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49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净化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其可以降低尾气进塔温度,并使尾气吸收塔内温度降低,吸收效果更好并能将氨气的水溶解液进行有效中和,还可将中和后的溶液收集再利用;包括塔体、鼓风机、水泵、盛水箱、第一连通管、第一喷淋管组,第一喷淋管组的输出端设置有多组第一喷头,塔体内设置有填料层,塔体左端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塔体前端设置有进气口,还包括进气管、压缩机、循环泵和冷凝管,塔体外壁处设置有围板,围板与塔体外壁之间设置有冷却腔,还包括稀硫酸盛放箱、加压泵、第二连通管和第二喷淋管组,第二喷淋管组输出端设置有多组第二喷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尾气净化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是一种将氨基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氨气进行多级吸收的设备,其在尾气净化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包括塔体、鼓风机、水泵、盛水箱、第一连通管、第一喷淋管组,所述塔体右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板,所述盛水箱底端与第一放置板顶端连接,所述水泵底端与盛水箱顶端连接,所述第一喷淋管组设置于塔体内,水泵的输入端穿过盛水箱的顶壁并伸入至盛水箱内底部,第一连通管的输入端与水泵的输出端连通,第一连通管的输出端与第一喷淋管组的输入端连通,第一喷淋管组的输出端设置有多组第一喷头,所述塔体内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塔体左端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塔体前端设置有进气口;现有的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使用时,将氨气通入至塔体内,水泵将盛水箱内水进行加压后在第一喷头处喷出,氨气在填料层与喷淋的水相遇,水将氨气进行溶解,从而完成对氨气的吸收;现有的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使用中发现,尾气进入吸收塔时,温度过高且氨气溶于水时释放大量的热,使得水的温度随着氨气的不断溶解而温度不断升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大幅度下降,使得原本溶于水的氨气重新溢出,影响氨气的吸收效果;氨气溶解的水溶液呈碱性,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尾气进塔温度,使尾气吸收塔内温度降低,吸收效果更好并能将氨气的水溶解液进行有效中和,将中和后的溶液再利用的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本技术的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包括塔体、鼓风机、水泵、盛水箱、第一连通管、第一喷淋管组,所述塔体右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板,所述盛水箱底端与第一放置板顶端连接,所述水泵底端与盛水箱顶端连接,所述第一喷淋管组设置于塔体内,水泵的输入端穿过盛水箱的顶壁并伸入至盛水箱内底部,第一连通管的输入端与水泵的输出端连通,第一连通管的输出端与第一喷淋管组的输入端连通,第一喷淋管组的输出端设置有多组第一喷头,所述塔体内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塔体左端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塔体前端设置有进气口;还包括进气管、压缩机、循环泵和冷凝管,所述塔体外壁处设置有围板,围板与塔体外壁之间设置有冷却腔,所述鼓风机设置于塔体右端顶部,所述冷凝管均匀盘绕在塔体外壁,进气管均匀盘绕于冷却腔内,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与进气管的输入端连通,进气管的输入端与进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机和循环泵均设置于塔体右端外壁上,循环泵的输出端与冷凝管的输入端连通,冷凝管的输出端与压缩机的输入端连通,压缩机的输出端与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还包括稀硫酸盛放箱、加压泵、第二连通管和第二喷淋管组,所述塔体左端设置有第二放置板,第二放置板的顶端与稀硫酸盛放箱的底端连接,所述加压泵的输入端穿过稀硫酸盛放箱的顶端并伸入至稀硫酸盛放箱内,加压泵的输出端与第二连通管的输入端连通,第二连通管的输出端与第二喷淋管组的输入端连通,第二喷淋管组输出端设置有多组第二喷头。本技术的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所述塔体外壁和围板外壁均设置有保温层。本技术的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所述塔体内顶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本技术的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所述塔体顶端设置有检修口,检修口上设置有挡门。本技术的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所述塔体右端设置有排放管,排放管上设置有排放阀。本技术的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所述盛水箱和稀硫酸盛放箱左端均设置有进液管和排液管,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阀,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本技术的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所述盛水箱和稀硫酸盛放箱前端均设置有观察口,观察口上设置有透明挡板。