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同轴度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400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同轴度孔的方法,用于镗削加工多个同轴孔中的A孔,加工A孔时需要使镗刀穿过多个同轴孔中直径最小的B孔,使镗A孔的镗刀的旋转中心相较于A孔的轴线沿镗刀刃反向偏移而使镗刀能够穿过B孔,在镗A孔前再调节镗刀的旋转中心与A孔的轴线同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常规的镗刀即可实施,避免使用多刃镗刀带来的调整镗刀的操作复杂、加工效率低及刀具成本高等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时,能够按照多轴孔的排列顺序依次对孔进行加工,能够避免在加工未完成时对零件进行拆卸再定位,从而避免定位误差带来的加工误差,并且能够避免使用两侧制孔的方法而防止机床摆角精度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A method of machining coaxiality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同轴度孔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镗削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加工同轴度孔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对新一代飞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飞机结构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结构件的复杂程度和精度要求也不断提高,其中同轴度孔是较难保证的结构。G280项目中的接头类零件包含大量同轴度孔,既有两个孔的同轴度结构,也有三个孔的同轴度结构。在有两个同轴孔的条件下,受到同轴度孔结构的制约,已经不能采用传统的先加工大孔,通过大孔再加工小孔的方法。在有三个同轴孔的条件下,受到同轴度孔结构的制约,采用两侧制孔的方法,使得同轴度会受到机床摆角精度的影响,同轴度精度难保证。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条件下提供了专用多刃镗刀,如图1中的两刃镗刀和图2中的三刃镗刀,以便于同时镗多个具有同轴度的孔。但是多刃镗刀存在操作人员调整镗刀的操作复杂、加工效率低及刀具成本高的缺点。多刃镗刀在安装的时候也会发生干涉的现象,导致刀具安装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加工效率高的加工同轴度孔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加工同轴度孔的方法,用于镗削加工两个以上同轴的通孔,采用标准镗刀从同侧对同轴的通孔进行加工,当孔径最小的B孔不是末尾的孔时,使对B孔之后A孔进行镗削的镗刀其旋转中心相较于A孔的轴线沿镗刀刃反向偏移一个偏移量而使镗刀能够穿过B孔,在镗A孔前再调节镗刀的旋转中心与A孔的轴线同轴。本方案利用常规的镗刀即可实施,避免使用多刃镗刀带来的调整镗刀的操作复杂、加工效率低及刀具成本高等缺点,本专利技术实施时,能够按照多轴孔的排列顺序依次对孔进行加工,能够避免在加工未完成时对零件进行拆卸再定位,从而避免定位误差带来的加工误差,并且能够避免使用两侧制孔的方法而防止机床摆角精度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本方案对零件的装夹和镗刀的装夹按照正常的使用要求即可满足,其具有操作难度低、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等优点。所述的偏移量为B孔直径与镗刀旋转半径差值的一半。以此能够避免镗刀在偏移后与B孔发生干涉而导致镗刀无法穿过B孔。所述的B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A孔的直径,B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A孔直径的四分之三。以此能够避免镗刀在偏移后与B孔发生干涉而导致镗刀无法穿过B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根据镗刀与驱动镗刀的机床主轴确定镗刀的装夹方向以及镗刀刃的方向;步骤S2:将镗刀移动至同轴孔轴线上方的安全位置,通过调节使镗刀的旋转中心与同轴孔轴线重合;步骤S3:使镗刀的旋转中心相较于A孔的轴线沿镗刀刃反向偏移至镗刀能够穿过B孔,控制镗刀移动到A孔前方;步骤S4:调节镗刀的旋转中心与A孔的轴线同轴,驱动镗刀进给镗A孔。还包括步骤S5:镗完A孔后退刀,使镗刀的旋转中心相较于A孔的轴线沿镗刀刃反向偏移,偏移量与步骤S3的相同,使镗刀退出B孔。以此能够避免镗刀在偏移后与B孔发生干涉而导致镗刀无法穿过B孔。并且避免镗刀在移动过程中对已加工的表面造成损伤。所述的退刀包括使镗刀的旋转中心相较于A孔的轴线沿镗刀刃反向移动2~3mm。以此有利于防止退刀后,镗刀与B孔发生干涉而导致镗刀无法穿过B孔。所述的同轴孔至少包括一个直径最小的B孔和一个待加工的A孔,所述的B孔相较于A孔更靠近机床主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常规的镗刀即可实施,避免使用多刃镗刀带来的调整镗刀的操作复杂、加工效率低及刀具成本高等缺点,本专利技术实施时,能够按照多轴孔的排列顺序依次对孔进行加工,能够避免在加工未完成时对零件进行拆卸再定位,从而避免定位误差带来的加工误差,并且避免使用两侧制孔的方法而防止机床摆角精度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两刃镗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三刃镗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一种加工同轴度孔的方法,用于镗削加工两个以上同轴的通孔,采用标准镗刀从同侧对同轴的通孔进行加工。