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自动生产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3337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自动生产余热利用系统,其包括斗式提升机、活化炉、蓄热室、锅炉、烘干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斗式提升机一端连接原料槽,另一端连接活化炉的进料口。活化炉通过第一导气管连通蓄热室,锅炉通过蒸汽输送管连接蓄热室。蓄热室通过第二导气管连接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内设有加热室,内筒内壁上设有若干抄板。加热室通过出气管连通尾气处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导液管和喷头。导液管设置在喷淋塔内,喷头均匀设置在导液管上。蓄热室接收活化炉内的过热废气和锅炉产生的水蒸汽,并将这些高温气体导入烘干装置中,可以对酸洗过后的活性炭进行烘干,这样大大利用了废气余热,节能环保。

A 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for automatic produ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自动生产余热利用系统
本技术属于活性炭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自动生产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是一种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碳,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表面积。活性炭生产原料在炭化过后,需要送入活化炉中进行活化处理。颗粒活性炭为了降低灰分和铁盐等杂质,调整pH值和洗去浮灰等目的,经常要增加酸洗水洗工艺,为了高效节能地将洗过的湿的活性炭烘干至含水量只有5%的成品,需要提高烘干效率。以往的烘干设备都是另行制作外热式烘干筒,使用水煤气、煤或者生物质燃料提供热源加热,不仅额外支出燃料成本,且存在受热不均匀问题,还需新增人工管理操作装备,同时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烟气也会污染环境。201520273602.4公布了一种活性炭生产用的活化炉,其包括活化炉、余热利用装置和尾气净化装置,所述活化炉包括炉体和炉盖,炉体里面设有转动臂,转动臂上垂直设有若干个耙齿,所述炉体内壁上轴向设有六根水蒸汽分布管,所述炉盖设有测温孔和进料斗,炉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保温炉,保温炉的一侧设有余热进气口,另一侧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自动生产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斗式提升机、活化炉、蓄热室、锅炉、烘干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所述斗式提升机一端连接原料槽,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化炉的进料口,所述活化炉通过一第一导气管连通所述蓄热室,所述锅炉通过一蒸汽输送管连接所述蓄热室,所述蓄热室通过一第二导气管连接所述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同轴设置,所述外筒内设有加热室,所述内筒内壁上设有若干抄板,所述加热室通过一出气管连通所述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导液管和喷头,所述导液管设置在所述喷淋塔内,所述喷头均匀设置在所述导液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自动生产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斗式提升机、活化炉、蓄热室、锅炉、烘干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所述斗式提升机一端连接原料槽,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化炉的进料口,所述活化炉通过一第一导气管连通所述蓄热室,所述锅炉通过一蒸汽输送管连接所述蓄热室,所述蓄热室通过一第二导气管连接所述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同轴设置,所述外筒内设有加热室,所述内筒内壁上设有若干抄板,所述加热室通过一出气管连通所述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导液管和喷头,所述导液管设置在所述喷淋塔内,所述喷头均匀设置在所述导液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自动生产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管上设有一第一引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自动生产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碧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