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66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部件数少且容易调节侧压。头戴式耳机(51)包括头垫(11)、带(12)和套筒(13)。头垫(11)以第一曲率半径(R1)形成为弧形。带(12)从头垫(11)的端部以第二曲率半径(R2)呈弧形延伸,并经由悬挂部(21)支承壳体(31),壳体(31)中容纳有扬声器单元(SP),第二曲率半径(R2)与第一曲率半径(R1)不同。套筒(13)以第一曲率半径(R1)形成为弧形,并以覆盖带(12)的方式相对于头垫(11)滑动,并且以使覆盖带(12)的部分的曲率半径接近第一曲率半径(R1)的方式变形。

head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式耳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调节侧压的头戴式耳机。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能够调节佩戴到头部时的侧压的头戴式耳机。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988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头戴式耳机具备板簧,该板簧与原来的头带对应且以左右耳附近为两端架设在头部上,除了该板簧以外还具备用于调节侧压的侧压调节用弹簧、调节部以及介于两部件之间的衬垫。因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头戴式耳机在用于调节侧压的部件数多这一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另外,由于难以在视觉上掌握侧压的调节量,所以例如在多个用户共同使用头戴式耳机的情况下,难以立即调节为各用户的最佳侧压等,在侧压调节不容易这一点上有改善的余地。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部件数少且容易调节侧压的头戴式耳机。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具有以下1)的结构。1)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垫,以第一曲率半径形成为弧形;带,从所述头垫的端部以第二曲率半径呈弧形延伸,并经由悬挂部支承壳体,所述壳体中容纳有扬声器单元,所述第二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一曲率半径不同;以及套筒,以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形成为弧形,并以覆盖所述带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头垫滑动,并且以使覆盖所述带的部分的曲率半径接近所述第一曲率半径的方式变形。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能够得到部件数少且容易调节侧压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作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戴式耳机的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51的第一状态的后视图;图2是示出头戴式耳机51所具有的带12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头戴式耳机51的第二状态的后视图;图4是示出头戴式耳机51的第三状态的后视图;图5是头戴式耳机51所具有的头垫11的纵截面图;图6是图5中的S6-S6位置处的截面图;图7是示出头戴式耳机51的第一状态下的带12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示出头戴式耳机51的第二状态下的带12的局部立体图;图9是示出第二变形例的头戴式耳机52A的第一状态的主视图;图10是示出头戴式耳机52A的第二状态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51等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戴式耳机。(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4来说明头戴式耳机51的结构。如图1所示,头戴式耳机51具有头带1、安装在头带1的左端的左耳用的悬挂部21及壳体31、安装在头带1的右端的右耳用的悬挂部21及壳体31。头带1具有头垫11,在头垫11中可自由进出地容纳有套筒13。套筒13可通过手指沿着从头垫11延伸的带12滑动,从头垫11拉出任意量。图1示出使套筒13滑动到最靠近头垫11侧来容纳的第一状态下的头戴式耳机51。为了方便起见,以图1所示的箭头的方向规定上下左右的各方向。另外,将图1的纸面跟前侧作为后方。头戴式耳机51得到与套筒13的拉出量对应的侧压。侧压是经由耳垫32向头戴式耳机51的用户的侧头部施加的压力。由此,头戴式耳机51的用户能够调节套筒13的拉出量来调节侧压的大小。悬挂部21在下部具有枢轴支承壳体31的枢轴支承部211。壳体31在内部容纳有扬声器单元SP,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朝向另一个壳体31放出声音。