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水陆两栖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水陆两栖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陆两栖车一旦进入高速行驶状态,在有风浪的水面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波性较差,也就是在有一定风浪的水面环境下一旦进入高速行驶状态较易翻车,由此导致其无法提高在水陆两栖车水面的行驶速度,并导致其通过能力低,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有风浪的水面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波性更高,可节省有效功率,适应性好,安全可靠,通过能力高的高速水陆两栖车。本专利技术的高速水陆两栖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后部设有船舶推进装置,所述车体的左侧设有左浮箱,车体的右侧设有右浮箱,右浮箱的上部通过右侧转销轴与车体的右侧安装相连,右侧转销轴的轴线位于前后方向,左浮箱上部通过左侧转销轴与车体的左侧安装相连,左侧转销轴的轴线位于前后方向,左浮箱前部的左侧设有左前车轮,左浮箱后部的左侧设有左后车轮,右浮箱前部的右侧设有右前车轮,右浮箱后部的右侧设有右后车轮,左前车轮、左后车轮、右前车轮和右后车轮分别采用车轮驱动电机驱动其转动,车轮驱动电机通过电气控 ...
【技术保护点】
1.高速水陆两栖车,包括车体(1),车体(1)的后部设有船舶推进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左侧设有左浮箱(2),车体(1)的右侧设有右浮箱(3),右浮箱(3)的上部通过右侧转销轴与车体(1)的右侧安装相连,右侧转销轴的轴线位于前后方向,左浮箱(2)上部通过左侧转销轴与车体(1)的左侧安装相连,左侧转销轴的轴线位于前后方向,左浮箱(2)前部的左侧设有左前车轮(4),左浮箱(2)后部的左侧设有左后车轮(5),右浮箱(3)前部的右侧设有右前车轮(6),右浮箱(3)后部的右侧设有右后车轮(7);/n车体(1)上安装有左浮箱驱动装置(10)和右浮箱驱动装置(12),左 ...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速水陆两栖车,包括车体(1),车体(1)的后部设有船舶推进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左侧设有左浮箱(2),车体(1)的右侧设有右浮箱(3),右浮箱(3)的上部通过右侧转销轴与车体(1)的右侧安装相连,右侧转销轴的轴线位于前后方向,左浮箱(2)上部通过左侧转销轴与车体(1)的左侧安装相连,左侧转销轴的轴线位于前后方向,左浮箱(2)前部的左侧设有左前车轮(4),左浮箱(2)后部的左侧设有左后车轮(5),右浮箱(3)前部的右侧设有右前车轮(6),右浮箱(3)后部的右侧设有右后车轮(7);
车体(1)上安装有左浮箱驱动装置(10)和右浮箱驱动装置(12),左浮箱驱动装置(10)可驱动左浮箱(2)环绕左侧转销轴做往复的摆动运动,右浮箱驱动装置(12)可驱动右浮箱(3)环绕右侧转销轴做往复的摆动运动;
当高速水陆两栖车在陆地上行驶时,左浮箱驱动装置(10)驱动左浮箱(2)环绕左侧转销轴做摆动运动至左前车轮(4)的圆周面和左后车轮(5)的圆周面分别位于前后竖直方向附近,而右浮箱驱动装置(12)驱动右浮箱(3)环绕右侧转销轴做摆动运动至右前车轮(6)的圆周面和右后车轮(7)的圆周面分别位于前后竖直方向附近;
当高速水陆两栖车在水面上行驶时,左浮箱驱动装置(10)驱动左浮箱(2)环绕左侧转销轴分别朝外做摆动运动,令左前车轮(4)和左后车轮(5)离开水面,同时左浮箱(2)至少一有部分位于水面的下方,而右浮箱驱动装置(12)则驱动右浮箱(3)环绕与侧转销轴分别朝外做摆动运动,令右前车轮(6)和右后车轮(7)离开水面,同时右浮箱(3)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水面的下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克,于魁龙,张磊,李慧民,
申请(专利权)人:西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