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水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300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水分离系统,包括混合装置、分离机构、第一压滤装置、第二压滤装置和沉淀净化池,一种泥水分离系统,通过分离机构的初步分离,结合第一压滤装置和第二压滤装置的后续二、三次过滤分离,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分离效果,并且,实现了分级分离的效果,显然第一压滤装置所分离出的为较为容易分离的块状物,第二压滤装置分离出的是较为体积较小的泥,最后剩余部分通入沉淀净化池,通过药物添加化学反应进行最终净化沉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水分离系统
本技术涉及过滤相关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泥水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泥水分离系统使用单一,分离效果不够稳定,随着使用时间越长分离效果越差,同时,不能实现分级的分离,最后排出的分离水含有大量未分离颗粒和溶解物,对不同的泥水原料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泥水分离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泥水分离系统,包括混合装置、分离机构、第一压滤装置、第二压滤装置和沉淀净化池,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倾斜滤板和设置于倾斜滤板较高一端的刮泥装置,所述倾斜滤板较高一端处设有第一回收腔,所述刮泥装置包括气缸和与气缸输出端连接的刮泥板,所述倾斜滤板下方设有第二回收腔,所述倾斜滤板上方设有与混合装置连通的第一泥浆输送管,所述第一泥浆输送管中固定设置有螺旋输送带,螺旋输送带的外端配置有泥浆输送泵,所述第一回收腔通过管道与第一压滤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回收腔与第一压滤装置之间管道上设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压滤装置排渣口下方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二回收腔通过管道与第二压滤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回收腔与第二压滤装置之间管道上设有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压滤装置排渣口下方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压滤装置出水管与第二压滤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压滤装置出水管通过泵机与沉淀净化池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回收腔为锥形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泥浆输送管靠近倾斜滤板一端设有喇叭形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泥水分离系统,通过分离机构的初步分离,结合第一压滤装置和第二压滤装置的后续二、三次过滤分离,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分离效果,并且,实现了分级分离的效果,显然第一压滤装置所分离出的为较为容易分离的块状物,第二压滤装置分离出的是较为体积较小的泥,最后剩余部分通入沉淀净化池,通过药物添加化学反应进行最终净化沉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泥水分离系统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系统,包括混合装置1、分离机构2、第一压滤装置3、第二压滤装置4和沉淀净化池5,所述分离机构2包括倾斜滤板21和设置于倾斜滤板21较高一端的刮泥装置,所述倾斜滤板21较高一端处设有第一回收腔24,所述刮泥装置包括气缸22和与气缸22输出端连接的刮泥板23,所述倾斜滤板21下方设有第二回收腔25,所述倾斜滤板21上方设有与混合装置1连通的第一泥浆输送管12,所述第一泥浆输送管12中固定设置有螺旋输送带13,螺旋输送带13的外端配置有泥浆输送泵14,所述第一回收腔24通过管道与第一压滤装置3连通,所述第一回收腔24与第一压滤装置3之间管道上设有第一输送泵6,所述第一压滤装置3排渣口下方设有第一输送带7,所述第二回收腔25通过管道与第二压滤装置4连通,所述第二回收腔25与第二压滤装置4之间管道上设有第二输送泵8,所述第二压滤装置4排渣口下方设有第二输送带9,所述第一压滤装置3出水管与第二压滤装置4连通,所述第二压滤装置4出水管通过泵机10与沉淀净化池5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回收腔25为锥形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泥浆输送管12靠近倾斜滤板21一端设有喇叭形出口121。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泥水分离系统,通过分离机构的初步分离,结合第一压滤装置和第二压滤装置的后续二、三次过滤分离,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分离效果,并且,实现了分级分离的效果,显然第一压滤装置所分离出的为较为容易分离的块状物,第二压滤装置分离出的是较为体积较小的泥,最后剩余部分通入沉淀净化池,通过药物添加化学反应进行最终净化沉淀。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装置(1)、分离机构(2)、第一压滤装置(3)、第二压滤装置(4)和沉淀净化池(5),所述分离机构(2)包括倾斜滤板(21)和设置于倾斜滤板(21)较高一端的刮泥装置,所述倾斜滤板(21)较高一端处设有第一回收腔(24),所述刮泥装置包括气缸(22)和与气缸(22)输出端连接的刮泥板(23),所述倾斜滤板(21)下方设有第二回收腔(25),所述倾斜滤板(21)上方设有与混合装置(1)连通的第一泥浆输送管(12),所述第一泥浆输送管(12)中固定设置有螺旋输送带(13),螺旋输送带(13)的外端配置有泥浆输送泵(14),所述第一回收腔(24)通过管道与第一压滤装置(3)连通,所述第一回收腔(24)与第一压滤装置(3)之间管道上设有第一输送泵(6),所述第一压滤装置(3)排渣口下方设有第一输送带(7),所述第二回收腔(25)通过管道与第二压滤装置(4)连通,所述第二回收腔(25)与第二压滤装置(4)之间管道上设有第二输送泵(8),所述第二压滤装置(4)排渣口下方设有第二输送带(9),所述第一压滤装置(3)出水管与第二压滤装置(4)连通,所述第二压滤装置(4)出水管通过泵机(10)与沉淀净化池(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装置(1)、分离机构(2)、第一压滤装置(3)、第二压滤装置(4)和沉淀净化池(5),所述分离机构(2)包括倾斜滤板(21)和设置于倾斜滤板(21)较高一端的刮泥装置,所述倾斜滤板(21)较高一端处设有第一回收腔(24),所述刮泥装置包括气缸(22)和与气缸(22)输出端连接的刮泥板(23),所述倾斜滤板(21)下方设有第二回收腔(25),所述倾斜滤板(21)上方设有与混合装置(1)连通的第一泥浆输送管(12),所述第一泥浆输送管(12)中固定设置有螺旋输送带(13),螺旋输送带(13)的外端配置有泥浆输送泵(14),所述第一回收腔(24)通过管道与第一压滤装置(3)连通,所述第一回收腔(24)与第一压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正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博泰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