在壳体31的声音放出面侧安装有耳垫32,该耳垫32在将头戴式耳机51佩戴于头部时成为耳套。悬挂部21通过头戴式耳机的公知的构造能够调节相对于带12的上下位置。图1、图3、图4示出悬挂部21相对于带12位于最上方位置的状态。头带1包括头垫11、带12和套筒13。头垫11是当将头戴式耳机51佩戴在头部上时位于例如头顶部的部件,并且形成为在主视图中具有大致半径为R1的圆弧形状的鞘状筒体。头垫11例如通过组合树脂制的多个部件而构成。图2是带12的主视图。带12是由金属或树脂形成,且为弯曲的带部件。带12在曲率半径的缩放方向上具有挠性。带12具有:中央部124,在主视图中以半径R1形成为圆弧形;一对延伸部125、125,与中央部124的两端连接,在主视图中以半径R2形成为圆弧形;以及一对端部126、126,从延伸部125、125各自的前端以平板状延伸。半径R1成为与通常的人的头部的平均曲率半径相近似的值。中央部124是以与头垫11相同的半径R1形成且被插通到头垫11内的部分。延伸部125是从头垫11的长度方向端部向外部延伸出的部分,且以与半径R1不同的半径R2形成为圆弧形。端部126形成为平板状,是与悬挂部21连接且被容纳到悬挂部21中的部分。带12的弯曲刚性小于套筒13的弯曲刚性。以下,对半径R2小于半径R1的情况进行说明。主要参照图5和图6,说明头垫11的构成以及套筒13的动作的细节。图5是头垫11的前后方向中央位置处的纵截面图,图6是图5中的S6-S6位置处的截面图。套筒13在主视图中与头垫11和带12的中央部124同样地,作为以R1为平均半径的同心圆弧形的鞘状筒体,由树脂或金属形成。如上所述,套筒13被形成为其弯曲刚性大于带12的弯曲刚性。套筒13以其至少一部分能够进出的方式被容纳在鞘状的头垫11的内部。另外,鞘状的套筒13被安装成相对于带12一边以将其曲率与套筒13的曲率匹配的方式矫正,一边能够抵抗从带12受到的弹性反作用力而在长度方向上滑动。通过该结构,头带1根据套筒13的位置采取下面的第一~第三状态。第一状态是套筒13被最深地容纳在头垫11中的状态(图1)。第二状态是套筒13被从头垫11沿带12拉出最多的状态(图3)。第三状态是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中间的、将套筒13从第一状态拉出除了最大以外的任意量的状态(图4)。如图5所示,头垫11具有垫基部111,该垫基部111在主视图中形成为在带12的中央部124被插通的径向位置成为半径R1的同心圆弧形。垫基部111形成为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且左右对称的鞘状筒体。垫基部111具有:作为分隔壁的固定壁部113,形成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以及一对容纳部112、112,是被固定壁部113左右分隔的内部空间,分别将左端、右端作为开口部。容纳部112、112为左右对称形状,以下,作为代表来说明左侧的容纳部112。容纳部112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参照图6)。在容纳部112的上侧的内壁112b上,在靠近左端部的位置具有向下方突出的挡块112a。在容纳部112的下侧的内壁112c上,在与挡块112a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卡合臂部114。卡合臂部114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具有挠性的臂片部114a和卡合凸部114b,卡合凸部114b是在臂片部114a的前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半圆柱状且向上方突出。在固定壁部113上具有贯通孔113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头垫,以第一曲率半径形成为弧形;/n带,从所述头垫的端部以第二曲率半径呈弧形延伸,并经由悬挂部支承壳体,所述壳体中容纳有扬声器单元,所述第二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一曲率半径不同;以及/n套筒,以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形成为弧形,并以覆盖所述带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头垫滑动,并且所述套筒以使覆盖所述带的部分的曲率半径接近所述第一曲率半径的方式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8 JP 2018-1347371.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垫,以第一曲率半径形成为弧形;
带,从所述头垫的端部以第二曲率半径呈弧形延伸,并经由悬挂部支承壳体,所述壳体中容纳有扬声器单元,所述第二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一曲率半径不同;以及
套筒,以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形成为弧形,并以覆盖所述带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头垫滑动,并且所述套筒以使覆盖所述带的部分的曲率半径接近所述第一曲率半径的方式变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村真史
申请(专利权)人:JVC建伍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