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湖淤泥基免烧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高含水率河湖淤泥制备的免烧陶粒的方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中国各地河湖淤泥产生量巨大。据统计,中国总疏浚河湖淤泥量已超过50亿m3;此外,各给水厂、污水厂、印染厂等每年均产生大量废弃河湖淤泥。河湖淤泥因其高含水率而储运困难,传统处置即为干化脱水处理,此法耗能耗时且效果不明显。目前国内外利用河湖淤泥制备陶粒的主要技术是高温烧结法,烧结法需要对河湖淤泥先进行干化脱水处理,有些研究甚至需要河湖淤泥预焚烧成河湖淤泥灰从而配合其他辅料添加剂来制备陶粒。这种方法操作复杂,能耗大且污染严重。免烧法制备陶粒可克服上述缺点,而目前利用高含水率河湖淤泥制备免烧陶粒的方法尚未见报道。传统免烧法因其制得的陶粒性能不佳(强度低、密度大)而得不到产业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湖淤泥基免烧陶粒,本专利技术将河湖淤泥类固体废弃物进行变废为宝的资源化利用,并且克服现有的免烧陶粒强度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湖淤泥基免烧陶粒,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所制成:湿河湖淤泥:60~80%、建筑石膏:1~10%、水泥:15~30%、聚乙烯醇:0.5~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湖淤泥基免烧陶粒,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所制成:湿河湖淤泥:60~80%、建筑石膏:1~10%、水泥:15~30%、聚乙烯醇:0.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淤泥基免烧陶粒,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所制成:湿河湖淤泥:65~80%、建筑石膏:3~10%、水泥:15~25%、聚乙烯醇: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淤泥基免烧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河湖淤泥含水率为>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淤泥基免烧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石膏、水泥干料的粒径均大于6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淤泥基免烧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使用市售42.5R级硅酸盐水泥;所述石膏为普通市售建筑石膏。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淤泥基免烧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的预处理:将湿河湖淤泥除杂、均质化处理;
(2)配料:将建筑石膏、水泥干料、聚乙烯醇混合搅拌均匀,掺入步骤(1)预处理的湿河湖淤泥中并搅拌均匀至粘稠坯料;
(3)压饼搓条制丸滚球:坯料经压制成厚度为10~25mm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曹云,徐悦清,韩燕,高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