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易碎地层标本采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471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珍贵、易碎地层标本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工作地面进行涂胶操作,然后使用纱布进行覆盖涂胶部位;S2:等到地层表面的胶凝固后,在涂胶部位的四周进行挖坑操作;S3:在挖坑过程中,对挖出的标本的侧壁进行涂胶操作,并进行纱布覆盖,待挖掘完成后,等待一定时间,以便标本的侧壁的胶凝固;S4:取出标本,并将标本的背面进行涂胶和缠绕纱布;S5:将标本上的纱布取下,对标本的表面进行修饰;S6:修饰完毕后,对标本的表面进行重新涂胶操作,待表面的胶固定后,对标本的整体进行水洗;S7:将水洗完毕的标本使用石膏进行固定;S8:标本制作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珍贵、易碎地层标本采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层标本,具体涉及一种珍贵、易碎地层标本的采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一些珍贵、易碎地层(例如,页岩、泥岩)标本的采集中,采集过程中是采用石膏进行固定,防止标本碎裂,但是,这种方法导致采集出来的标本体积过大,而且,采用石膏固定,如果石膏破碎,将导致整个标本的松散,使得标本作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珍贵、易碎地层标本采集方法,进行挖坑、修饰、并且减小了标本的体积,在采集过程总加入胶粘牢固,防止标本的破碎。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珍贵、易碎地层标本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工作地面进行涂胶操作,然后使用纱布进行覆盖涂胶部位;S2:等到地层表面的胶凝固后,在涂胶部位的四周进行挖坑操作;S3:在挖坑过程中,对挖出的标本的侧壁进行涂胶操作,并进行纱布覆盖,待挖掘完成后,等待一定时间,以便标本的侧壁的胶凝固;S4:取出标本,并将标本的背面进行涂胶和缠绕纱布;S5:将标本上的纱布取下,对标本的表面进行修饰;S6:修饰完毕后,对标本的表面进行重新涂胶操作,待表面的胶固定后,对标本的整体进行水洗;S7:将水洗完毕的标本使用石膏进行固定;S8:标本制作完成。优选的,在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S31:当挖掘到一定深度后,对挖掘出的标本的侧壁粗糙修整;S32:对修整完毕的侧壁进行涂胶,并进行纱布覆盖;S32:不断重复步骤S31至步骤S32的操作,直至挖掘到需要的深度。进一步优选的,在步骤S3中,挖掘侧壁是顺序为:先挖掘标本的左右两侧,在挖掘标本的上侧,接着挖掘标本的下侧,然后挖掘标本的底部。优选的,在步骤S2中,采用具有粘结功能的双管式钻取岩心的管道装置进行挖掘。进一步优选的,管道装置包括内管道和外管道,内管道套设在外管道的一端,外管道上设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云石胶,云石胶能够透过外管道的管壁进入外管道的内部。更进一步优选的,外管道包括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和内壁层之间形成为空腔,内壁层上设有多个通孔,云石胶通过通孔进入外管道的内部。更进一步优选的,外管道与内管道的连接处设有外腔室,外腔室内装有冷冻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标本表面覆盖一层胶,同时在胶层表面附上一层纱布,防止标本在挖掘过程中产生碎裂,同时在挖掘过程中不断用胶进行粘结标本表面。在制作完成后,对标本进行修饰再对标本表面进行重新涂胶后再进行石膏固定,这样,及时石膏碎裂,也能够保证标本的完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地层标本采集方法的步骤S1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地层标本采集方法中挖掘出的标本;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粘结功能的双管式钻取岩心的管道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粘结功能的双管式钻取岩心的管道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粘结功能的双管式钻取岩心的管道装置的内管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地层;1、标本;2、涂胶层;3、纱布覆盖层;4、标本的左侧;5、标本的右侧;6、标本的下侧;7、标本的上侧;10、外管;11、外壁层;12、内壁层;13、空腔;20、内管;21、外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珍贵、易碎地层标本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工作地面进行涂胶操作,形成涂胶层2(如图1所示,涂胶层2以方形格表示),然后使用纱布进行覆盖涂胶部位,形成纱布覆盖层3(如图1所示,纱布覆盖层3以箭头表示)。