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9496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这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盐酸克伦特罗、致孔剂、引发剂、无机纳米粒子、单烯类单体和多烯类单体混合,均匀化形成乳液;2)将乳液加热反应,得到聚合物微球;3)将聚合物微球洗涤,再将微球浸泡于酸液中,然后将微球取出,清洗去除酸液,得到去除模板的微球;4)将去除模板的微球进行索氏提取,然后干燥,得到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便,成本节约,环境友好,制成的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均匀性好,特异性吸附能力强,稳定性高,在食品安全检测和环境修复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reparation of 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crosphe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高分子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B),是一种β-受体激动剂(也称为β-兴奋剂),广泛用于治疗支气管疾病如哮喘、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等,而目前CLB最让人担忧的不是其治疗作用,还是因其能够促进生长,提高瘦肉率、降低骨骼肌脂肪和显著改善胴体品质。因此,盐酸克伦特罗被不法厂商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禽畜的快速增长以谋取最大利益。CLB的“瘦肉精”称谓也就由此而来。但是,CLB一旦用于饲料添加剂,将会积累在动物体内,而人类极易受到来自这种“瘦肉精”污染的动物源性食品(如受欢迎的猪肉、牛肉和鸡肉)的威胁。人类长期食用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肉制品将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中毒反应。为此,中国农业部早在1997年已发文禁止在畜禽的饲养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但是受到利益的驱使,盐酸克伦特罗的滥用现象仍屡禁不止,因而建立快速、准确的饲料和畜禽肉类中盐酸克伦特罗测定方法可为保障食用肉类的安全提供重要技术支持。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的分析方法用于测定肉类或饲料中的盐酸克伦特罗,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以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是目前国家标准GB/T5009.192-2003规定的动物源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但复杂的样品提取和净化等前处理步骤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液以及较长的处理时间,从而制约了上述两种方法的广泛应用。为此,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发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法(EIS),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法(SERS),表面解吸大气压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法(SDAPCI-MS)等方法对盐酸克伦特罗进行测定。但是,这些检测方法涉及的前处理过程仍然较为繁琐,需要涉及大量的有机溶剂、冗长的处理时间和高端昂贵的仪器设备,导致处理成本极高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PSE)尤其适合于复杂基质中目标化合物的提取。MIPSE采用具有特异性识别和吸附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填料,可简化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步骤,大大节约处理时间,无需昂贵实验设备以及可避免大量有机试剂的使用,具有方法简单、选择性高、成本低廉、稳定性好等优势。目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常规合成方法包括本体聚合法、乳液聚合法、表面聚合法等等。通过本体聚合法可以形成大块状的聚合物,因此需要后续的磨削步骤,然而磨削的作用会导致形成形状和尺寸不规则的聚合物颗粒,同时分子印迹识别位点会在研磨的过程被破坏,并导致实际可利用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只占总量的30%~40%,产量较低。另一方面,通过表面聚合法形成单分散薄膜状的聚合物也是目前被用于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但需要对载体表面进行处理和修饰,步骤繁琐,同时形成的聚合物的比表面积较小,吸附容量较低。乳液聚合法步骤简便且能得到表面规整的微球,但是需要使用大量表面活性剂,极易造成在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过程中识别位点难以形成,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简便,无需磨削和繁琐的载体表面修饰处理,即可形成形状规整的分子印迹微球,而且通过采用皮克林乳液聚合法可大大降低有机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因而解决了目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产率低,制备方法复杂,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构思如下:首先基于皮克林乳液聚合法,并以盐酸克伦特罗为模板分子,单烯类物质作为聚合物单体,无机纳米粒子作为固体表面活性剂形成皮克林乳液,盐酸克伦特罗还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来协同稳定化乳液,在加热条件下通过多烯类交联单体的作用形成结构稳定的网状聚合物,随后将无机纳米粒子用酸液刻蚀掉,最后采用索氏提取法回流处理印有盐酸克伦特罗模板分子的聚合物微球,除去模板分子,使微球表面形成具有特异性吸附盐酸克伦特罗分子的识别位点。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一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盐酸克伦特罗、致孔剂、引发剂、无机纳米粒子、单烯类单体和多烯类单体混合,均匀化形成乳液;2)将乳液加热反应,得到聚合物微球;3)将聚合物微球洗涤,再将微球浸泡于酸液中,然后将微球取出,清洗去除酸液,得到去除模板的微球;4)将去除模板的微球进行索氏提取,然后干燥,得到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优选的,这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具体是将3~15体积份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5~20质量份的盐酸克伦特罗、0.1~0.5体积份的致孔剂、1~20质量份的引发剂、10~100质量份的无机纳米粒子、0.05~0.3体积份的单烯类单体和0.5~3体积份的多烯类单体混合;其中,质量份与体积份的比例关系为g/L,即当质量份的单位为g时,体积份的单位为L。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具体是将3~8体积份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8~15质量份的盐酸克伦特罗、0.1~0.3体积份的致孔剂、8~12质量份的引发剂、15~30质量份的无机纳米粒子、0.1~0.2体积份的单烯类单体和1~2体积份的多烯类单体混合。优选的,这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这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式(Ⅰ)中,m表示加成的环氧乙烷数,m=1~10。优选的,这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结构式如式(Ⅱ)所示:式(Ⅱ)中,n表示加成的环氧乙烷数,n=1~10。进一步优选的,这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聚乙二醇壬基苯基醚中的至少一种。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的结构式如式(Ⅲ)所示:聚乙二醇壬基苯基醚的结构式如式(Ⅳ)所示:优选的,这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体积百分比为0.05%~8%;进一步优选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体积百分比为0.1%~3%;再进一步优选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体积百分比为0.2%~0.5%。优选的,这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优选的,这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致孔剂选自甲苯、二甲苯、庚烷、己烷、十二烷、十六烷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的,致孔剂选自甲苯、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最优选的,致孔剂为甲苯。优选的,这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引发剂选自偶氮类引发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盐酸克伦特罗、致孔剂、引发剂、无机纳米粒子、单烯类单体和多烯类单体混合,均匀化形成乳液;/n2)将乳液加热反应,得到聚合物微球;/n3)将聚合物微球洗涤,再将微球浸泡于酸液中,然后将微球取出,清洗去除酸液,得到去除模板的微球;/n4)将去除模板的微球进行索氏提取,然后干燥,得到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盐酸克伦特罗、致孔剂、引发剂、无机纳米粒子、单烯类单体和多烯类单体混合,均匀化形成乳液;
2)将乳液加热反应,得到聚合物微球;
3)将聚合物微球洗涤,再将微球浸泡于酸液中,然后将微球取出,清洗去除酸液,得到去除模板的微球;
4)将去除模板的微球进行索氏提取,然后干燥,得到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具体是将3~15体积份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5~20质量份的盐酸克伦特罗、0.1~0.5体积份的致孔剂、1~20质量份的引发剂、10~100质量份的无机纳米粒子、0.05~0.3体积份的单烯类单体和0.5~3体积份的多烯类单体混合;所述质量份与体积份的比例关系为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无机纳米粒子选自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裕良赵向云户华文黄淋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