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起重机回转角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35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起重机回转角度测量装置,活动板的前部设有轴承,传动齿轮通过轴承与活动板连接,传动齿轮上表面设有拨片,支架的两端与活动板上表面连接,支架上表面设有回转角度传感器,回转角度传感器通过支架架在传动齿轮上方,回转角度传感器的转轴穿过支架,拨片与回转角度传感器的转轴通过连杆连接;活动板上开设有滑槽,底盘上设有导向轴,活动板放置在底盘上表面,导向轴位于滑槽中,活动板后部连接有弹簧,弹簧轴向方向的后方设有定位块,定位块设置在底盘上,定位块开设有螺纹孔,调节螺栓穿过螺纹孔后抵住弹簧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回转角度传感器在安装时需要保证与起重机回转中心的同轴度的要求,测量准确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起重机回转角度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角度测量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起重机回转角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铁路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领域中,起重机上车部分回转时均会通过回转角度传感器对上车部分回转角度进行测量,上车部分回转角度直接影响起重机安全起重。目前,回转角度传感器置于起重机中心位置,回转角度传感器下端通过柔性联轴器与回转中心接头或者电滑环固定体相连,上端通过连杆与上车相连,通过柔性联轴器连接是为了避免刚性连接时由于同轴度偏差过大而导致回转角度传感器损坏进而无法测量回转角度。当上车回转时带动回转角度传感器转动,上车回转一圈带动回转角度传感器转动一圈。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回转角度传感器在安装时需要保证与起重机回转中心的同轴度,误差需要控制在2毫米以内,否则回转角度传感器会受力损坏;回转角度传感器在于下车连接时通过柔性联轴器进行过渡连接,当同轴度误差较大时会造成回转角度误差值偏大;在吊重较重物品时,因上车钢结构轻微变形,会造成回转编码轴线偏移,造成测量误差;起重机回转一圈,回转角度传感器转一圈,无法调节回转角度传感器分辨率,测量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起重机回转角度测量装置,测量回转角度准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起重机回转角度测量装置,包括底盘、测量机构和调整机构;测量机构包括活动板、传动齿轮、回转角度传感器和支架,调整机构包括弹簧、定位块和调节螺栓;测量机构设置在底盘的前部,调整机构设置在底盘的后部;活动板的前部上表面设有轴承,传动齿轮通过轴承与活动板连接,传动齿轮上表面设有拨片,支架为倒“U”形,支架的两端与活动板上表面连接,支架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回转角度传感器,回转角度传感器通过支架架在传动齿轮上方,回转角度传感器的转轴穿过支架,拨片与回转角度传感器的转轴通过连杆连接;活动板上开设有滑槽,底盘上设有导向轴,活动板放置在底盘上表面,导向轴位于滑槽中,活动板后部连接有弹簧,弹簧轴向方向的后方设有定位块,定位块设置在底盘上,定位块开设有螺纹孔,调节螺栓穿过螺纹孔后抵住弹簧的另一端。进一步的,所述滑槽有两道,且两道滑槽平行开设。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与调节螺栓相接处的一端设有挡板,调节螺栓抵住挡板。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轴顶部设有压片。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栓与弹簧同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使用时,底盘安装在起重机上车部分,传动齿轮与下车回转支承齿轮相啮合,当上车回转时,由于传动齿轮与下车回转支承齿轮相啮合,因此,传动齿轮会发生转动,传动齿轮转动带动转角度传感器转动,最终测出起重机上车部分实际回转角度,避免了回转角度传感器在安装时需要保证与起重机回转中心的同轴度的要求,测量准确度提高;弹簧有足够的弹力始终向前顶着活动板,即向前顶着传动齿轮,保证传动齿轮与下车回转支承齿轮始终紧密啮合,不会因为齿轮的磨损而影响齿轮的啮合程度,由此,本技术可以长时间保持测量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前视立体图;图中:1、底盘,2、活动板,3、传动齿轮,4、回转角度传感器,5、支架,6、弹簧,7、定位块,8、挡板,9、滑槽,10、调节螺栓,11、导向轴,12、轴承,13、压片,14、连杆,15、拨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以图1的左上方向为前方向,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底盘1、测量机构和调整机构,底盘1为本技术承载与固定部件;测量机构包括活动板2、传动齿轮3、回转角度传感器4和支架5,调整机构包括弹