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框架、变频器主控单元、变频器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130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框架、变频器主控单元、变频器及压缩机。其中变频器主控单元安装框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上构造有彼此平行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且所述第二安装部处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一主板,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IPM功率模块组件,所述第三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二主板,所述第一安装部竖向设置,以使所述第一主板及第二主板的元器件安装侧面在安装后能够水平朝向用户侧。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安装框架、变频器主控单元、变频器及压缩机,结构布局合理、紧凑,有效减小主控单元的体积,便于后期检修。

Installation frame, main control unit of frequency converter, frequency converter and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框架、变频器主控单元、变频器及压缩机
本技术属于变频器
,具体涉及一种安装框架、变频器主控单元、变频器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在电子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形势下,变频器技术及其设备的发展也在逐渐完善,四象限大功率变频器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重工业、供水建设系统、空调设备、电梯运行等。但是国内变频器的研制和发展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其变频器结构设计也尚不成熟,导致目前的大功率变频器体积大、维护和定期检验困难、故障率高,尤其以主控单元的结构设计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框架、变频器主控单元、变频器及压缩机,结构布局合理、紧凑,有效减小主控单元的体积,便于后期检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框架,用于变频器主控单元中,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上构造有彼此平行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且所述第二安装部处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一主板,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IPM功率模块组件,所述第三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二主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框架,用于变频器主控单元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上构造有彼此平行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且所述第二安装部处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一主板(100),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IPM功率模块组件(200),所述第三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二主板(300),所述第一安装部竖向设置,以使所述第一主板(100)及第二主板(300)的元器件安装侧面在安装后能够水平朝向用户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框架,用于变频器主控单元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上构造有彼此平行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且所述第二安装部处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一主板(100),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IPM功率模块组件(200),所述第三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二主板(300),所述第一安装部竖向设置,以使所述第一主板(100)及第二主板(300)的元器件安装侧面在安装后能够水平朝向用户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水平平行设置的底框(5)与顶框(4),所述底框(5)与顶框(4)之间通过多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竖梁连接,多根所述竖梁包括第一竖梁(11)、第二竖梁(12),所述第一竖梁(11)、第二竖梁(12)的间隙位置设置有第一主板安装板(101);和/或,多个所述竖梁还包括第三竖梁(13),所述第三竖梁(13)上设置有IPM功率模块组件安装板(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竖梁还包括第四竖梁(14)、第五竖梁(15),所述第四竖梁(14)、第五竖梁(15)的间隙位置设置有第二主板安装板组件(3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板安装板组件(301)包括固定背板(3011)、活动背板(3012),所述固定背板(3011)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竖梁(14)与所述第五竖梁(15)之间,所述活动背板(3012)用于与所述第二主板(300)连接,所述固定背板(3011)与所述活动背板(3012)之间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背板(3011)与所述活动背板(3012)之间设置有导轨(30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背板(3012)上构造有定位通孔(3014),所述固定背板(3011)上构造有与所述定位通孔(3014)相对应的固定螺纹孔,当所述活动背板(3012)处于预设的缩回位置时,所述定位通孔(3014)与所述固定螺纹孔之间通过螺纹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背板(3012)上构造有位置保持螺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一伦张良浩孙瑞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