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岩心表面清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203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岩心表面清洗器,包括压力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岩心表面清洗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心清洗,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岩心表面清洗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岩石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对岩石进行钻探,将钻探得到的岩心取样后存放至岩心盒中,以便后期编录

研究

[0003]在岩心编录过程中发现,岩心表面,即露出岩心盒部分的顶部,包括顶面及两个弧形的侧面,在存放时间长或者刚取出时表面存在一些油污以及灰尘,影响岩心的观察,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人工使用抹布手动清洗岩心的顶部露出岩心盒的部分,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不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岩心表面清洗器,其能够清洗岩心的顶部露出岩心盒的部分,且能够调节两个第一清洗组件之间的距离,同时调节第二清洗组件的清洗范围及调节第一清洗组件的长度,从而适应不同直径的岩心的清洗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手段为:一种便携式岩心表面清洗器,包括压力罐/>、
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便携式岩心表面清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罐(1)

第一出水管(4)

横向调节组件(8)

第一清洗组件(9)及第二清洗组件(
10
);所述压力罐(1)用于供水,所述压力罐(1)上设有压力表(2)

压力手柄(3),所述压力罐(1)通过所述第一出水管(4)连接有第二出水管(5),所述第二出水管(5)通过安装块(7)设置所述横向调节组件(8),所述横向调节组件(8)的底部对称设置有所述第一清洗组件(9)

所述第二清洗组件(
10
),所述第一清洗组件(9)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清洗组件(
10
)的两侧,所述第一清洗组件(9)与所述第二清洗组件(
10
)配合,将岩心(
11
)的顶部夹持,使所述第二出水管(5)沿岩心(
11
)长度方向移动带动两组所述第一清洗组件(9)

两组所述第二清洗组件(
10
)沿岩心(
11
)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清洗岩心(
11
)的顶部,所述第一清洗组件(9)用于清洗岩心(
11
)的顶部的左右两侧面,所述第二清洗组件(
10
)用于清洗岩心(
11
)的顶部的顶面,所述横向调节组件(8)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清洗组件(9)之间的距离,并且同时调整所述第二清洗组件(
10
)清洗的范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岩心表面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节组件(8)包括壳体(
801
),所述壳体(
801
)设于所述安装块(7)的底部,所述壳体(
801
)的内部设有第一安装杆(
804


第一安装板(
805
)及转杆(
806
),所述第一安装杆(
804
)设于所述壳体(
801
)的顶部,所述第一安装板(
805
)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杆(
804
)上,所述第一安装板(
805
)转动设置所述转杆(
806
),所述转杆(
806
)的两端分别铰接有连杆(
807
),两个所述连杆(
807
)远离所述转杆(
806
)的一端分别铰接有第二安装杆(
808
),所述第二安装杆(
808
)分别连接有连接架(
809
),所述连接架(
809
)活动穿设于所述壳体(
801
)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岩心表面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801
)的内部还设有两个第三安装杆(
811
),两个所述第三安装杆(
811
)均位于所述壳体(
801
)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三安装杆(
811
)上分别设有气缸(
810
),两个所述气缸(
810
)的活塞杆均与同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杆(
808
)铰接,两个所述气缸(
810
)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杆(
808
)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岩心表面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杆(
804
)上设有带滑动块(
803
)的轨道(
802
),所述第二安装杆(
808


所述连接架(
809
)均位于相应的所述滑动块(
803
)上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岩心表面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组件(9)包括内部为中空的固定柄(
901


伸缩柄(
902
),所述固定柄(
901


所述伸缩柄(
9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喜庆邵杰滕超杨欣杰曹军王涛詹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