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45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主要由一外壳、一容置部、一通风口、一开口、以及一活动档板组成。通过该外壳、该开口、以及该活动挡板的设置,使得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的散热气流不会发生倒抽现象,进而防止电源供应器因过热而停止运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壳体结构,尤指用以防止倒抽现象的一种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一般服务器中需考虑整体系统的散热性,而目前所使用的散热装置,在散热该服务器时,大多是利用风扇通风的方式,对主板,硬盘,电源等各个电子组件进行强迫风冷,若是服务器的电子组件很多,且框架间的高度也不高,通讯机柜内都会布满了主板、连接阜以及电源线等,使风流无法顺利传递电子组件,甚至导致某一电子组件或适配卡过热无法正常运作。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的服务器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该现有的服务器1’包括:一壳体10’、一电源供应器11’、以及多个散热风扇12’,其中,该电源供应器11’设置于该壳体10’上,且该些散热风扇12’设置于该壳体10’的一侧,用以将该壳体10’的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排出。然而,设置于该壳体10’内的该电源供应器11’处于密闭空间,仅靠该电源供应器11’的风扇将电源供应器11’所发出的热排出该壳体10’外。因此,当该些散热风扇12’的抽风速度大于该电源供应器11’的风扇的抽风速度时,该电源供应器11’的气流会自该壳体10’外流入该电源供应器11’内,同时,该些散热风扇12’的抽风速度与该电源供应器11’的风扇的抽风速度相互影响的关系,使得流入该电源供应器11’的气流相对变小,不仅造成该电源供应器11’散热不易,且该电源供应器11’会因过热而无法运作。由上述说明可知,若是在密闭的壳体中能够改善电源供应器的散热效果,就可避免电源供应器因过热而无法运作。因此,本案的专利技术人极力加以研究新型创作,而终于研发完成本技术的一种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主要由一外壳、一容置部、一通风口、一开口、以及一活动档板组成。通过该外壳、该开口、以及该活动挡板的设置,使得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的散热气流不会发生倒抽现象,进而防止电源供应器因过热而停止运作。因此,为了达成本技术上述的目的,本案的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设置于一服务器机壳中,且该服务器机壳具有多个散热风扇,其中,该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包括:一外壳,设置于该服务器机壳中;一容置部,形成于该外壳的一端,用以容置一风扇;一通风口,形成于该外壳的另一端;一开口,形成于该外壳的一侧;以及一活动挡板,设置于该开口上,用以往复滑行于该外壳的一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服务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的第一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的第二立体图;图4为使用本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的示意图;以及图5为本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的作动示意图。图中主要符号说明:1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2服务器机壳11外壳12容置部13通风口14开口15活动挡板16滑轨21散热风扇151滑块161挡止件1’现有的服务器10’壳体11’电源供应器12’散热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以下将配合图式,详尽地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2与图3,图2为本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的第一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的第二立体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1,设置于一服务器机壳2中,且该服务器机壳2具有多个散热风扇21,其中,该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1包括:一外壳11、一容置部12、一通风口13、一开口14、一活动挡板15、以及二个滑轨16,其中,该外壳11设置于该服务器机壳2中,并且,该容置部12形成于该外壳11的一端,用以容置一风扇。进一步地,该开口14形成于该外壳11的一侧,该活动挡板15设置于该开口14上,用以往复滑行于该外壳11的一侧。请同时参阅图2与图3,该二个滑轨16设置于该外壳11的一侧,并包括:一挡止件161设置于该二个滑轨16之间。进一步地,该活动挡板15还包括:二个滑块151,分别设置于该活动挡板15的两侧,并对应于该二个滑轨16,如此,该活动挡板15能往复滑行于该二个滑轨16上。上述已完整说明本技术之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的结构组成;接着,将继续说明所述本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的功能与技术特征。请继续参阅图4,图4为使用本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该些散热风扇21与电源供应器的风扇在正常的运作下,其电子零件所产生的热会被该些散热风扇21所产生的风流排出到该服务器机壳2外,并且,电源供应器所产生的热透过电源供应器的风扇所产生的风流排出于该外壳11外。请继续参阅图5,图5为本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的作动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该些散热风扇21转速大于电源供应器的风扇的转速时,该电源供应器的气流会自该外壳11外流入该外壳11内,此时,通过移动该活动档板15,使得流入该电源供应器的气流透过该开口14被引导至该些散热风扇21所产生的风流,同时,该电源供应器的气流会自该外壳11内流出至该开口14与该通风口13外。如此,使得该电源供应器的气流恢复自该外壳11内排出。如此,上述已完整且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的结构、功能;经由上述,可以得知本技术具有下列的技术特征与优点:本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1通过一外壳11、一开口14、以及一活动挡板15的设置,使得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1的散热气流不会发生倒抽现象,进而防止电源供应器因过热而停止运作。必须加以强调的是,上述的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设置于一服务器机壳中,且该服务器机壳具有多个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包括:/n一外壳,设置于该服务器机壳中;/n一容置部,形成于该外壳的一端,用以容置一风扇;/n一通风口,形成于该外壳的另一端;/n一开口,形成于该外壳的一侧;以及/n一活动挡板,设置于该开口上,用以往复滑行于该外壳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设置于一服务器机壳中,且该服务器机壳具有多个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器的壳体结构包括:
一外壳,设置于该服务器机壳中;
一容置部,形成于该外壳的一端,用以容置一风扇;
一通风口,形成于该外壳的另一端;
一开口,形成于该外壳的一侧;以及
一活动挡板,设置于该开口上,用以往复滑行于该外壳的一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顺渊
申请(专利权)人: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