的总阻抗;S500,使可能含有目标分子B的溶液或流体进入管道,与受体分子A进行反应;S600,重复步骤S300到步骤S400,对比反应前后分散相的接触角及阻抗变化:若变化较大则溶液或流体中含有目标分子B;否则,不含目标分子B。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快速、无需标记的对化学生物分子反应的无标记检测方法。

A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unmarked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rea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标记化学生物反应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生物传感器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标记化学生物反应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许多分子或分子团簇之间存在化学生物反应,例如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可用于化学分析、生物医疗、免疫诊断等领域的研究。用于检测这类分子反应的传统方法如荧光免疫检分析、放射免疫分析(RIA),一般都存在检测工序繁琐、检测效率低、检测成本高等局限性。利用酶可以代替荧光标记分子或同位素标记物,通过检测连接在抗原或抗体上的酶活性来测定分子反应,常见的如酶免疫测定(EI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等。随着显微技术和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基于硅、多晶硅及硅的氧化物(玻璃)等材料制成的纳米通道开始被应用于免疫检测。相比传统的生物化学检测手段,利用纳米孔道检测分子反应属于物理检测方法。纳米孔道内壁存在双电层,由带电离子组成的双电层发生重叠,会对孔道内的阻抗产生影响。由于待检测的分子或反应后形成的分子上往往带有电荷,在纳米孔道壁上发生结合时伴随有电荷的变化,在反应前后对纳米通道进行电测量,可以检测到阻抗的显著变化,这就是纳米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标记化学生物反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0,使管道中充满电解质溶液;/nS200,选取能与目标分子B发生反应的受体分子A,并在管道内壁修饰受体分子A;/nS300,在管道内通入分散相使其形成分散相区域,并将其保持在管道内;/nS400,测量并记录分散相区域在管道内的接触角,以及有分散相存在时管道内溶液的总电阻;/nS500,使可能含有目标分子B的溶液或流体进入管道,与受体分子A进行反应;/nS600,重复步骤S300到步骤S400,对比反应前后分散相的接触角及阻抗变化:/n若变化较大则溶液或流体中含有目标分子B;否则,不含目标分子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标记化学生物反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使管道中充满电解质溶液;
S200,选取能与目标分子B发生反应的受体分子A,并在管道内壁修饰受体分子A;
S300,在管道内通入分散相使其形成分散相区域,并将其保持在管道内;
S400,测量并记录分散相区域在管道内的接触角,以及有分散相存在时管道内溶液的总电阻;
S500,使可能含有目标分子B的溶液或流体进入管道,与受体分子A进行反应;
S600,重复步骤S300到步骤S400,对比反应前后分散相的接触角及阻抗变化:
若变化较大则溶液或流体中含有目标分子B;否则,不含目标分子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标记化学生物反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具体是将一段圆柱形管道的一端插入装有电解质水溶液的水池中,并在另一端提供压力使管道中充满电解质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标记化学生物反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体分子A采取涂敷、浸泡或其他任意可行的修饰方式修饰在管道内壁。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彦博马昱孙淼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