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料搅拌机用的磨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53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料搅拌机用的磨粉装置,包括设置在下方的精磨组件和设置在精磨组件上方且通过焊接与之连通的粗磨组件,所述粗磨组件的上通过螺栓连接有颗粒物料仓,所述精磨组件包括精磨筒,通过轴承连接在精磨筒内的精磨辊和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精磨辊一端的磨粉电机,所述粗磨组件包括粗磨机壳,通过轴承连接在粗磨机壳上的主磨辊和与主磨辊平行且位于主磨辊一侧的副磨辊,所述粗磨机壳顶部与颗粒物料仓通过螺栓连接连通,所述粗磨机壳的底部与通过螺栓与精磨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挤压破碎、研磨的方式,提高了磨粉的细度和效率,有利于后续原料的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料搅拌机用的磨粉装置
本技术涉及复合肥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料搅拌机用的磨粉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复合肥的过程中,需要将氮肥、磷肥和钾肥原料计量混合后才能进一步加工,但是有些原料是颗粒物料,有些原料时粉末物料,必须将颗粒物料粉碎磨粉后才能与其他粉末物料均匀混合。现有的颗粒化肥粉碎机,如笼式尿素粉碎机,采用条笼实现粉碎,粉碎后的细度并不高,将大大降低后续原料的混合效率,使得混合后半成品中出现组份含量不均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作出改进和创新,提出一种配料搅拌机用的磨粉装置,该配料搅拌机采用挤压破碎、研磨的方式,提高了磨粉的细度和效率,有利于后续原料的混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料搅拌机用的磨粉装置,包括设置在下方的精磨组件和设置在精磨组件上方且通过焊接与之连通的粗磨组件,所述粗磨组件的上通过螺栓连接有颗粒物料仓,所述精磨组件包括精磨筒,通过轴承连接在精磨筒内的精磨辊和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精磨辊一端的磨粉电机,所述粗磨组件包括粗磨机壳,通过轴承连接在粗磨机壳上的主磨辊和与主磨辊平行且位于主磨辊一侧的副磨辊,所述粗磨机壳顶部与颗粒物料仓通过螺栓连接连通,所述粗磨机壳的底部与通过螺栓与精磨筒连通。颗粒物料依次通过该粗磨、精磨,达到生产所需的粉状,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精磨筒与水平面呈5~10°的夹角,所述精磨筒低位端焊接有出料口,所述精磨筒高位端与粗磨组件连通。利用精磨筒和精磨辊,粉碎后的小块状原料被研磨成粉状,由于精磨筒倾斜设置,粉状物料沿精磨筒,从出料口流出。通过精磨加工,保证颗粒物料被加工成生产所需的粉状,提高了后续的混合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磨辊包括第一副磨辊和位于第一副磨辊右下方的第二副磨辊,所述第一副磨辊和第二副磨辊之间抵靠接触,所述第一副磨辊与主磨辊之间的间隙为2mm,所述第二副磨辊与主磨辊之间的间隙为1mm。主磨辊、第一副磨辊和第二副磨辊分别通过电机驱动,而且主磨辊与第一副磨辊和第二副磨辊的转向相反,第一副磨辊和第二副磨辊的转向相同。第一副磨辊和第二副磨辊之间抵靠接触,能起到封闭的作用,避免颗粒原料从第一副磨辊和第二副磨辊之间的间隙流出,而导致颗粒原料没有经过第二副磨辊的破碎。化肥颗粒直径的为3~10mm,利用第一副磨辊与主磨辊之间的间隙为2mm,将颗粒物料初步压碎,再利用第二副磨辊与主磨辊之间的1mm间隙将颗粒物料进一次压碎呈小块状,既有利于后续的精磨加工,也能降低粉碎时产出的噪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副磨辊还可以至少设置两个,且从靠近第一副磨辊的第二副磨辊开始,各个第二副磨辊与主磨辊之间的间隙依次减小0.3mm。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副磨辊,并且每个第二副磨辊与主磨辊之间的间隙逐个减小,大大缩小粗磨后原料的粒度,更加有利于精磨加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粗磨机壳顶部与颗粒物料仓连通处通过铰链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开合方向正对第一副磨辊和第二副磨辊,所述挡料板与主磨辊的间隙为1mm。通过设置挡料板,保证颗粒物料只能流向阻止颗粒物料第一副磨辊和第二副磨辊一侧,避免颗粒物料未经第一副磨辊和第二副磨辊破碎就流入精磨筒内。