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机动车后转向灯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851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机动车后转向灯防护结构,属于转向灯领域,包括安装板和转向灯,安装板靠近其顶端和底部的侧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栓,安装板侧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筒,安装板侧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池,且电池位于安装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相关结构的配合使用,转向灯使用时,通过安装筒的作用,安装杆和转向灯放置进安装筒内,由于弹簧的作用,限位块被挤压到弹簧槽内,当安装杆内的接触杆与电池接触时,转动转向灯,当限位块到达限位槽的位置时,通过弹簧的作用,限位块就会抵进限位槽内,实现转向灯的安装,使其能够更好的保护转向灯,同时,通过防护网的作用,进一步的保护转向灯,且操作简单,可广泛推广和生产。

A protective structure for rear turn light of non mot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机动车后转向灯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非机动车后转向灯防护结构,属于转向灯领域。
技术介绍
按《交通安全法》规定,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根据管理实践,通常将非机动车分为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和畜力车等。但是由于现如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飞速发展,道路行驶安全称为重中之重,于是,现在机动车上必须要有转向灯,同时,非机动车上安装转向灯的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重要问题,非机动车上的转向灯要对其进行防护,如果防护不到位,轻则影响交通秩序,重则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于是,我们有必要设计出一种非机动车后转向灯的防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非机动车后转向灯防护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非机动车后转向灯防护结构,包括安装板和转向灯,所述安装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机动车后转向灯防护结构,包括安装板(1)和转向灯(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靠近其顶端和底部的侧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栓(3),所述安装板(1)侧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筒(4),所述安装板(1)侧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池(5),且所述电池(5)位于所述安装筒(4)内,所述转向灯(2)靠近所述电池(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杆(6),所述安装杆(6)的中部开设有接触腔(7),所述接触腔(7)内设置有接触杆(8),所述转向灯(2)通过所述接触杆(8)与所述电池(5)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杆(6)靠近其中部的外表面开设有弹簧槽(9),所述弹簧槽(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机动车后转向灯防护结构,包括安装板(1)和转向灯(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靠近其顶端和底部的侧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栓(3),所述安装板(1)侧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筒(4),所述安装板(1)侧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池(5),且所述电池(5)位于所述安装筒(4)内,所述转向灯(2)靠近所述电池(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杆(6),所述安装杆(6)的中部开设有接触腔(7),所述接触腔(7)内设置有接触杆(8),所述转向灯(2)通过所述接触杆(8)与所述电池(5)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杆(6)靠近其中部的外表面开设有弹簧槽(9),所述弹簧槽(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所述安装筒(4)靠近其中部的内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限位块(11)的外表面与所述限位槽(12)的内表面卡接,所述安装筒(4)的端部卡接有防护环(13),所述防护环(1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后转向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宇航张欣蕊朱彦乔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欧能物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