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客车顶棚用干法聚氨酯玻纤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109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客车顶棚用干法聚氨酯玻纤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面料层和基材层通过干法复合制备得到,所述面料层是聚氨酯海绵和针织面料复合制备得到,所述基材层由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四层结构组成:基材层一层为12%‑16%的玻璃纤维和12%‑16%的聚乙烯粉,基材层二层为19%‑23%的聚氨酯泡沫,基材层三层为21%‑25%的玻璃纤维和21%‑25%的聚乙烯粉,基材层四层为3.5%‑4.1%的PET无纺布,可以解决客车顶棚材料吸音性能差,影响乘客乘车体验的问题,同时解决客车内饰材料本身强度不足的问题。

A new type of dry polyurethane glass fiber composite for bus cei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客车顶棚用干法聚氨酯玻纤复合材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客车顶棚用干法聚氨酯玻纤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客车顶棚作为客车最大的内饰,客车顶棚的吸音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乘客的舒适度体验,目前市场,客车顶棚内饰的吸音性能较差,外界的噪音很容易穿过客车外壳进入客车内部,使得噪音不断在客车内回响,严重影响乘车体验的情况,一些内饰材料隔音效果合格,但是会出现材料本身强度不足的情况。公开号:CN105294972B,该专利技术提供的聚氨酯泡沫,不能解决客车顶棚内饰的吸音性能较差,外界的噪音很容易穿过客车外壳进入客车内部,使得噪音不断在客车内回响,严重影响乘车体验的情况,也不能解决一些内饰材料隔音效果合格,但是会出现材料本身强度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超强耐腐蚀的锂电池内层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提到的客车顶棚材料吸音性能差,影响乘客乘车体验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客车内饰材料本身强度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客车顶棚用干法聚氨酯玻纤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由面料层和基材层经干法复合制备得到,所述面料层是聚氨酯海绵和针织面料复合制备得到,所述基材层由四层结构组成,从上到下以质量百分比计依次是:基材层一层由12%-16%的玻璃纤维和12%-16%的聚乙烯粉制备得到,基材层二层为19%-23%的聚氨酯泡沫,基材层三层由21%-25%的玻璃纤维和21%-25%的聚乙烯粉制备得到,基材层四层为3.5%-4.1%的PET无纺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客车顶棚用干法聚氨酯玻纤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由面料层和基材层经干法复合制备得到,所述面料层是聚氨酯海绵和针织面料复合制备得到,所述基材层由四层结构组成,从上到下以质量百分比计依次是:基材层一层由12%-16%的玻璃纤维和12%-16%的聚乙烯粉制备得到,基材层二层为19%-23%的聚氨酯泡沫,基材层三层由21%-25%的玻璃纤维和21%-25%的聚乙烯粉制备得到,基材层四层为3.5%-4.1%的PET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客车顶棚用干法聚氨酯玻纤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克重范围为140-220g/m2,基材层克重范围在1200-1400g/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客车顶棚用干法聚氨酯玻纤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基材的制备步骤包括以下:
步骤一、制备基材层二层,制备步骤包括以下:
1)、准备以重量份计的聚氨酯泡沫原材料为:四羟基聚醚多元醇30-60份、八羟基聚醚多元醇20-40份、硅藻土8-35份、去离子水2.1-3.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1-2.4份,催化剂为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0.4-0.8份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0.3份;泡沫稳定剂为脂肪酸二乙醇胺1.3-2.2份;
2)、将聚氨酯泡沫原材料混和搅拌均匀,立即倒入泡沫成型模具中使原材料自由发泡,发泡结束后,在环境温度为20-25℃下,熟化70-80h,得到聚氨酯泡沫;将聚氨酯泡沫进行切片制得基材层二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