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43223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氛下,在交联剂和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单体在水中经自由基聚合反应即得;所述单体具有如下1)和2)的官能团:1)碳碳双键;2)羧基或酚羟基;形成防水膜过程中,需要在敷料的非粘连皮肤表面喷塞或浸泡盐溶液,选自生理盐水、氯化镁溶液、氯化铁溶液和柠檬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本领域常用的添加剂,例如灭菌剂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水凝胶敷料表面防水,过多或大量浸泡水凝胶敷料,能很好的对水凝胶敷料进行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广泛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心血管事件,创伤或急诊手术情况下,创面或伤口广泛暴露的情形越来越常见,外科换药经常会遇到创面或伤口难以剥离的挑战,病人面临术后换药时结痂疼痛等的困扰,包括烫伤、扭伤、褥疮、擦伤、切伤、溃疡、手术创伤等,时刻威胁着患者的安全。最理想的状态是使用一种防水易剥离敷料。水凝胶可以提供湿性环境,并兼具抗菌、抗氧化、抗病毒等作用。医用水凝胶敷料具有强力粘合伤口、止痛、止血及封闭创面的作用,并加快创面或伤口愈合进程。近年来,关于创面或切口的治疗,认为水凝胶伤口敷料更有利于创面或伤口愈合。首先,一般采用纱布,这类干性材料面临的问题是虽然与创面或伤口有一定的透气性,并可以黏贴在创面或伤口上,在剥离时出现易结痂、粘连伤口、损伤新生成的肉芽组织等问题。第二,创面或伤口保持在湿性环境中,有利于防止痂皮形成;有利于不粘连新生成的肉芽组织;有利于纤维蛋白及坏死;有利于组织的溶解等。并且创面或切口部位会渗出少量液体,需要进行引流和勤换药,为了保持创面或伤口的清洁,也需要尽快被吸收。第三,创面或伤口与水凝胶敷料之间不仅要紧密黏贴在创面上,还要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有助于创面或切口渗出的液体挥发,促进创面或伤口的愈合。并且黏贴在创面或伤口后,在需要剥离时,容易剥离,不会粘连新生成的肉芽组织。第四,伤口敷料很多不防水,带来了术后为了避免伤口感染、不允许病人洗澡的问题。所以,目前急需开发一种新型的产品,用于创面或伤口的敷料,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采用具有特定结构的单体聚合得到,所制备的固体伤口敷料具有防水、贴合皮肤、透气性、并且易剥离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环境下,在交联剂和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单体在水中经自由基聚合反应即得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所述单体具有如下1)和2)的官能团:1)碳碳双键;2)羧基或酚羟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单体优选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单体,如单宁酸;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单体优选链状的羧酸,如结构式为式Ⅰ的羧酸:式Ⅰ中,n为0~5之间的整数,优选0~3;R1为H、C1-C5烷基或芳香基;所述芳香基优选为苯基。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条件如下:温度为50~80℃;时间为2~4h。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自由聚合反应结束后,可以进行高压灭菌处理。上述的制备方法中,以所述单体、所述交联剂、所述引发剂和所述水的总质量计,所述单体的质量含量为8~20%,所述交联剂的质量含量为0.01~0.5%,所述引发剂的质量含量为0.01~1.0%。所述单体经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水凝胶,将单体的用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制备得到易贴合皮肤的水凝胶创面或伤口敷料。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或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体系中还添加增强剂;所述增强剂为水滑石和/或锂藻土;以所述单体、所述交联剂、所述引发剂和所述增强剂的总质量计,所述增强剂的质量含量为0.01~3.0%;所述增强剂能发挥支撑和增强作用,但是其含量不能太高,否则制备得到的敷料会变硬,模量增大,反而不利于与创面或伤口进行粘附。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形成防水膜过程中,需要在敷料的非粘连皮肤表面喷洒或浸泡盐溶液,选自生理盐水、氯化镁溶液、氯化铁溶液和柠檬酸等。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厚度为0.1~1.0cm;当厚度过低时,如低于0.1cm时,容易导致形成防水膜过薄,不能持续防水,很快与创面或伤口分离;而当厚度0.1cm~1cm之间时,可以对轻微的磕碰起到缓冲作用,并不影响正常的活动。当所述水凝胶敷料的厚度大于1cm时,如果在关节位置,对正常的活动有一定影响。本专利技术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本领域常用的添加剂,例如灭菌剂等。需要对所述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的非粘接皮肤面进行处理,如常温喷撒或浸泡盐溶液。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水凝胶敷料表面防水,过多或大量浸泡水凝胶敷料,能很好的对水凝胶敷料进行分离。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具有粘附性能的图片。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具有防水性能的图片。图3是实施例1制备的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具有易剥离性能的图片。图4是实施例1制备的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具有透气性能的结构图片。图5是实施例1制备的防水易剥离伤口敷料具有防水性能的结构图片。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将1.1g单体丙烯酸(式Ⅰ中,R1为H,n为0)、0.02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和0.02g水滑石(增强剂)的溶解于10ml水中,在60℃下搅拌1h,通入氮气,目的是通入氮气除去反应器和水中的氧气。同时,配置10mg/ml的过硫酸铵溶液(引发剂),把引发剂逐滴滴入含有单体的反应器中,2h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得到粘附性好的水凝胶敷料,对非粘接皮肤面进行处理,常温喷撒生理盐水溶液,其防水效果如图2所示,在伤口敷料上滴加水时,水滴停留在伤口敷料表面,并未渗入伤口敷料。上述实施例中,以单体丙烯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和水的总质量计,单体丙烯酸的质量含量为9.06%,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质量含量为0.16%,水滑石的质量含量为0.16%,过硫酸铵的质量含量为0.01%。将本实施例制备的水凝胶敷料与皮肤(猪皮)粘合时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水凝胶敷料很好地与皮肤粘连,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采用水浸泡与皮肤粘合的水凝胶敷料,如图3所示,可以很好地与皮肤剥离。本实施例制备的水凝胶敷料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4和图5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伤口敷料与皮肤接触层具有多孔结构,可以很好的使伤口和外界进行透气,由图5可以看出,伤口敷料最外层结构紧密,防止外源水分或其他细小灰尘或细菌进入,能很好的起到防水的作用避免对伤口进行二次感染。实施例2、将1.1g单体丙烯酸(R1为H,n为0)、0.02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和0.02g水滑石(增强剂)的溶解于10ml水中,在60℃下搅拌1h,通入氮气,目的是通入氮气除去反应器和水中的氧气。同时,配置10mg/ml的过硫酸胺溶液(引发剂),把引发剂逐滴滴入含有单体的反应器中,2h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得到粘附性好的水凝胶敷料;对制得的水凝胶敷料非粘接皮肤面进行处理,常温喷撒三氯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在惰性环境下,在交联剂和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单体在水中经自由基聚合反应即得;/n所述单体具有如下1)和2)的官能团:/n1)碳碳双键;/n2)羧基或酚羟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惰性环境下,在交联剂和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单体在水中经自由基聚合反应即得;
所述单体具有如下1)和2)的官能团:
1)碳碳双键;
2)羧基或酚羟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单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为链状的羧酸,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式Ⅰ中,n为0~5之间的整数;
R1为H、C1-C5烷基或芳香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条件如下:
温度为50~80℃;
时间为2~4h。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单体、所述交联剂、所述引发剂和所述水的总质量计,所述单体的质量含量为8~20%,所述交联剂的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迪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