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胶针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55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54
灌胶针头组件,包括针头、胶管、胶管护套、连接部件和固定帽。针头包括针头座和针管,针管的上端与针头座下端相连。胶管护套部分地套设于胶管外,胶管的下端伸出胶管护套,并插入针头座内。针头连接部件环绕于针头座周围,并与针头座的外侧面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帽包括底壁及周边侧壁,底壁和周边侧壁围成收容腔;收容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和阶梯面朝上的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位于内螺纹的下方;底壁设有过针孔。胶管护套下端伸入收容腔中,并与收容腔内壁螺旋连接;针头连接部件的下端抵接限位台阶的阶梯面;针管穿过过针孔,且针管的外周面与过针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针头与待灌胶位置的准确对位。

Filling needl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胶针头组件
本技术涉及灌胶针头组件。
技术介绍
在电子产品等的制造过程中,为了实现固定、密封等功能常常需要进行灌胶处理。在灌胶过程中,需要对针头进行定位。现有的针头固定方式需要使用外部固定装置,通过增加一个固定支架、并且使用螺栓紧固固定针头。使用外部固定装置增加了制造成本和装配工时,给装配、拆卸以及清理工作都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由于调整针头的位置比较困难,导致要花费较大力气才能实现针头与待灌胶位置的准确对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针头与待灌胶位置的准确对位的灌胶针头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灌胶针头组件,包括针头、胶管和胶管护套;针头包括针头座和针管,针管的上端与针头座的下端相连;胶管护套部分地套设于胶管外,胶管的下端伸出胶管护套,并插入针头座的上端内,其特点在于,灌胶针头组件包括针头连接部件和固定帽;针头连接部件环绕于针头座周围,并与针头座的外侧面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帽包括底壁以及从底壁周围向上延伸的周边侧壁,底壁和周边侧壁围成收容腔;收容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和阶梯面朝上的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位于内螺纹的下方;底壁设有过针孔;胶管护套下端的外周面设有与收容腔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胶管护套下端伸入收容腔中,并与收容腔的内壁螺旋连接;针头连接部件的下端抵接限位台阶的阶梯面;针管穿过过针孔,且针管的外周面与过针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1、本实施例中,针头连接部件的下端与固定帽的限位台阶的阶梯面相接触,接触的顶紧力保证了胶管、针头连接部件与针头之间的固定,不会出现晃动,且针管的外周面与过针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保证了可手动调整针头位置,且实现针头与待灌胶位置对位的时候只有针管的底部发生变形,而不会出现针头整体晃动,极大方便了操作者调节,在短时间内即能达到针头与待灌胶位置准确对位的目的;2、与现有的灌胶针头组件外部固定装置相比,本实施例的固定帽结构简单,易于装拆,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灌胶针头组件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固定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灌胶针头组件,包括针头1、胶管2、胶管护套3、针头连接部件4和固定帽5。针头1包括针头座11和针管12。针管12的上端与针头座11的下端相连。胶管护套3部分地套设于胶管2外,胶管2的上端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胶水,胶管2的下端伸出胶管护套3,并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针头座11的上端内。针头连接部件4环绕于针头座11周围,并与针头座11的外侧面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针头连接部件4为螺母,针头座11的外侧面具有与该螺母相配合的外螺纹,螺母与针头座11螺旋连接。进一步地,针头连接部件4部分地环绕胶管2,且胶管2的外周面与针头连接部件4的内周面过盈配合。固定帽5包括底壁51以及从底壁51周围向上延伸的周边侧壁52,底壁51和周边侧壁52围成收容腔50。收容腔50的内壁设有内螺纹501和阶梯面朝上的限位台阶502,限位台阶502位于内螺纹501的下方。底壁51设有过针孔510。胶管护套3下端的外周面设有与收容腔50的内螺纹501相配合的外螺纹,胶管护套3的下端伸入收容腔50中,并与收容腔50的内壁螺旋连接。针头连接部件4的下端抵接限位台阶502的阶梯面。针管12穿过过针孔510,且针管12的外周面与过针孔510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可选地,针管12的外周面与过针孔510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大于0且小于等于0.05mm。本实施例的灌胶针头组件在拧紧固定帽5时,针头连接部件4的下端与固定帽5的限位台阶502的阶梯面相接触,接触的顶紧力保证了胶管2、针头连接部件4与针头1之间的固定,不会出现晃动。灌胶时,用激光检测针头1的出口位置,根据显示的待灌胶位置坐标点,手动调整针头1的出口位置至待灌胶位置坐标点,从而实现了针头1与待灌胶位置的准确对位。由于针管12的外周面与过针孔510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保证了可以手动调整针头位置,实现针头与待灌胶位置对位的时候只有针管12的底部发生变形,而不会出现针头整体晃动的现象,极大方便了操作者调节,在短时间内即能达到针头与待灌胶位置准确对位的目的。本实施方案的描述结合了特定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技术并不限于在此描述的实施例,并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而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灌胶针头组件,包括针头、胶管和胶管护套;所述针头包括针头座和针管,所述针管的上端与所述针头座的下端相连;所述胶管护套部分地套设于胶管外,胶管的下端伸出胶管护套,并插入所述针头座的上端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针头组件包括针头连接部件和固定帽;/n所述针头连接部件环绕于所述针头座周围,并与针头座的外侧面可拆卸地连接;/n所述固定帽包括底壁以及从底壁周围向上延伸的周边侧壁,所述底壁和周边侧壁围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和阶梯面朝上的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位于所述内螺纹的下方;所述底壁设有过针孔;/n胶管护套下端的外周面设有与收容腔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胶管护套下端伸入所述收容腔中,并与收容腔的内壁螺旋连接;所述针头连接部件的下端抵接所述限位台阶的阶梯面;所述针管穿过所述过针孔,且针管的外周面与所述过针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灌胶针头组件,包括针头、胶管和胶管护套;所述针头包括针头座和针管,所述针管的上端与所述针头座的下端相连;所述胶管护套部分地套设于胶管外,胶管的下端伸出胶管护套,并插入所述针头座的上端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针头组件包括针头连接部件和固定帽;
所述针头连接部件环绕于所述针头座周围,并与针头座的外侧面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固定帽包括底壁以及从底壁周围向上延伸的周边侧壁,所述底壁和周边侧壁围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和阶梯面朝上的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位于所述内螺纹的下方;所述底壁设有过针孔;
胶管护套下端的外周面设有与收容腔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胶管护套下端伸入所述收容腔中,并与收容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凯怡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科奥电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