簧6、定位块7和调节螺栓10;测量机构设置在底盘1的前部,调整机构设置在底盘1的后部;活动板2的前部上表面设有轴承12,传动齿轮3通过轴承12与活动板2连接,传动齿轮3上表面设有拨片15,支架5为倒“U”形,支架5的两端与活动板2上表面连接,支架5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回转角度传感器4,回转角度传感器4通过支架5架在传动齿轮3上方,回转角度传感器4的转轴向下穿过支架5,拨片15与回转角度传感器4的转轴通过连杆14连接,连杆14一端与转角度传感器4的转轴固定连接,连杆14的另一端与拨片15铰接,当传动齿轮3转动时,会通过连杆14带动转角度传感器4转动;活动板2上开设有滑槽9,滑槽9由前至后横向开设,底盘1上设有导向轴11,活动板2放置在底盘1上表面,导向轴11位于滑槽9中,活动板2可以沿着滑槽9的方向前后直线移动,移动的距离为滑槽9的长度,活动板2后部连接有弹簧6,弹簧6轴向方向的后方设有定位块7,定位块7设置在底盘1上,定位块7开设有螺纹孔,调节螺栓10穿过螺纹孔后抵住弹簧6的另一端。使用时,先将传动齿轮3与下车回转支承齿轮相啮合,然后将底盘1安装在起重机上车部分即回转部分,当上车回转时,由于传动齿轮3与下车回转支承齿轮相啮合,因此,传动齿轮3会发生转动,传动齿轮3转动并通过连杆14带动转角度传感器4转动,最终测出起重机上车部分实际回转角度;本技术避免了回转角度传感器4在安装时需要保证与起重机回转中心的同轴度的要求,测量准确度提高。随着齿轮的磨损,啮合程度会不断下降,此时会造成回转角度测量的准确性,调整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旋转调节螺栓10可以调整调节螺栓10向前推进的距离,即调整弹簧6的弹力,保证弹簧6有足够的弹力始终向前顶着活动板2,即向前顶着传动齿轮3,保证传动齿轮3与下车回转支承齿轮始终紧密啮合,不会因为齿轮的磨损而影响齿轮的啮合程度,由此,本技术可以长时间保持测量的准确性。为了保证活动板2前后移动不发生歪斜,滑槽9有两道,且两道滑槽9平行开设,导向轴11也设有两个,一个导向轴11位于一道滑槽9中,导向轴11顶部设有压片13,压片13压在活动板2上方,将活动板2与底盘1连接在一起,防止活动板2的滑槽9脱离导向轴11的同时又不会影响活动板2的移动,两道平行设置的滑槽9保证了活动板2的移动只能是前后移动,不会发生歪斜。弹簧6与调节螺栓10相接处的一端设有挡板8,调节螺栓10抵住挡板8,调节螺栓10与弹簧6同轴,增设挡板8和同轴设计可以方便调节螺栓10与弹簧6的接触,避免调节螺栓10和弹簧6接触时发生歪斜。本技术中传动齿轮3有不同齿数多种规格,可以根据想要的传动比(传动比为下车回转支承齿数比传动齿轮3齿数)选择合适齿数的传动齿轮3,传动比越高,测量的回转角度就越精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起重机回转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测量机构和调整机构;/n测量机构包括活动板(2)、传动齿轮(3)、回转角度传感器(4)和支架(5),调整机构包括弹簧(6)、定位块(7)和调节螺栓(10);/n测量机构设置在底盘(1)的前部,调整机构设置在底盘(1)的后部;/n活动板(2)的前部上表面设有轴承(12),传动齿轮(3)通过轴承(12)与活动板(2)连接,传动齿轮(3)上表面设有拨片(15),支架(5)为倒“U”形,支架(5)的两端与活动板(2)上表面连接,支架(5)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回转角度传感器(4),回转角度传感器(4)通过支架(5)架在传动齿轮(3)上方,回转角度传感器(4)的转轴穿过支架(5),拨片(15)与回转角度传感器(4)的转轴通过连杆(14)连接;/n活动板(2)上开设有滑槽(9),底盘(1)上设有导向轴(11),活动板(2)放置在底盘(1)上表面,导向轴(11)位于滑槽(9)中,活动板(2)后部连接有弹簧(6),弹簧(6)轴向方向的后方设有定位块(7),定位块(7)设置在底盘(1)上,定位块(7)开设有螺纹孔,调节螺栓(10)穿过螺纹孔后抵住弹簧(6)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起重机回转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测量机构和调整机构;
测量机构包括活动板(2)、传动齿轮(3)、回转角度传感器(4)和支架(5),调整机构包括弹簧(6)、定位块(7)和调节螺栓(10);
测量机构设置在底盘(1)的前部,调整机构设置在底盘(1)的后部;
活动板(2)的前部上表面设有轴承(12),传动齿轮(3)通过轴承(12)与活动板(2)连接,传动齿轮(3)上表面设有拨片(15),支架(5)为倒“U”形,支架(5)的两端与活动板(2)上表面连接,支架(5)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回转角度传感器(4),回转角度传感器(4)通过支架(5)架在传动齿轮(3)上方,回转角度传感器(4)的转轴穿过支架(5),拨片(15)与回转角度传感器(4)的转轴通过连杆(14)连接;
活动板(2)上开设有滑槽(9),底盘(1)上设有导向轴(11),活动板(2)放置在底盘(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乐乐李宜春赵先进孔维锡陈瑞球贾长宝姜昱婵刘伟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铁路机车车辆发展有限公司徐州双裕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