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保暖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444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湿保暖纱线及其制备方法,该纱线由第一纤维、第二纤维及第三纤维混纺得到,所述第一纤维的导热系数小于0.060;第二纤维的回潮率大于10%,所述第三纤维为中空纤维。由于纱线具有吸湿发热性,较高的回潮率的纤维能够带来高吸湿性,结合中空结构能够进一步提升纱线的吸湿性,促进纤维将水蒸气转化为热能,提供纱线整体的升温效果,进而促进纱线进行吸湿发热;选用导热系数较小的纤维,利用纤维本身热容保存人体发出的热能及由纱线发热产生的热能;通过纤维原料的选择最大程度的提升纱线的吸湿发热性能,纱线的吸湿性强,发热效果明显,可以根据环境长期反复的进行吸湿发热循环,加快平衡皮肤与衣物的温度,缓和调节两者温差。

A kind of hygroscopic warm yar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保暖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
,特别涉及一种吸湿保暖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装或服装面料舒适性以及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穿着的舒适性与材料的吸放湿特性密切相关。因此,国内外对于吸水、吸汗纤维的研究与开发愈来愈重视。在冬天,普通贴身衣服刚穿上时,人体感觉寒冷,刚睡入化纤被,会比棉被、羊毛被感觉更冷,这些因为皮肤与衣物间有冷热温差,从而发生了热传导,常常是用身体捂热了衣服,尤其是在冬天的早晨令人苦恼,又不舒服。因此保暖类服装一直是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类产品,随着服装产品的轻薄化,传统通过增加厚度来阻止热量散失实现保暖的服装产品渐渐退出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涂层、压光等后整理工艺提高面料保暖特性,混纺型面料和功能型面料在舒适性和保暖性等多个方面均有较大优势,可以利用吸湿发热纤维赋予面料产热的功效。吸湿发热的原理为:(1)纱线中纤维分子上强亲水性的极性基团与空气中具有高动能的水蒸气分子通过氢键结合,使得高动能的水蒸气分子被纤维分子吸附而静止,由能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湿保暖纱线,其特征在于:该纱线由第一纤维、第二纤维及第三纤维混纺得到,所述第一纤维的导热系数小于0.060;第二纤维的回潮率大于10%,所述第三纤维为中空纤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保暖纱线,其特征在于:该纱线由第一纤维、第二纤维及第三纤维混纺得到,所述第一纤维的导热系数小于0.060;第二纤维的回潮率大于10%,所述第三纤维为中空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湿保暖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包括腈纶纤维和/或羊毛纤维,第二纤维包括莫代尔纤维和/或棉纤维,第三纤维包括蛋白改性粘胶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湿保暖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纤维的质量比为35-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湿保暖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的质量比为35-4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一种吸湿保暖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保暖纱线的纱支为45-55S。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一种吸湿保暖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规格为0.6-1.2D,第二纤维规格为0.8-1.6D,第三纤维规格为1.0-1.8D。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一种吸湿保暖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保暖纱线的导热系数为0.050-0.060,回潮率为8-9%,比热容为1.2-1.5。


8.一种吸湿保暖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吸湿保暖纱线,采用以下步骤:
1)开清棉与梳棉工艺:将第一纤维、第二纤维及第三纤维分别进行开清棉和梳棉工艺,分别形成第一纤维生条、第二纤维生条及第三纤维生条;
2)并条工序:将梳理后的第一纤维生条、第二纤维生条及第三纤维生条按比例采用6根喂入,3次并和的方式进行并条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仲李洋李洪汪珊史志颖
申请(专利权)人:利郎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