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420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包括滑轨、支撑架、折叠架、一号传输带、二号传输带,所述滑轨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滑块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支撑架两端固定连接有竖向滑框,竖向滑框位于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两侧,一号传输带位于二号传输带上方,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内部均横向穿插有一号旋转杆;所述折叠架套设在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两侧的一号旋转杆上。可通过折叠架的折叠改变其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的垂直间距,从而可对其物件夹持进行传输,避免物件意外掉落等情况发生,并且通过改变其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的转向,从而可使其改变为两个单独的传输带进行使用。

A new type of conveying device for moulded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送
,具体是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输送机的历史悠久,中国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带式输送机是当前散状物料输送的主要方式。但是,现有的输送机不能很好的对其物件进行夹持传输。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包括滑轨、支撑架、折叠架、一号传输带、二号传输带,所述滑轨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滑块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支撑架两端固定连接有竖向滑框,竖向滑框位于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两侧,一号传输带位于二号传输带上方,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内部均横向穿插有一号旋转杆;所述折叠架套设在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两侧的一号旋转杆上,折叠架下端位于滑轨内部横向穿插有限位杆,两限位杆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折叠架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电机。将其电机开启,从而电机将会通过二号旋转杆迫使皮带进行运动,并且通过皮带带动一号旋转杆进行旋转,从而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都会受力带动物件进行传输。并且当控制电动伸缩杆进行舒张时,迫使其折叠架进行折叠,从而限位杆将会在滑轨中进行滑动,而一号旋转杆将会通过折叠架的移动在其竖向滑框中进行垂直滑动,由此可改变其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中间的垂直间距,并且可改变其多个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横向排列的间距缝隙。而支持架主要是为了折叠架在折叠过程中保持其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的张力。并且支持架可通过滑块在其滑轨内进行横向滑动,由此可根据折叠架的折叠舒张跟随进行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旋转杆一端外表面开设有一号环形槽和二号环形槽,一号环形槽位于二号环形槽一侧。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叠架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空心转轴,折叠架通过空心转轴进行折叠。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叠架通过一号环形槽与一号旋转杆转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叠架通过限位杆与滑轨滑动连接,折叠架形状为“X”型。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一端转动连接有二号旋转杆,二号旋转杆外表面开设有三号环形槽和四号环形槽,三号环形槽位于四号环形槽一侧。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环形槽与三号环形槽、三号环形槽之间套接有皮带,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一号旋转杆进行旋转。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轨一端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其电动伸缩杆和电机电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折叠架的折叠改变其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的垂直间距,从而可对其物件夹持进行传输,避免物件意外掉落等情况发生,并且通过改变其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的转向,从而可使其改变为两个单独的传输带进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中一号传输带和二号传输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中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5为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中折叠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中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滑轨;2、滑块;3、支撑架;4、竖向滑框;5、折叠架;501、空心转轴;6、限位杆;7、电动伸缩杆;8、一号传输带;9、二号传输带;10、一号旋转杆;11、一号环形槽;12、二号环形槽;13、皮带;14、电机;15、二号旋转杆;16、三号环形槽;17、四号环形槽;18、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包括滑轨1、支撑架3、折叠架5、一号传输带8、二号传输带9,所述滑轨1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2,滑块2与支撑架3固定连接,支撑架3两端固定连接有竖向滑框4,竖向滑框4位于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两侧,一号传输带8位于二号传输带9上方,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内部均横向穿插有一号旋转杆10;所述折叠架5套设在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两侧的一号旋转杆10上,折叠架5下端位于滑轨1内部横向穿插有限位杆6,两限位杆6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7,折叠架5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电机14。将其电机14开启,从而电机14将会通过二号旋转杆15迫使皮带13进行运动,并且通过皮带13带动一号旋转杆10进行旋转,从而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都会受力带动物件进行传输。并且当控制电动伸缩杆7进行舒张时,迫使其折叠架5进行折叠,从而限位杆6将会在滑轨1中进行滑动,而一号旋转杆10将会通过折叠架5的移动在其竖向滑框4中进行垂直滑动,由此可改变其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中间的垂直间距,并且可改变其多个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横向排列的间距缝隙。而支持架3主要是为了折叠架5在折叠过程中保持其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的张力。并且支持架3可通过滑块2在其滑轨1内进行横向滑动,由此可根据折叠架5的折叠舒张跟随进行移动。所述一号旋转杆10一端外表面开设有一号环形槽11和二号环形槽12,一号环形槽11位于二号环形槽12一侧。所述折叠架5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空心转轴501,折叠架5通过空心转轴501进行折叠。所述折叠架5通过一号环形槽11与一号旋转杆10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架5通过限位杆6与滑轨1滑动连接,折叠架5形状为“X”型。所述电机14一端转动连接有二号旋转杆15,二号旋转杆15外表面开设有三号环形槽16和四号环形槽17,三号环形槽16位于四号环形槽17一侧。所述二号环形槽12与三号环形槽16、三号环形槽16之间套接有皮带13,电机14通过皮带13带动一号旋转杆10进行旋转。所述滑轨1一端设置有控制器18,控制器18分别与其电动伸缩杆7和电机14电信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可通过控制器18对其装置进行控制。将其电机14开启,从而电机14将会通过二号旋转杆15迫使皮带13进行运动,并且通过皮带13带动一号旋转杆10进行旋转,从而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都会受力带动物件进行传输。并且当控制电动伸缩杆7进行舒张时,迫使其折叠架5进行折叠,从而限位杆6将会在滑轨1中进行滑动,而一号旋转杆10将会通过折叠架5的移动在其竖向滑框4中进行垂直滑动,由此可改变其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中间的垂直间距,并且可改变其多个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横向排列的间距缝隙。而支持架3主要是为了折叠架5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1)、支撑架(3)、折叠架(5)、一号传输带(8)、二号传输带(9),所述滑轨(1)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2),滑块(2)与支撑架(3)固定连接,支撑架(3)两端固定连接有竖向滑框(4),竖向滑框(4)位于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两侧,一号传输带(8)位于二号传输带(9)上方,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内部均横向穿插有一号旋转杆(10);/n所述折叠架(5)套设在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两侧的一号旋转杆(10)上,折叠架(5)下端位于滑轨(1)内部横向穿插有限位杆(6),两限位杆(6)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7),折叠架(5)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电机(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1)、支撑架(3)、折叠架(5)、一号传输带(8)、二号传输带(9),所述滑轨(1)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2),滑块(2)与支撑架(3)固定连接,支撑架(3)两端固定连接有竖向滑框(4),竖向滑框(4)位于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两侧,一号传输带(8)位于二号传输带(9)上方,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内部均横向穿插有一号旋转杆(10);
所述折叠架(5)套设在一号传输带(8)和二号传输带(9)两侧的一号旋转杆(10)上,折叠架(5)下端位于滑轨(1)内部横向穿插有限位杆(6),两限位杆(6)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7),折叠架(5)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电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旋转杆(10)一端外表面开设有一号环形槽(11)和二号环形槽(12),一号环形槽(11)位于二号环形槽(12)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制件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架(5)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空心转轴(501),折叠架(5)通过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珂明注塑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