在此步骤中,需要先将工作地面进行清洁平整,且工作地面的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标本1的宽度和高度,以便防止在挖坑过程中破坏标本1,在涂胶和覆盖纱布时,涂胶层2将标本1的表面进行覆盖,且涂胶层2大于标本1的表面,纱布覆盖层3将涂胶层2进行覆盖,且纱布覆盖层3要留有余量,纱布覆盖层3大于涂胶层2的宽度和高度,纱布覆盖层3需要将工作地面完全覆盖住。由于工作地面容易碎裂,因此需要在工作地面上进行涂胶操作,在胶未凝固时,在胶的表面覆盖纱布(轻轻覆盖即可,覆盖完后,不要用手压实,以免摘取纱布过程中破坏标本的表面),可以进一步的加强工作地面,而且纱布也可以阻止施工过程中灰尘等落在工作地面上。S2:等到地层表面的胶凝固后,在涂胶部位的四周进行挖坑操作(如图2所示)。在此步骤中,挖坑的宽度是长度的二分之一左右,这样既保证能够将标本挖出,又能够尽量减少对地层的破坏。S3:在挖坑过程中,对挖出的标本的侧壁进行涂胶操作,并进行纱布覆盖,待挖掘完成后,等待一定时间,以便标本的侧壁的胶凝固。在本步骤中,涂胶和纱布的作用和步骤S1中涂胶和纱布的作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下同)。另外,在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S31:当挖掘到一定深度后,对挖掘出的标本1的侧壁粗糙处进行修整;在此过程中,尽量打磨侧壁,去掉侧壁上的棱角部位,以便后续的涂胶和纱布覆盖。S32:对修整完毕的侧壁进行涂胶,并进行纱布覆盖;在将挖出的侧壁进行涂胶后,再往深处挖坑时,可以避免侧壁上沙石滚落到槽坑中,同时,进行了纱布覆盖,也可以使得修整的侧壁避免再受损伤。S32:不断重复步骤S31至步骤S32的操作,直至挖掘到需要的深度。在此步骤中,挖掘侧壁时的顺序为:先挖掘标本1的左右两侧(先挖标本的左侧4或者标本的右侧5都可以),再挖掘标本的上侧7,接着挖掘标本的下侧6,然后挖掘标本的底部(即挖掘出标本1的四个侧壁后,标本1与地层100的连结部位)。在一般的挖掘过程中,标本都是在山体的侧壁上进行挖掘,因此,在挖掘过程中,需要先挖掘标本的上侧,再挖掘标本的下侧,如果顺序颠倒,先挖掘下侧,再挖掘上侧,由于标本的底部没有支撑,同时,由于标本的易碎性,因此,很容易造成标本的滑动,造成标本的损坏。如果所要挖掘的标本1在平地上,则挖掘没有固定的顺序。同时,在挖掘过程中,对挖掘出的岩心也是需要保存岩心的完整性的,并且对挖掘出的地层进行涂胶,以防止其碎裂,并且制作详细的保存卡,进行留存,以便辅助标本进行研究。S4:取出标本,并将标本的背面进行涂胶和缠绕纱布。在此步骤中,刚挖掘出的标本1的背面需要进行重新修整,尽量使得标本1保持平整,修整完毕后,使用毛刷将背面的尘土打扫干净,然后进行涂胶和纱布覆盖工作。在标本1的背面进行涂胶和缠绕纱布,是由于在后续步骤中需要将标本1的四周进行打磨,而为了防止在打磨过程中标板1破碎,因此,在标本1的背面也将进行涂胶和缠绕纱布。S5:将标本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珍贵、易碎地层标本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工作地面进行涂胶操作,然后使用纱布进行覆盖涂胶部位;/nS2:等到地层表面的胶凝固后,在涂胶部位的四周进行挖坑操作;/nS3:在挖坑过程中,对挖出的标本的侧壁进行涂胶操作,并进行纱布覆盖,待挖掘完成后,等待一定时间,以便标本的侧壁的胶凝固;/nS4:取出标本,并将标本的背面进行涂胶和缠绕纱布;/nS5:将标本上的纱布取下,对标本的表面进行修饰;/nS6:修饰完毕后,对标本的表面进行重新涂胶操作,待表面的胶固定后,对标本的整体进行水洗;/nS7:将水洗完毕的标本使用石膏进行固定;/nS8:标本制作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珍贵、易碎地层标本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工作地面进行涂胶操作,然后使用纱布进行覆盖涂胶部位;
S2:等到地层表面的胶凝固后,在涂胶部位的四周进行挖坑操作;
S3:在挖坑过程中,对挖出的标本的侧壁进行涂胶操作,并进行纱布覆盖,待挖掘完成后,等待一定时间,以便标本的侧壁的胶凝固;
S4:取出标本,并将标本的背面进行涂胶和缠绕纱布;
S5:将标本上的纱布取下,对标本的表面进行修饰;
S6:修饰完毕后,对标本的表面进行重新涂胶操作,待表面的胶固定后,对标本的整体进行水洗;
S7:将水洗完毕的标本使用石膏进行固定;
S8:标本制作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贵、易碎地层标本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当挖掘到一定深度后,对挖掘出的标本的侧壁粗糙的位置修整;
S32:对修整完毕的侧壁进行涂胶,并进行纱布覆盖;
S32:不断重复步骤S31至步骤S32的操作,直至挖掘到需要的深度。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根源邓文兵姜爱玲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