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打水漂原理辅助飞行器水陆滑行的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水陆两栖滑行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打水漂原理辅助飞行器水陆滑行的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对飞行器技术的不断开发,人类对飞行器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其在空中遨游和地上奔跑,而是将飞行器的“涉猎”范围拓展到水里。水陆两栖飞行器主要在海洋、江河、湖泊环境中使用,在水上滑行、起降过程中,会受到风力和海浪的影响,气动力和水动力的联合作用,总体设计中不仅要充分考虑气动布局与水动布局,同时更注重两者之间的匹配和协调性。增升减阻是保证水面短距起降能力和良好的低空低速飞行性能的关键。由于飞行器在水陆起降一般是通过设置船型机身,两侧流线型辅助装置稳定整体来实现起降。船型机身的设计使水陆两栖飞行器在水面滑行能产生足够的浮力且流线型船身能减少水的阻力。但对于近海探测飞行器而言,要求飞行器贴近海面执行任务,当含船型机身的飞行器在水面滑行时必须由发动机提供动力,且较大的船型必然导致滑行阻力不小,需要发动机消耗更多能量。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布置,前起落架设置大小合适的乘板(机轮藏于乘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打水漂原理辅助飞行器水陆滑行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滑行机构部分以及后滑行机构部分;其中,前滑行机构部分安装于前起落架处,并连接于机身上;后滑行机构部分安装于后起落架处,并连接于机身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打水漂原理辅助飞行器水陆滑行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滑行机构部分以及后滑行机构部分;其中,前滑行机构部分安装于前起落架处,并连接于机身上;后滑行机构部分安装于后起落架处,并连接于机身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打水漂原理辅助飞行器水陆滑行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滑行机构部分,包括:前起落架乘板(1),前起落架机身支承(2),前起落架机轮支承(3),前起落架机轮(4),前起落架乘板固定支架(5),前起落架液压缓冲作动筒(6),前起落架螺栓(7),连接段液压缓冲器(8);前起落架乘板(1)为两片矩形曲面光滑板结构,其对称分布于前滑行机构部分底端左右两侧,前起落架乘板(1)上端通过螺栓与前起落架乘板固定支架(5)以及前起落架液压缓冲作动筒(6)连接;前起落架机身支承(2)为一支撑杆结构,其上端通过螺栓与机身轴向桁架连接,前起落架机身支承(2)中上部与连接段液压缓冲器(8)的下端连接,前起落架机身支承(2)中下部与前起落架液压缓冲作动筒(6)连接,前起落架机身支承(2)下端与前起落架机轮支承(3)连接;前起落架机轮支承(3)为一支撑杆结构,其中部与前起落架乘板固定支架(5)的中央固定连接,前起落架机轮支承(3)下端通过轴承与前起落架机轮(4)连接;前起落架液压缓冲作动筒(6)为三个液压缓冲结构,其在中间与左右两侧分别与前起落架机身支承(2)、前起落架乘板固定支架(5)以及前起落架螺栓(7)连接;连接段液压缓冲器(8)为一液压缓冲结构,其上端通过螺栓与前述同一机身轴向桁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打水漂原理辅助飞行器水陆滑行的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革,王英男,李冬冬,唐春辉,邹志辉,李君婷,孟伶智,黄果成,苏成志,周凌,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