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氨酸脱羧酶在有害昆虫防治方面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399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公开了组胺合成酶在防治害虫方面的新应用,本研究发现,在昆虫当中,组胺功能与哺乳动物相反,为促进进食,还提供了组胺合成酶在防治害虫方面应用的方法,通过RNA干扰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2条dsRNA序列,分别可以显著抑制斜纹夜蛾、稻飞虱的组胺合成酶的表达量,并且显著提高其死亡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组胺合成酶被干扰之后,进食行为受到抑制,虫体发育变缓慢,死亡率增加。这说明组胺合成酶被干扰后虫子进食行为受到抑制,虫体发育缓慢,不正常甚至出现死亡,可以实现对害虫的数量和生长上的控制,在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达到有效防治害虫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氨酸脱羧酶在有害昆虫防治方面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害昆虫防治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组氨酸脱羧酶在有害昆虫防治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组胺是神经系统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神经递质,它由L-Histidine在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decarboxylase的作用下脱羧形成,作用于突触产生神经冲动,调控不同的生理反应,对于生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在近些年来,哺乳动物中对于组胺的研究已经比较透彻,已报道的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外周组织中,组胺发挥着参与睡眠、体温调节、食欲、记忆以及炎症相关的作用。Provensi等人发现组胺神经元系统在抑制小鼠进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且可能调控着进食类相关神经肽如neuropeptideY的表达。但是在昆虫中,尽管有着相关功能的报道,但大多集中于昼夜节律与光感功能等方面,在昆虫进食相关的功能上组胺所起到的作用目前还未有报道。在哺乳动物中,相关文献报道组胺功能是与抑制进食有关,HA起抑制进食的作用。据报道,HDC-KO小鼠进食量上升(Ishizuka等,2004);ABT-239一种组胺H3受体拮抗剂,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作为有害昆虫防治靶点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decarboxylase作为有害昆虫防治靶点的应用。


2.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decarboxylase的抑制剂在防治有害昆虫方面的应用。


3.抑制或沉默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decarboxylase基因表达的物质在防治有害昆虫方面的应用。


4.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decarboxylase的抑制剂或抑制/沉默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decarboxylase基因表达的物质在制备杀虫剂方面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昆虫属于鳞翅目、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思春纪双顺李兰彬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