本技术的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所述塔体为玻璃钢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进行压缩,制冷剂经循环泵加压后进入至冷凝管内,经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冷凝管内汽化吸热,从而使冷却腔内温度降低,所需处理的氨气经鼓风机的加压后进入至进气管,温度较高的氨气在进气管内经过,因冷却腔内温度降低,进气管内热量传递到冷却腔,从而使进入塔体氨气温度降低,氨气进入至塔体内与第一喷头喷洒的水在填料层进行充分接触,因塔体内温度比冷却腔内温度高,塔体内热量向冷却腔内传递,从而使塔体内温度降低,使氨气能充分在水里溶解,增加了氨气的溶解量,增加氨气的吸收效果;而通过加压泵将稀硫酸盛放箱内稀硫酸泵入至塔体内,使其与溶解的氨水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铵,生成的硫酸铵可作为化肥生产的原料再利用,即对氨水进行了中和又能将中和后的反应物进行再利用,较为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喷淋管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塔体;2、鼓风机;3、水泵;4、盛水箱;5、第一连通管;6、第一喷淋管组;7、第一放置板;8、第一喷头;9、填料层;10、排气口;11、进气管;12、压缩机;13、循环泵;14、冷凝管;15、围板;16、稀硫酸盛放箱;17、加压泵;18、第二连通管;19、第二喷淋管组;20、第二放置板;21、保温层;22、活性炭吸附层;23、检修口;24、排放管;25、排放阀;26、进液管;27、进液阀;28、排液管;29、排液阀;30、观察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包括塔体1、鼓风机2、水泵3、盛水箱4、第一连通管5、第一喷淋管组6,塔体1右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板7,盛水箱4底端与第一放置板7顶端连接,水泵3底端与盛水箱4顶端连接,第一喷淋管组6设置于塔体1内,水泵3的输入端穿过盛水箱4的顶壁并伸入至盛水箱4内底部,第一连通管5的输入端与水泵3的输出端连通,第一连通管5的输出端与第一喷淋管组6的输入端连通,第一喷淋管组6的输出端设置有多组第一喷头8,塔体1内设置有填料层9,塔体1左端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0,塔体1前端设置有进气口;还包括进气管11、压缩机12、循环泵13和冷凝管14,塔体1外壁处设置有围板15,围板15与塔体1外壁之间设置有冷却腔,鼓风机2设置于塔体1右端顶部,冷凝管14均匀盘绕在塔体1外壁,进气管11均匀盘绕于冷却腔内,鼓风机2的输出端与进气管11的输入端连通,进气管11的输入端与进气口连通,压缩机12和循环泵13均设置于塔体1右端外壁上,循环泵13的输出端与冷凝管14的输入端连通,冷凝管14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2的输入端连通,压缩机12的输出端与循环泵13的输入端连通;还包括稀硫酸盛放箱16、加压泵17、第二连通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包括塔体(1)、鼓风机(2)、水泵(3)、盛水箱(4)、第一连通管(5)、第一喷淋管组(6),所述塔体(1)右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板(7),所述盛水箱(4)底端与第一放置板(7)顶端连接,所述水泵(3)底端与盛水箱(4)顶端连接,所述第一喷淋管组(6)设置于塔体(1)内,水泵(3)的输入端穿过盛水箱(4)的顶壁并伸入至盛水箱(4)内底部,第一连通管(5)的输入端与水泵(3)的输出端连通,第一连通管(5)的输出端与第一喷淋管组(6)的输入端连通,第一喷淋管组(6)的输出端设置有多组第一喷头(8),所述塔体(1)内设置有填料层(9),所述塔体(1)左端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0),塔体(1)前端设置有进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管(11)、压缩机(12)、循环泵(13)和冷凝管(14),所述塔体(1)外壁处设置有围板(15),围板(15)与塔体(1)外壁之间设置有冷却腔,所述鼓风机(2)设置于塔体(1)右端顶部,所述冷凝管(14)均匀盘绕在塔体(1)外壁,进气管(11)均匀盘绕于冷却腔内,所述鼓风机(2)的输出端与进气管(11)的输入端连通,进气管(11)的输入端与进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机(12)和循环泵(13)均设置于塔体(1)右端外壁上,循环泵(13)的输出端与冷凝管(14)的输入端连通,冷凝管(14)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2)的输入端连通,压缩机(12)的输出端与循环泵(13)的输入端连通;还包括稀硫酸盛放箱(16)、加压泵(17)、第二连通管(18)和第二喷淋管组(19),所述塔体(1)左端设置有第二放置板(20),第二放置板(20)的顶端与稀硫酸盛放箱(16)的底端连接,所述加压泵(17)的输入端穿过稀硫酸盛放箱(16)的顶端并伸入至稀硫酸盛放箱(16)内,加压泵(17)的输出端与第二连通管(18)的输入端连通,第二连通管(18)的输出端与第二喷淋管组(19)的输入端连通,第二喷淋管组(19)输出端设置有多组第二喷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酸生产多级尾气吸收塔净化排放装置,包括塔体(1)、鼓风机(2)、水泵(3)、盛水箱(4)、第一连通管(5)、第一喷淋管组(6),所述塔体(1)右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板(7),所述盛水箱(4)底端与第一放置板(7)顶端连接,所述水泵(3)底端与盛水箱(4)顶端连接,所述第一喷淋管组(6)设置于塔体(1)内,水泵(3)的输入端穿过盛水箱(4)的顶壁并伸入至盛水箱(4)内底部,第一连通管(5)的输入端与水泵(3)的输出端连通,第一连通管(5)的输出端与第一喷淋管组(6)的输入端连通,第一喷淋管组(6)的输出端设置有多组第一喷头(8),所述塔体(1)内设置有填料层(9),所述塔体(1)左端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0),塔体(1)前端设置有进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管(11)、压缩机(12)、循环泵(13)和冷凝管(14),所述塔体(1)外壁处设置有围板(15),围板(15)与塔体(1)外壁之间设置有冷却腔,所述鼓风机(2)设置于塔体(1)右端顶部,所述冷凝管(14)均匀盘绕在塔体(1)外壁,进气管(11)均匀盘绕于冷却腔内,所述鼓风机(2)的输出端与进气管(11)的输入端连通,进气管(11)的输入端与进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机(12)和循环泵(13)均设置于塔体(1)右端外壁上,循环泵(13)的输出端与冷凝管(14)的输入端连通,冷凝管(14)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2)的输入端连通,压缩机(12)的输出端与循环泵(13)的输入端连通;还包括稀硫酸盛放箱(16)、加压泵(17)、第二连通管(18)和第二喷淋管组(19),所述塔体(1)左端设置有第二放置板(20),第二放置板(20)的顶端与稀硫酸盛放箱(16)的底端连接,所述加压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黎明张平顾军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博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