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马桶控制装置,包括:主机,操作面板,清水冲洗模块,暖风烘干模块;所述座圈内设有座圈加热装置和座圈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清水冲洗模块包括清水冲洗喷头;所述清水冲洗喷头通过进水管道与自来水管道连接;所述清水冲洗喷头为可伸缩式喷头;所述进水管道上依次设有清水加热装置、水温检测装置、清水冲洗电磁阀;所述主机包括主控芯片;所述操作面板、清水加热装置、水温检测装置、清水冲洗电磁阀、暖风烘干模块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同时使智能马桶具有多种功能,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马桶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智能家居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马桶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马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市场上智能马桶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在具有诸多功能的情况下,智能马桶的控制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复杂的控制系统使得智能马桶的成本和价格居高不下,同时,也给后续的售后维修工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智能马桶控制装置,同时使智能马桶具有多种功能,满足用户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马桶控制装置,所述智能马桶包括盖体,座圈和缸体;所述缸体底部设有废水管道;包括:主机,操作面板,清水冲洗模块,暖风烘干模块;所述座圈内设有座圈加热装置和座圈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清水冲洗模块包括清水冲洗喷头;所述清水冲洗喷头通过进水管道与自来水管道连接;所述清水冲洗喷头为可伸缩式喷头;所述进水管道上依次设有清水加热装置、水温检测装置、清水冲洗电磁阀;所述主机包括主控芯片;所述操作面板、清水加热装置、水温检测装置、清水冲洗电磁阀、暖风烘干模块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优选地,所述水温检测装置为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主控芯片为STM32F103ZET6;所述主控芯片的第6引脚接3.3V直流电源,所述第6引脚还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第24引脚分别连接晶体振荡器Y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晶体振荡器Y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主控芯片的第23引脚均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第25引脚连接复位电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33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接3.3V直流电源,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清水加热装置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136引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26引脚。进一步地,所述座圈内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座圈温度检测装置为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44引脚;所述座圈加热装置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139引脚;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27引脚。进一步地,所述暖风烘干模块包括风机、电热丝、风温检测装置;所述风温检测装置为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主机还包括:第一驱动芯片,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均为芯片L298N;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96引脚,第一驱动芯片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97引脚,第一驱动芯片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98引脚,第一驱动芯片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99引脚,第一驱动芯片的第5引脚通过跳线焊盘P3连接所述风机;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111引脚,第二驱动芯片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112引脚,第二驱动芯片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113引脚,第二驱动芯片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70引脚,第二驱动芯片的第8引脚通过跳线焊盘P4连接所述清水冲洗电磁阀;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28引脚;所述电热丝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137引脚。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五管道;所述进水管道通过所述第五管道连接所述废水管道;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废水电磁阀;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6引脚通过跳线焊盘P4连接所述废水电磁阀。进一步地,还包括:上位机,无线通信模块,缸体清洗模块;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缸体清洗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马桶控制装置,采用一个控制芯片对智能马桶中的各传感器、阀门、加热装置等电子部件进行控制,结构简单,且本装置使智能马桶具有清水冲洗、暖风烘干等功能。此外,本技术还能自动检测是否有用户正在使用马桶,以确定是否对用户进行冲洗;本技术还能实现马桶缸体的自动清洗功能。可见,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马桶控制装置,能够在简化控制系统的情况下,使智能马桶具有多种功能,满足用户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主控芯片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芯片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各加热装置与主控芯片连接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与主控芯片连接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各温度传感器与主控芯片连接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操作面板与主控芯片连接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一,本技术中的智能马桶包括盖体,座圈和缸体;所述缸体底部设有废水管道。在以上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包括:主机,操作面板,清水冲洗模块,暖风烘干模块;为了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度,所述座圈内设有座圈加热装置和座圈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清水冲洗模块包括清水冲洗喷头;所述清水冲洗喷头通过进水管道与自来水管道连接;所述进水管道上依次设有清水加热装置、水温检测装置、清水冲洗电磁阀,能够按照用户设定的水温对用户进行冲洗;所述清水冲洗喷头为可伸缩式喷头,可伸缩式喷头上设有多个出水口,以实现对用户不同部位的冲洗;所述主机包括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封装在主机壳体内;所述操作面板、清水加热装置、水温检测装置、清水冲洗电磁阀、暖风烘干模块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温检测装置为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主控芯片为STM32F103ZET6;所述主控芯片的第6引脚接3.3V直流电源,所述第6引脚还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第24引脚分别连接晶体振荡器Y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晶体振荡器Y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主控芯片的第23引脚均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第25引脚连接复位电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33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接3.3V直流电源,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清水加热装置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136引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26引脚。所述复位电路包括复位按键,所述复位按键的一端分别连接主控芯片的第25引脚、电阻R4的一端、电容C17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3.3V直流电源;所述复位按键的另一端、电容C17的另一端均接地。为了实现马桶的自动检测功能,即判断当前状态下用户是否正在使用马桶,所述座圈内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座圈温度检测装置为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44引脚;所述座圈加热装置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139引脚;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27引脚。本实施例中,所述暖风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马桶控制装置,所述智能马桶包括盖体,座圈和缸体;所述缸体底部设有废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操作面板,清水冲洗模块,暖风烘干模块;所述座圈内设有座圈加热装置和座圈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清水冲洗模块包括清水冲洗喷头;所述清水冲洗喷头通过进水管道与自来水管道连接;所述清水冲洗喷头为可伸缩式喷头;所述进水管道上依次设有清水加热装置、水温检测装置、清水冲洗电磁阀;所述主机包括主控芯片;所述操作面板、清水加热装置、水温检测装置、清水冲洗电磁阀、暖风烘干模块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马桶控制装置,所述智能马桶包括盖体,座圈和缸体;所述缸体底部设有废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操作面板,清水冲洗模块,暖风烘干模块;所述座圈内设有座圈加热装置和座圈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清水冲洗模块包括清水冲洗喷头;所述清水冲洗喷头通过进水管道与自来水管道连接;所述清水冲洗喷头为可伸缩式喷头;所述进水管道上依次设有清水加热装置、水温检测装置、清水冲洗电磁阀;所述主机包括主控芯片;所述操作面板、清水加热装置、水温检测装置、清水冲洗电磁阀、暖风烘干模块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马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检测装置为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主控芯片为STM32F103ZET6;所述主控芯片的第6引脚接3.3V直流电源,所述第6引脚还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第24引脚分别连接晶体振荡器Y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晶体振荡器Y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主控芯片的第23引脚均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第25引脚连接复位电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33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接3.3V直流电源,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清水加热装置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136引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26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马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内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座圈温度检测装置为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44引脚;所述座圈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园,温川飙,刘碧,肖强,罗梦婷,孙丽芳,何三川,马嘉成,吴海涛,孟学茹,姚光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