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粉末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33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粉末干燥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内设有料筒,料筒内形成加热腔,加热腔内设有第一、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的头部设有开口,第二隔板的尾部设有开口,第一、二隔板向交错设置形成加热通道,加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蒸汽进汽口和第一冷凝水排液口;料筒内转动地安装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内设有热通道,料筒的出口端设有排料口,排料口的下端倾斜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料筒的两端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卧式粉末干燥装置,以蒸汽为加热介质,干燥成本低且无污染,绿色环保;采用多种结构的加热通道,使其充分与粉末接触,干燥效率高且效果好,大大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A horizontal powder dr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粉末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燥机,特别涉及一种卧式粉末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我司生产各类粉末涂料助剂,包括多功能系列流平剂、增光剂、消光固化剂、抗黄变消光剂、丙烯酸消光树脂、HAA固化剂、浮花剂、安息香、砂纹剂、增电剂等。在粉末涂料生产中,干燥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艺,传统的干燥机干燥效率较低,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燥效率高且效果好的卧式粉末干燥装置。【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卧式粉末干燥装置,其包括水平设置的筒体1,所述筒体内设有上端敞口且与所述筒体同轴的料筒10,所述料筒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料筒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壳体、及位于所述内壳体外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有间隙并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垂直于所述料筒的轴线的第一隔板111-1和第二隔板111-2,所述第一隔板的头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二隔板的尾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沿轴线方向交错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并形成加热通道110,所述加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蒸汽进汽口105和第一冷凝水排液口104;所述料筒内转动地安装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侧壁设有螺旋叶片22,所述螺旋叶片内设有空腔并形成热通道220,所述转轴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热通道连通的第二蒸汽进汽口108和第二冷凝水排液口109,所述料筒的出口端设有排料口106,所述排料口的下端倾斜设置有排料管107,所述排料管内转动地安装有螺杆,所述排料管的上端端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02,所述料筒的两端设有进气口103和排气口101。进一步的,所述料筒外壁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设有隔热层。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筒体的出料端,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筒体的进料端。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排气腔11,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孔开设有在排气腔两端。进一步的,所述热通道的内壁设有用于增加接触面积的条形凸起221。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两端设有中心孔并分别与所述热通道的两端连通,所述第二蒸汽进汽口108和所述第二冷凝水排液口109通过油封或机械密封与所述转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上设有过滤网。【3】有益效果本技术卧式粉末干燥装置,以蒸汽为加热介质,干燥成本低且无污染,绿色环保;采用多种结构的加热通道,使其充分与粉末接触,干燥效率高且效果好,大大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卧式粉末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卧式粉末干燥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卧式粉末干燥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卧式粉末干燥装置的螺旋叶片的内部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卧式粉末干燥装置的加热通道的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卧式粉末干燥装置,用于对粉末进行干燥,其包括水平设置的筒体1,本实施例中,该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在筒体内设有上端敞口且与筒体同轴的料筒10,料筒的横截面为U形,本实施例中,该料筒横截面为半圆形,具体的,料筒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壳体、及位于内壳体外的外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有间隙并形成加热腔,在加热腔内设有垂直于料筒的轴线的第一隔板111-1和第二隔板111-2,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互平行,且其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料筒的轴线,在第一隔板的头部设有开口,在第二隔板的尾部设有开口,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沿轴线方向交错设置在加热腔内并形成蛇形的加热通道110,加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蒸汽进汽口105和第一冷凝水排液口104,本实施例中,第一蒸汽进汽口105和第一冷凝水排液口104垂直开设在料筒的底部并向下延伸至筒体外,其中,第一蒸汽进汽口105位于出料端,第一冷凝水排液口104位于进料端;为了避免热量损失,在料筒外壁与筒体内壁之间设有隔热层,该隔热层有隔热材料制成,用于避免两者间的热传递,在料筒内转动地安装有转轴21,该转轴与料筒或同轴,在转轴21的侧壁设有螺旋叶片22,在螺旋叶片内设有空腔并形成热通道220,因此,热通道整体也为螺旋形,为了提高热能利用率,在热通道的内壁设有用于增加接触面积的条形凸起221,转轴的两端设有与热通道连通的第二蒸汽进汽口108和第二冷凝水排液口109,具体的,转轴的两端设有中心孔并分别与热通道的两端(入口和出口)连通,第二蒸汽进汽口108和第二冷凝水排液口109通过油封或机械密封与转轴连接,为了能使产生的冷凝水顺利排出,本实施例中,第二蒸汽进汽口108位于进料端,第二冷凝水排液口109位于出料端,在筒体的上端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排气腔11,该排气腔与筒体连通,其两端与筒体两端平齐,进气口和排气孔开设有在排气腔两端,且进气口位于筒体的出料端,在排气口上设有过滤网,进气口用于通入干燥的空气,用于将内部蒸发的气体带出,避免蒸发后的水蒸气凝结,出气口位于筒体的进料端,在筒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02,其位于进料端,在料筒的出口端设有排料口106,排料口的下端倾斜设置有排料管107,排料管内转动地安装有螺杆,该螺杆与一电机连接,在排料管的上端端部设有出料口。本技术卧式粉末干燥装置,以蒸汽为加热介质,干燥成本低且无污染,绿色环保;采用多种结构的加热通道,使其充分与粉末接触,干燥效率高且效果好,大大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粉末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上端敞口且与所述筒体同轴的料筒,所述料筒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料筒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壳体、及位于所述内壳体外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有间隙并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垂直于所述料筒的轴线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头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二隔板的尾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沿轴线方向交错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并形成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蒸汽进汽口和第一冷凝水排液口;所述料筒内转动地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内设有空腔并形成热通道,所述转轴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热通道连通的第二蒸汽进汽口和第二冷凝水排液口,所述料筒的出口端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下端倾斜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内转动地安装有螺杆,所述排料管的上端端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料筒的两端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粉末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上端敞口且与所述筒体同轴的料筒,所述料筒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料筒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壳体、及位于所述内壳体外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有间隙并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垂直于所述料筒的轴线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头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二隔板的尾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沿轴线方向交错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并形成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蒸汽进汽口和第一冷凝水排液口;所述料筒内转动地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内设有空腔并形成热通道,所述转轴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热通道连通的第二蒸汽进汽口和第二冷凝水排液口,所述料筒的出口端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下端倾斜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内转动地安装有螺杆,所述排料管的上端端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料筒的两端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欣豪朱贤峰丁艳丽贺茂南林森章启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维楷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