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炼钢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441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炉炼钢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废钢及煤块颗粒制作配碳压块;当电炉通电开始时,利用水平加料装置加入70~75t废钢及配碳压块,所述配碳压块的重量为15~50t,利用碳粉喷吹装置向所述电炉内喷吹340~750kg碳粉;向所述电炉内供氧,每吨钢供氧量为28~30Nm

An electric furnace steelmaking method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炉炼钢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炉炼钢
,尤其涉及一种电炉炼钢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炉炼钢效率的提高,电炉用氧强度增加,而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电炉渣中的氧化铁FeO含量也随之增加,不仅导致铁损增加,金属回收率降低,也直接影响泡沫渣组成及埋弧效果,增加电耗成本,因此增加电炉燃料的配碳量变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很多电炉炼钢企业的配碳材料以轻薄料和小型料为主,导致加料速度慢,延长了电炉冶炼周期;并且由于配碳材料密度较小,难以穿透渣层进入钢液,导致配碳材料易被氧化,因此还需要喷吹大量的煤粉,导致炼钢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炉炼钢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电炉燃料进行配碳时,由于配碳材料比较轻薄,致难以穿透渣层进入钢液,在实际生产中还需喷吹大量的碳粉,导致炼钢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炉炼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废钢及煤块颗粒制作配碳压块;当电炉通电开始时,利用水平加料装置加入70~75t废钢及配碳压块,所述配碳压块的重量为15~50t,利用碳粉喷吹装置向所述电炉内喷吹340~750kg碳粉;向所述电炉内供氧,每吨钢供氧量为28~30Nm3;其中,所述配碳压块中煤块颗粒形成的煤块的含碳量≥75%;每个配碳压块的重量为70~100kg;当所述电炉容量小于80t时,每个所述配碳压块中的煤块重量为5~10kg;当所述电炉容量大于100t时,每个所述配碳压块中的煤块重量为10~20kg。上述方案中,所述利用废钢及煤块制作配碳压块,包括:将所述煤块颗粒置入所述废钢内部,使得所述废钢将所述煤块颗粒包裹住;利用压块机将包裹有所述煤块颗粒的所述废钢压成所述配碳压块。上述方案中,所述煤块颗粒包括:第一煤块颗粒及第二煤块颗粒;其中,所述第一煤块颗粒的粒度为12~40mm,所述第一煤块颗粒的重量百分比为至少80%;所述第二煤块颗粒的粒度为5~11mm。上述方案中,所述废钢中的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包括:碳C≤0.05%;铜Cu≤0.10%;镍Ni≤0.08%;硒As≤0.02%;其余为Fe和杂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炉炼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压块机,用于利用废钢及煤块颗粒制作配碳压块;水平加料装置,用于当电炉通电开始时,向所述电炉内加入70~75t废钢及配碳压块,所述配碳压块的重量为15~50t;碳粉喷吹装置,用于当电炉通电开始时,向所述电炉内喷吹340~750kg碳粉;供氧部件,用于向所述电炉内供氧,每吨钢供氧量为28~30Nm3;其中,所述配碳压块中煤块颗粒形成的煤块的含碳量≥75%;每个配碳压块的重量为70~100kg;当所述电炉容量小于80t时,每个所述配碳压块中的煤块重量为5~10kg。上述方案中,所述压块机具体用于:将所述煤块颗粒置入所述废钢内部,使得所述废钢将所述煤块颗粒包裹住;将包裹有所述煤块颗粒的所述废钢压成所述配碳压块。上述方案中,所述煤块颗粒包括:第一煤块颗粒及第二煤块颗粒;其中,所述第一煤块颗粒的粒度为12~40mm,所述第一煤块颗粒的占比为至少80%;所述第二煤块颗粒的粒度为5~11mm。上述方案中,所述废钢中的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包括:碳C≤0.05%;铜Cu≤0.10%;镍Ni≤0.08%;硒As≤0.02%;其余为Fe和杂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炉炼钢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废钢及煤块颗粒制作配碳压块;当电炉通电开始时,利用水平加料装置加入70~75t废钢及配碳压块,所述配碳压块的重量为15~50t,利用碳粉喷吹装置向所述电炉内喷吹340~750kg碳粉;向所述电炉内供氧,每吨钢供氧量为28~30Nm3;其中,所述配碳压块中煤块颗粒形成的煤块的含碳量≥75%;每个配碳压块的重量为70~100kg;当所述电炉容量小于80t时,每个所述配碳压块中的煤块重量为5~10kg;当所述电炉容量大于100t时,每个所述配碳压块中的煤块重量为10~20kg。