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斗轮机司机室新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30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斗轮机司机室新风装置,其结构包括外框、进气窗、收水板、调节装置、外接电源线、进风管、粉尘过滤器、空气除味箱、风机、空气加热器和枢杆,通过将新风装置的百叶窗设置为Z字型收水板结构,通过收水板对空气中的水汽进行有效隔离,使空气中的水分吸附在收水板上,避免空气湿度较大影响人体健康,且在收水板右端设置了调节装置,通过控制调节装置内的电机对收水板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即对进气窗的开口大小进行控制,达到了方便的对进气窗的进气大小进行控制,且有效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隔离,避免空气湿度较大影响人体健康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斗轮机司机室新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风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斗轮机司机室新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火电厂储煤场由以前的开放式逐步改为封闭式煤场,储煤场内煤炭在堆放过程中会散发出二氧化硫等气体,由于是封闭式煤场,不利于烟气的挥散,斗轮机操作人员长期在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对身体健康会有影响,因此需要通过一种外置式空气新风系统设备,提高储煤场斗轮机司机室内空气质量,保障斗轮机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由于火电厂储煤场内为封闭式,且温度较高,使空气中湿度较大,现有技术的的新风装置无法对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进行处理,影响人体健康,且不便于对新风装置进气大小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斗轮机司机室新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的新风装置无法对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进行处理,影响人体健康,且不便于对新风装置进气大小进行控制的问题,达到了方便的对进气窗的进气大小进行控制,且有效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隔离,避免空气湿度较大影响人体健康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斗轮机司机室新风装置,包括外框、进气窗、收水板、调节装置、外接电源线、进风管、粉尘过滤器、空气除味箱、风机、空气加热器和枢杆,所述外框左侧与进气窗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进气窗内部前后两侧均与枢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枢杆贯穿收水板且与收水板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进气窗前端与调节装置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通过外框底端的通孔进行伸入,所述外框右端与进风管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框内部左侧与粉尘过滤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粉尘过滤器右侧设置有空气除味箱,且空气除味箱外侧与外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空气除味箱右端设置有风机,且风机上下两端分别与外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风机右端设置有空气加热器,且空气加热器与外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调节装置、风机和空气加热器分别与外接电源线电连接,所述收水板前后两侧分别通过枢杆与进气窗和调节装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由外壳、电动推杆、齿条、齿轮、转动轴、支杆和支管组成,所述外壳内部顶端与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底端与齿条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齿条前端与齿轮啮合,所述齿条底端与支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杆插接在支管内,且支杆与支管进行滑动连接,所述齿轮圆心处插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右端通过轴承座与外壳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后端通过联轴器贯穿外壳和进气窗与枢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后端与进气窗进行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由外管、电机、丝杆和推杆组成,所述外管内部顶端与电机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机底端设置有一转动轴,且该转动轴与底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顶端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外侧与推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推杆嵌入在外管内部且与外管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与外接电源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滑槽,且推杆顶端左右两侧通过滑块插入该滑槽内与外管进行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收水板呈Z字型,且之间间隔处距离小于收水板上下两端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收水板和枢杆设置有十个。进一步的,所述风机运作时产生的风向为从左至右。进一步的,所述支杆外侧与支管内部吻合。进一步的,电机采用型号为M315-401系列微型电机。进一步的,所述风机采用型号为130FLJ1系列风机。(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的新风装置无法对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进行处理,影响人体健康,且不便于对新风装置进气大小进行控制的问题,通过将新风装置的百叶窗设置为Z字型收水板结构,通过收水板对空气中的水汽进行有效隔离,使空气中的水分吸附在收水板上,避免空气湿度较大影响人体健康,且在收水板右端设置了调节装置,通过控制调节装置内的电机对收水板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即对进气窗的开口大小进行控制,达到了方便的对进气窗的进气大小进行控制,且有效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隔离,避免空气湿度较大影响人体健康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收水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装置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动推杆结构示意图。