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第一副磨辊、第二副磨辊和主磨辊对颗粒原料进行粗磨加工,而且第一副磨辊和主磨辊的间隙大于第二副磨辊和主磨辊的间隙,有利于颗粒原料的逐步粉碎,与笼式粉碎机相比,大大提高了磨粉的细度和效率。同时,利用精磨辊和精磨筒对粗磨后的原料进行精磨,保证颗粒原料粉碎至所需的粉状,并且提高混料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在图中:1磨粉电机,2精磨辊,3粗磨机壳,4主磨辊,5颗粒物料仓,6挡料板,7第一副磨辊,8精磨筒,9出料口,10第二副磨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了出本技术首选实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于本技术。在图1-2中:磨粉电机1,精磨辊2,粗磨机壳3,主磨辊4,颗粒物料仓5,挡料板6,第一副磨辊7,精磨筒8,出料口9,第二副磨辊10。如图1所示,粗磨组件包括粗磨机壳3,通过轴承连接在粗磨机壳3上的主磨辊4和与主磨辊4平行且位于主磨辊4一侧的副磨辊,在粗磨机壳3顶部通过螺栓连接连通有颗粒物料仓5,在粗磨机壳3的底部通过螺栓连通有精磨筒8,副磨辊包括第一副磨辊7和位于第一副磨辊7右下方的第二副磨辊10,第一副磨辊7和第二副磨辊10之间抵靠接触,第一副磨辊7与主磨辊4之间的间隙为2mm,第二副磨辊10与主磨辊4之间的间隙为1mm,在粗磨机壳3顶部与颗粒物料仓5连通处通过铰链设置有挡料板6,挡料板6的开合方向正对第一副磨辊7和第二副磨辊10,挡料板6与主磨辊4的间隙为1mm。精磨组件包括精磨筒8,通过轴承连接在精磨筒8内的精磨辊2和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精磨辊2一端的磨粉电机1,精磨筒8与水平面呈5~10°的夹角,本实施例中精磨筒8与水平面呈7°的夹角,在精磨筒8低位端焊接有出料口9,在精磨筒8高位端与粗磨机壳3连通。如图2所示,第二副磨辊10还可以至少设置两个,且从靠近第一副磨辊7的第二副磨辊10)开始,各个第二副磨辊10与主磨辊4之间的间隙依次减小0.3mm,本实施例中第二副磨辊10设置两个。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启动搅拌机,将颗粒原料倒入颗粒物料仓5中,颗粒物料从颗粒物料仓5中依次流入主磨辊4和第一副磨辊7和第二副磨辊10之间的间隙,颗粒物料受挤压被破碎成小碎块状,然后沿粗磨机壳3流入精磨筒8中,经过精磨筒8和精磨辊2的研磨,成为生产所需的粉状原料,再从出料口9流出。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料搅拌机用的磨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下方的精磨组件和设置在精磨组件上方且通过焊接与之连通的粗磨组件,所述粗磨组件的上通过螺栓连接有颗粒物料仓(5),所述精磨组件包括精磨筒(8),通过轴承连接在精磨筒(8)内的精磨辊(2)和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精磨辊(2)一端的磨粉电机(1),所述粗磨组件包括粗磨机壳(3),通过轴承连接在粗磨机壳(3)上的主磨辊(4)和与主磨辊(4)平行且位于主磨辊(4)一侧的副磨辊,所述粗磨机壳(3)顶部与颗粒物料仓(5)通过螺栓连接连通,所述粗磨机壳(3)的底部与通过螺栓与精磨筒(8)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料搅拌机用的磨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下方的精磨组件和设置在精磨组件上方且通过焊接与之连通的粗磨组件,所述粗磨组件的上通过螺栓连接有颗粒物料仓(5),所述精磨组件包括精磨筒(8),通过轴承连接在精磨筒(8)内的精磨辊(2)和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精磨辊(2)一端的磨粉电机(1),所述粗磨组件包括粗磨机壳(3),通过轴承连接在粗磨机壳(3)上的主磨辊(4)和与主磨辊(4)平行且位于主磨辊(4)一侧的副磨辊,所述粗磨机壳(3)顶部与颗粒物料仓(5)通过螺栓连接连通,所述粗磨机壳(3)的底部与通过螺栓与精磨筒(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料搅拌机用的磨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磨筒(8)与水平面呈5~10°的夹角,所述精磨筒(8)低位端焊接有出料口(9),所述精磨筒(8)高位端与粗磨组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前良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星蓝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