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保险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53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保险盒,涉及汽车设备领域,该新型保险盒包括:相互扣合的底盒结构以及上盖结构,所述底盒结构和上盖结构可拆卸的安装,且所述底盒结构以及上盖结构的连接处填充有O型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新型保险盒通过在接线螺钉底部设置塑料塞并过盈装配在接线安装孔内,可以保持线束与底盒的稳定连接,同时底盒结构与上盖结构为可拆卸的安装,装配方便,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汽车保险盒领域。

A new type of fuse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保险盒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保险盒。
技术介绍
车保险盒是用于安装汽车保险丝的盒子,负责向车体的各个部位传达驾驶信息,是汽车电子控制元件中的关键部件,也是汽车车体中技术含量较高、对工艺要求较严格的部品之一。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汽车保险盒结构较为复杂,生产周期长,装配难度大,且线束与保险盒之间的连接部位容易发生松动甚至脱落,造成保险失效,使用也较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保险盒,解决现有的保险盒结构复杂、线束与保险盒之间的连接部位容易发生松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保险盒,包括:相互扣合的底盒结构以及上盖结构,所述底盒结构和上盖结构可拆卸的安装,且所述底盒结构以及上盖结构的连接处填充有O型圈。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结构上其中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盖卡扣以及旋转孔,所述上盖卡扣以及旋转孔均为两组,且两组所述上盖卡扣之间以及两组所述旋转孔之间均间隔、平行设置。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盒结构上对应于所述旋转孔的位置设置有两组旋转柱,所述上盖结构的两组所述旋转孔分别对应扣合在两组所述旋转柱上,使所述上盖结构可以相对所述底盒结构以所述旋转柱和旋转孔的连接处为轴心翻转。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盒结构上对应于所述上盖卡扣的位置设置有限位盒,所述限位盒内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底盒卡扣,所述底盒卡扣可拆卸的扣合在两组所述上盖卡扣上。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盒结构内开设有多个接线安装孔和接线螺钉,所述接线螺钉的底部安装有塑料塞,所述接线螺钉通过所述塑料塞过盈装配在所述接线安装孔内。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盒结构的侧面开始有多个线束收纳孔,线束穿过所述线束收纳孔进入到所述底盒结构内并通过所述接线螺钉固定。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收纳孔内填充有防水用的密封圈。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盒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至所述底盒结构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新型保险盒通过在接线螺钉底部设置塑料塞并过盈装配在接线安装孔内,可以保持线束与底盒的稳定连接,同时底盒结构与上盖结构为可拆卸的安装,装配方便,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汽车保险盒领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新型保险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新型保险盒的正面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新型保险盒的背面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新型保险盒的侧面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盒结构、2-上盖结构、3-O型圈、4-密封圈、11-接线安装孔、12-接线螺钉、13-塑料塞、14-限位盒、15-容置槽、16-底盒卡扣、17-连接耳、18-旋转柱、19-线束收纳孔、21-上盖卡扣、22-旋转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参阅图1所示,所述新型保险盒包括相互扣合的底盒结构1以及上盖结构2,所述底盒结构1和上盖结构2可拆卸的安装,且所述底盒结构1以及上盖结构2的连接处填充有O型圈3。参阅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上盖结构2上其中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盖卡扣21以及旋转孔22,所述上盖卡扣21以及旋转孔22均为两组,且两组所述上盖卡扣21之间以及两组所述旋转孔22之间均间隔、平行设置。所述底盒结构1上对应于所述旋转孔22的位置设置有两组旋转柱18,所述上盖结构2的两组所述旋转孔22分别对应扣合在两组所述旋转柱18上,使所述上盖结构2可以相对所述底盒结构1以所述旋转柱18和旋转孔22的连接处为轴心翻转。所述底盒结构1上对应于所述上盖卡扣21的位置设置有限位盒14,所述限位盒14内开设有容置槽15,所述容置槽1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底盒卡扣16,所述底盒卡扣16可拆卸的扣合在两组所述上盖卡扣21上,所述底盒卡扣16的两侧为斜角结构,相应的,两组所述上盖卡扣21对应位置设置有筋结构,两侧的斜角结构刚好可以卡合在两组所述上盖卡扣21的筋结构上,同时减少了接触面积,方便底盒卡扣16卡入,从而使所述上盖结构2扣合在所述底盒结构1上;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底盒卡扣16为带有斜度的筋结构,可保证上盖结构2装上后所述底盒卡扣16可回弹,从而锁紧上盖;所述限位盒14可以限制所述底盒卡扣16的转动行程范围,避免所述底盒卡扣16转动过剧导致折断。结合图4所示,所述底盒结构1内开设有多个接线安装孔11,接线螺钉12的底部安装有塑料塞13,所述接线螺钉12通过所述塑料塞13过盈装配在所述接线安装孔11内,所述塑料塞13一方面可以放置接线螺钉12松动,另一方面还具备防水功能。所述底盒结构1的侧面开始有多个线束收纳孔19和接线螺钉12,线束穿过所述线束收纳孔19进入到所述底盒结构1内并通过所述接线螺钉12固定;所述线束收纳孔19内填充有防水用的密封圈4。所述底盒结构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耳17,所述连接耳17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至所述底盒结构1上,用于与汽车上的环境件稳定连接,无松脱。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新型保险盒通过在接线螺钉12底部设置塑料塞13并过盈装配在接线安装孔11内,可以保持线束与底盒的稳定连接,同时底盒结构1与上盖结构2为可拆卸的安装,装配方便,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汽车保险盒领域。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保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底盒结构以及上盖结构,所述底盒结构和上盖结构可拆卸的安装,且所述底盒结构以及上盖结构的连接处填充有O型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保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底盒结构以及上盖结构,所述底盒结构和上盖结构可拆卸的安装,且所述底盒结构以及上盖结构的连接处填充有O型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结构上其中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盖卡扣以及旋转孔,所述上盖卡扣以及旋转孔均为两组,且两组所述上盖卡扣之间以及两组所述旋转孔之间均间隔、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结构上对应于所述旋转孔的位置设置有两组旋转柱,所述上盖结构的两组所述旋转孔分别对应扣合在两组所述旋转柱上,使所述上盖结构可以相对所述底盒结构以所述旋转柱和旋转孔的连接处为轴心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结构上对应于所述上盖卡扣的位置设置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马运凡史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