如此,由于将煤块颗粒和废钢一起制作成配碳压块,相当于提高了煤炭颗粒的密度,在上料时,配碳压块不会漂浮在钢液上,因此可以缩短上料周期;并且由于配碳压块可以穿透渣层,随着配碳压块的融化,压块中的部分煤炭可以与渣层中的氧化铁反应,降低钢渣中FeO的含量,改善泡沫渣效果;压块中的另一部分煤炭颗粒可以为电炉补充热量,这样也降低了碳粉的喷吹量,进而降低了炼钢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炉炼钢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炉炼钢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电炉燃料进行配碳时,由于配碳材料比较轻薄,致难以穿透渣层进入钢液,在实际生产中还需喷吹大量的碳粉,导致炼钢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炉炼钢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废钢及煤块颗粒制作配碳压块;当电炉通电开始时,利用水平加料装置加入70~75t废钢及配碳压块,所述配碳压块的重量为15~50t,利用碳粉喷吹装置向所述电炉内喷吹340~750kg碳粉;向所述电炉内供氧,每吨钢供氧量为28~30Nm3;其中,所述配碳压块中煤块颗粒形成的煤块的含碳量≥75%;每个配碳压块的重量为70~100kg;当所述电炉容量小于80t时,每个所述配碳压块中的煤块重量为5~10kg;当所述电炉容量大于100t时,每个所述配碳压块中的煤块重量为10~20kg。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炉炼钢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S110,利用废钢及煤块颗粒制作配碳压块;本实施例中为了可以提高电炉的加料速度,先利用废钢及煤块颗粒制作配碳压块,具体包括:将所述煤块颗粒置入所述废钢内部,使得所述废钢将所述煤块颗粒包裹住;利用压块机将包裹有所述煤块颗粒的所述废钢压成所述配碳压块。其中,配碳压块中煤块颗粒形成的煤块的含碳量≥75%,每个配碳压块的重量为70~100kg;每个配碳压块中的含煤量为10~20kg,每个配碳压块的长宽高为200mm×300mm×300mm。这里,煤块颗粒包括:第一煤块颗粒及第二煤块颗粒;其中,所述第一煤块颗粒的粒度为12~40mm,所述第一煤块颗粒的重量百分比为至少80%;所述第二煤块颗粒的粒度为5~11mm,重量百分比为20%左右。废钢为轻薄料,废钢中的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包括:碳C≤0.05%;铜Cu≤0.10%;镍Ni≤0.08%;硒As≤0.02%;其余为Fe和杂质。S111,当电炉通电开始时,利用水平加料装置加入70~75t废钢及配碳压块,所述配碳压块的重量为15~50t,利用碳粉喷吹装置向所述电炉内喷吹340~750kg碳粉;配碳压块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炉炼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利用废钢及煤块颗粒制作配碳压块;/n当电炉通电开始时,利用水平加料装置加入70~75t废钢及配碳压块,所述配碳压块的重量为15~50t,利用碳粉喷吹装置向所述电炉内喷吹340~750kg碳粉;/n向所述电炉内供氧,每吨钢供氧量为28~3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炼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废钢及煤块颗粒制作配碳压块;
当电炉通电开始时,利用水平加料装置加入70~75t废钢及配碳压块,所述配碳压块的重量为15~50t,利用碳粉喷吹装置向所述电炉内喷吹340~750kg碳粉;
向所述电炉内供氧,每吨钢供氧量为28~30Nm3;
其中,所述配碳压块中煤块颗粒形成的煤块的含碳量≥75%;每个配碳压块的重量为70~100kg;当所述电炉容量小于80t时,每个所述配碳压块中的煤块重量为5~10kg;当所述电炉容量大于100t时,每个所述配碳压块中的煤块重量为10~20k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废钢及煤块制作配碳压块,包括:
将所述煤块颗粒置入所述废钢内部,使得所述废钢将所述煤块颗粒包裹住;
利用压块机将包裹有所述煤块颗粒的所述废钢压成所述配碳压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块颗粒包括:第一煤块颗粒及第二煤块颗粒;其中,所述第一煤块颗粒的粒度为12~40mm,所述第一煤块颗粒的重量百分比为至少80%;所述第二煤块颗粒的粒度为5~11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钢中的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包括:
碳C≤0.05%;
铜Cu≤0.10%;
镍Ni≤0.08%;
硒As≤0.02%;其余为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宁王勇孙齐松王翔李玉全潘江金俊鑫吕迺冰刘勇刘珂郑玉龙王伟刘银波邱智捷孔祥涛彭世江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