图中:外框-1、进气窗-2、收水板-3、调节装置-4、外接电源线-5、进风管-6、粉尘过滤器-7、空气除味箱-8、风机-9、空气加热器-10、枢杆-11、外壳-41、电动推杆-42、齿条-43、齿轮-44、转动轴-45、支杆-46、支管-47、外管-421、电机-422、丝杆-423、推杆-42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斗轮机司机室新风装置:包括外框1、进气窗2、收水板3、调节装置4、外接电源线5、进风管6、粉尘过滤器7、空气除味箱8、风机9、空气加热器10和枢杆11,外框1左侧与进气窗2进行螺栓连接,进气窗2内部前后两侧均与枢杆11进行转动连接,枢杆11贯穿收水板3且与收水板3进行转动连接,进气窗2前端与调节装置4进行螺栓连接,外接电源线5通过外框1底端的通孔进行伸入,外框1右端与进风管6进行螺栓连接,外框1内部左侧与粉尘过滤器7进行螺栓连接,粉尘过滤器7右侧设置有空气除味箱8,且空气除味箱8外侧与外框1进行螺栓连接,空气除味箱8右端设置有风机9,且风机9上下两端分别与外框1进行螺栓连接,风机9右端设置有空气加热器10,且空气加热器10与外框1进行螺栓连接,调节装置4、风机9和空气加热器10分别与外接电源线5电连接,收水板3前后两侧分别通过枢杆11与进气窗2和调节装置4进行转动连接,调节装置4由外壳41、电动推杆42、齿条43、齿轮44、转动轴45、支杆46和支管47组成,外壳41内部顶端与电动推杆42进行螺栓连接,电动推杆42底端与齿条43进行螺栓连接,齿条43前端与齿轮44啮合,齿条43底端与支杆46进行螺栓连接,支杆46插接在支管47内,且支杆46与支管47进行滑动连接,齿轮44圆心处插接有转动轴45,且转动轴45右端通过轴承座与外壳41进行转动连接,转动轴45后端通过联轴器贯穿外壳41和进气窗2与枢杆11进行转动连接,外壳41后端与进气窗2进行螺栓连接。其中,所述电动推杆42由外管421、电机422、丝杆423和推杆424组成,所述外管421内部顶端与电机42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机422底端设置有一转动轴,且该转动轴与底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423顶端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丝杆423外侧与推杆424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推杆424嵌入在外管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斗轮机司机室新风装置,包括外框(1)、进气窗(2)、外接电源线(5)、进风管(6)、粉尘过滤器(7)、空气除味箱(8)、风机(9)、空气加热器(10)和枢杆(11),所述外框(1)左侧与进气窗(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进气窗(2)内部前后两侧均与枢杆(11)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枢杆(11)贯穿收水板(3)且与收水板(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进气窗(2)前端与调节装置(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5)通过外框(1)底端的通孔进行伸入,所述外框(1)右端与进风管(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框(1)内部左侧与粉尘过滤器(7)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粉尘过滤器(7)右侧设置有空气除味箱(8),且空气除味箱(8)外侧与外框(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空气除味箱(8)右端设置有风机(9),且风机(9)上下两端分别与外框(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风机(9)右端设置有空气加热器(10),且空气加热器(10)与外框(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调节装置(4)、风机(9)和空气加热器(10)分别与外接电源线(5)电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水板(3)和调节装置(4),所述收水板(3)前后两侧分别通过枢杆(11)与进气窗(2)和调节装置(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装置(4)由外壳(41)、电动推杆(42)、齿条(43)、齿轮(44)、转动轴(45)、支杆(46)和支管(47)组成,所述外壳(41)内部顶端与电动推杆(4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动推杆(42)底端与齿条(4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齿条(43)前端与齿轮(44)啮合,所述齿条(43)底端与支杆(4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杆(46)插接在支管(47)内,且支杆(46)与支管(47)进行滑动连接,所述齿轮(44)圆心处插接有转动轴(45),且转动轴(45)右端通过轴承座与外壳(41)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45)后端通过联轴器贯穿外壳(41)和进气窗(2)与枢杆(11)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外壳(41)后端与进气窗(2)进行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斗轮机司机室新风装置,包括外框(1)、进气窗(2)、外接电源线(5)、进风管(6)、粉尘过滤器(7)、空气除味箱(8)、风机(9)、空气加热器(10)和枢杆(11),所述外框(1)左侧与进气窗(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进气窗(2)内部前后两侧均与枢杆(11)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枢杆(11)贯穿收水板(3)且与收水板(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进气窗(2)前端与调节装置(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5)通过外框(1)底端的通孔进行伸入,所述外框(1)右端与进风管(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框(1)内部左侧与粉尘过滤器(7)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粉尘过滤器(7)右侧设置有空气除味箱(8),且空气除味箱(8)外侧与外框(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空气除味箱(8)右端设置有风机(9),且风机(9)上下两端分别与外框(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风机(9)右端设置有空气加热器(10),且空气加热器(10)与外框(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调节装置(4)、风机(9)和空气加热器(10)分别与外接电源线(5)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水板(3)和调节装置(4),所述收水板(3)前后两侧分别通过枢杆(11)与进气窗(2)和调节装置(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装置(4)由外壳(41)、电动推杆(42)、齿条(43)、齿轮(44)、转动轴(45)、支杆(46)和支管(47)组成,所述外壳(41)内部顶端与电动推杆(4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动推杆(42)底端与齿条(4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齿条(43)前端与齿轮(44)啮合,所述齿条(43)底端与支杆(4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杆(46)插接在支管(47)内,且支杆(46)与支管(47)进行滑动连接,所述齿轮(44)圆心处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陆炳荣蒋欣军宋帅吴琼相里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