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胶发泡用丁苯胶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4323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胶发泡用丁苯胶乳,涉及化工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小种子乳液5‑10重量份、大种子乳液5‑10重量份、丁二烯65‑75重量份、苯乙烯15‑25重量份、乳化剂3‑5重量份、氧化剂0.3‑1重量份、还原剂0.3‑1重量份、pH调节剂0.3‑1重量份、分子量调节剂0.2‑0.5重量份、去离子水100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种子乳液的工艺,通过大种子乳液和小种子乳液协同剩余组分共同作用成稳定的乳化配方,得到固体份达到68‑72%的高固含量丁苯胶乳。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难度低,易工业化推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 styrene butadiene latex for latex foam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胶发泡用丁苯胶乳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乳胶发泡用丁苯胶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丁苯胶乳由于其优异橡胶韧性和低廉的价格,在合成胶乳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它是主要由丁二烯(B)和苯乙烯(S)经过乳液聚合得到的一种固含量为30%-50%的水性乳液。由于这种乳液具有橡胶的韧性,同时没有VOC排放,绿色环保,作为增强剂被广泛应用于造纸、涂料、纺织、建筑和粘合剂等各个领域。其中,高固含量丁苯胶乳是指固含量>65%,却仍能保持流动性的胶乳,与固含量在50%以下的常规乳液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运输成本低、干燥快、能耗低等优点,可以应用在胶乳海绵(如乳胶床垫、乳胶枕头等)、胶粘剂、道路沥青改性、鞋材等方面。传统的高固含量丁苯胶乳生产工艺一般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与浓缩),合成方法虽然不同,但关键都是合成大粒径、宽粒径分布的乳胶粒子。一步合成高固含量丁苯胶乳的转化率在95%左右,这种方法优点在于一步直接合成高固含量丁苯胶乳,不需要对胶乳再进行浓缩处理,其缺陷在于转化率仍相对较低,且反应后期粘度高,对搅拌的要求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胶发泡用丁苯胶乳,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小种子乳液5-10重量份、大种子乳液5-10重量份、丁二烯65-75重量份、苯乙烯15-25重量份、乳化剂3-5重量份、氧化剂0.3-1重量份、还原剂0.3-1重量份、pH调节剂0.3-1重量份、分子量调节剂0.2-0.5重量份、去离子水100重量份;/n所述小种子乳液胶乳粒径为10-40nm,所述大种子乳液的乳胶粒径为80-120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胶发泡用丁苯胶乳,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小种子乳液5-10重量份、大种子乳液5-10重量份、丁二烯65-75重量份、苯乙烯15-25重量份、乳化剂3-5重量份、氧化剂0.3-1重量份、还原剂0.3-1重量份、pH调节剂0.3-1重量份、分子量调节剂0.2-0.5重量份、去离子水100重量份;
所述小种子乳液胶乳粒径为10-40nm,所述大种子乳液的乳胶粒径为80-12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胶发泡用丁苯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种子乳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苯乙烯3-5重量份、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3-5重量份、催化剂过硫酸钾0.1-0.5重量份、去离子水10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胶发泡用丁苯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种子乳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苯乙烯进行乳化,在搅拌的条件下升温到80℃,加入催化剂反应0.5-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胶发泡用丁苯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种子乳液包括苯乙烯5-10重量份、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5-2重量份、催化剂过硫酸钾0.1-0.5重量份、去离子水10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胶发泡用丁苯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种子乳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亮叶俊许桂刘江张典张森吕飚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华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