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对开四色印刷机刮墨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790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改进型对开四色印刷机刮墨刀,包括L形刀座,L形刀座的竖直端外表面设有滑道,L形刀座的水平端设有缺口,缺口的两侧内壁上设有第一转轴,缺口内设有刀片,刀片的上表面设有转动座,转动座上设有支撑杆。该改进型对开四色印刷机刮墨刀,在L形刀座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刀片,由于刀片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又通过第三转轴连接有配重滑块,使得配重滑块在L形刀座的滑道内滑动,便于在操作螺杆的作用下调节刀片和滚筒表面的距离。

An improved ink scraper for four color printing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对开四色印刷机刮墨刀
本技术涉及印刷机
,具体为一种改进型对开四色印刷机刮墨刀。
技术介绍
刮墨刀是印刷机上用以刮去滚筒表面多余油墨的薄片。在每次印刷过程中,去除无图案区域的油墨是一个关键之处。在胶印中,这种控制是油墨传递的复杂过程,包括油墨、版和纸张。在凹版印刷中,它是一个机械操作,相对简单,但是它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油墨刮刀要求必须具有耐磨性和高效性,才能保证印刷的高质量品质,而且它必须适合现代凹版印刷的持久和高速的需要。目前,现有的刮墨刀利用刀座直接安装在印刷机上的,并使得刀片贴近滚筒表面,该种刮墨刀不便于调节刮墨刀刀片和滚筒表面的距离,使得滚筒表面的油墨清理不彻底,影响印刷质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改进型对开四色印刷机刮墨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对开四色印刷机刮墨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刮墨刀刀片不便于控制刀片和滚筒表面的距离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对开四色印刷机刮墨刀,包括L形刀座,所述L形刀座的竖直端外表面设有滑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对开四色印刷机刮墨刀,包括L形刀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刀座(1)的竖直端外表面设有滑道(11),所述L形刀座(1)的水平端设有缺口(12),所述缺口(12)的两侧内壁上紧密焊接有第一转轴(121),所述缺口(12)内设有刀片(2),所述刀片(2)的一端设有通孔(21),所述刀片(2)的上表面紧密焊接有转动座(22),所述转动座(22)上设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底端设有第二转轴(31),所述支撑杆(3)的顶端设有第三转轴(32),所述第三转轴(32)上设有配重滑块(33),所述配重滑块(33)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34),所述配重滑块(33)的一端设有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对开四色印刷机刮墨刀,包括L形刀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刀座(1)的竖直端外表面设有滑道(11),所述L形刀座(1)的水平端设有缺口(12),所述缺口(12)的两侧内壁上紧密焊接有第一转轴(121),所述缺口(12)内设有刀片(2),所述刀片(2)的一端设有通孔(21),所述刀片(2)的上表面紧密焊接有转动座(22),所述转动座(22)上设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底端设有第二转轴(31),所述支撑杆(3)的顶端设有第三转轴(32),所述第三转轴(32)上设有配重滑块(33),所述配重滑块(33)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34),所述配重滑块(33)的一端设有穿孔(331),所述第三转轴(32)穿过所述穿孔(331),所述配重滑块(33)通过所述第三转轴(32)与所述支撑杆(3)转动连接;
所述滑道(11)内设有操作螺杆(13),所述滑道(11)的底面设有限位槽(14),所述操作螺杆(13)的底端伸入至限位槽(14)内部,且操作螺杆(13)穿过螺纹孔(34),操作螺杆(13)和螺纹孔(34)之间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对开四色印刷机刮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1)和所述配重滑块(33)的横截面均呈T形,所述配重滑块(33)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普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永诚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