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型空冷器管箱管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34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腐蚀型空冷器管箱管束,包括进口,第一管箱机构,翅片,管束机构,出口和第二管箱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腐涂层和衬管,在管束本体的内侧设置防腐涂层和衬管,防止液体与管束本体直接接触,提高管束机构的防腐能力,避免管束本体出现泄漏的现象;通过设置折流块,在导流板两端的左侧设置折流块,使液体直接从导流板的通孔内流入管束本体,防止液体在管箱本体内出现死角,避免因积液管箱本体产生严重的腐蚀,提高管箱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导流板和隔板,在管箱本体的内部设置的导流板和隔板,使管束本体内的液体流量相等,防止管束本体内出现偏流的现象,避免管束本体的内壁上出现结垢,消除垢下腐蚀现象。

A corrosion-resistant tube bundle of air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型空冷器管箱管束
本技术涉及空冷器
,具体为一种耐腐蚀型空冷器管箱管束。
技术介绍
空冷器为石油化工工艺流程的重要设备,随着流体温度降低到结晶点,空冷器管内NH4Cl、NH4HS等腐蚀性铵盐结晶析出,另外流体的流速大小、流态及其他腐蚀性物质也对换热管管内产生腐蚀,为防止铵盐堵塞管子和产生垢下腐蚀,普遍在空冷器前注水,稀释后的液体为强腐蚀介质,形成管内壁冲蚀和湿硫化氢或氯离子的应力腐蚀,对管束的损伤和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危害。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20135876.8,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耐腐蚀空冷器管束;它包括管箱、管箱各板、换热管组成,管箱由管板、盖板、侧板和丝堵板组焊而成一个矩形箱,在所述盖板的两侧设计为带钝边的半U型坡口,与盖板两侧相连的丝堵板和管板设计为相对应地另一半U型坡口,使其组对后形成一个完整的U型坡口结构;在管箱各板连接处的内外部分别形成内角焊缝和主焊缝,本技术管箱各板的连接结构实现了内角焊,符合压力容器对承压焊缝的全焊透的结构要求,解决了根部未焊透引起的严重腐蚀问题,管头的连接结构实现了管头的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腐蚀型空冷器管箱管束,其特征在于:该耐腐蚀型空冷器管箱管束包括进口(1),第一管箱机构(2),翅片(3),管束机构(4),出口(5)和第二管箱机构(6),所述的第二管箱机构(6)设置在第一管箱机构(2)的右侧;所述的进口(1)开设在第一管箱机构(2)左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出口(5)开设在第二管箱机构(6)右侧的下方;所述的管束机构(4)采用多个,左端焊接在第一管箱机构(2)的右侧,右端焊接在第二管箱机构(6)的左侧;所述的翅片(3)采用多个,焊接在管束机构(4)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型空冷器管箱管束,其特征在于:该耐腐蚀型空冷器管箱管束包括进口(1),第一管箱机构(2),翅片(3),管束机构(4),出口(5)和第二管箱机构(6),所述的第二管箱机构(6)设置在第一管箱机构(2)的右侧;所述的进口(1)开设在第一管箱机构(2)左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出口(5)开设在第二管箱机构(6)右侧的下方;所述的管束机构(4)采用多个,左端焊接在第一管箱机构(2)的右侧,右端焊接在第二管箱机构(6)的左侧;所述的翅片(3)采用多个,焊接在管束机构(4)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型空冷器管箱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管箱机构(6)和第一管箱机构(2)采用相同的结构和尺寸,且平行设置;所述的管束机构(4)平行设置;所述的进口(1)和出口(5)采用相同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型空冷器管箱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机构(2)包括管箱本体(21),管腔(22),导流板(23),隔板(24)和折流块(25),所述的管腔(22)开设在管箱本体(21)的内部,两端成圆弧形;所述的导流板(23)设置在管腔(22)的内部,上端焊接在管腔(22)上方的中间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岳坤陈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