同轴的通孔包括至少一个,孔径最小的B孔和位于B孔之后待加工的A孔。受制于孔的结构或零件的结构,需要按照B孔为先、A孔为后的先后顺序先加工B孔或B孔之前的孔,再加工B孔之后的孔。当孔径最小的B孔不是末尾的孔时,使对A孔进行镗削的镗刀其旋转中心相较于A孔的轴线沿镗刀刃反向偏移一个偏移量而使镗刀能够穿过B孔,在镗A孔前再调节镗刀的旋转中心与A孔的轴线同轴。以此能够保证镗A孔的镗刀能够顺利穿过B孔而避免出现干涉的情况,从而在B孔加工好之后能够起到保护B孔加工精度的作用。以此能够实现按照位置的先后顺序依次加工同轴孔,从而降低加工的难度。使镗刀按照同一个方向进给加工出来的孔,受机床摆角精度、机床主轴摆动、机床主轴传动的影响小,从而使得其同轴度高。本方案利用常规的镗刀即可实施,避免使用多刃镗刀带来的调整镗刀的操作复杂、加工效率低及刀具成本高等缺点,本专利技术实施时,能够按照多轴孔的排列顺序依次对孔进行加工,能够避免在加工未完成时对零件进行拆卸再定位,从而避免定位误差带来的加工误差,并且避免使用两侧制孔的方法而防止机床摆角精度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本方案对零件的装夹和镗刀的装夹按照正常的使用要求即可满足,其具有操作难度低、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一种加工同轴度孔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根据镗刀与驱动镗刀的机床主轴确定镗刀的装夹方向以及镗刀刃的方向。其中镗刀与机床主轴的安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其具体的安装结构和过程也不作为本方案的改进点,故不对其进行赘述。步骤S2:将镗刀移动至同轴孔轴线上方的安全位置,通过调节使镗刀的旋转中心与同轴孔轴线重合。本实施例中,利用机床的调节功能即可实现对镗刀位置的调节,其具体的调节结构和调节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其具体的调节结构和调节过程也不作为本方案的改进点,故不对其进行赘述。步骤S3:使镗刀的旋转中心相较于A孔的轴线沿镗刀刃反向偏移至镗刀能够穿过B孔,控制镗刀移动到A孔前方。以此避免镗刀刃与B孔接触,从而保护B孔的加工精度不被破坏。步骤S4:调节镗刀的旋转中心与A孔的轴线同轴,驱动镗刀进给镗A孔。本实施例中,利用机床的调节功能即可实现对镗刀位置的调节并且实现驱动镗刀进给,其具体的调节结构、调节过程和驱动镗刀进给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其具体的调节结构、调节过程和驱动镗刀进给的具体结构也不作为本方案的改进点,故不对其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中,其他未描述的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故不赘述。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偏移量为B孔直径与镗刀旋转半径差值的一半。以此能够避免镗刀在偏移后与B孔发生干涉而导致镗刀无法穿过B孔。本实施例中,所述的B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A孔的直径,B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A孔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同轴度孔的方法,用于镗削加工两个以上同轴的通孔,其特征在于:采用标准镗刀从同侧对同轴的通孔进行加工,当孔径最小的B孔不是末尾的孔时,使对B孔之后A孔进行镗削的镗刀其旋转中心相较于A孔的轴线沿镗刀刃反向偏移一个偏移量而使镗刀能够穿过B孔,在镗A孔前再调节镗刀的旋转中心与A孔的轴线同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同轴度孔的方法,用于镗削加工两个以上同轴的通孔,其特征在于:采用标准镗刀从同侧对同轴的通孔进行加工,当孔径最小的B孔不是末尾的孔时,使对B孔之后A孔进行镗削的镗刀其旋转中心相较于A孔的轴线沿镗刀刃反向偏移一个偏移量而使镗刀能够穿过B孔,在镗A孔前再调节镗刀的旋转中心与A孔的轴线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同轴度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移量为B孔直径与镗刀旋转半径差值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同轴度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A孔的直径,B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A孔直径的四分之三。


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工同轴度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S1:根据镗刀与驱动镗刀的机床主轴确定镗刀的装夹方向以及镗刀刃的方向;
步骤S2:将镗刀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峰张林卢朝琴吉红郭根根郭本耀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