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181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涉及直剪试验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架体、连接板组和驱动组件,架体包括底板、顶板以及至少两个连接杆;连接板组与连接杆在上下方向上滑动配合,连接板组上设有第一弹性元件,连接板组的下端设有击实杆,击实杆的底部设有击实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使用时将架体放置在套筒上,由驱动组件带动连接板组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击实杆及击实板上下移动实现对重塑土土样的击实,第一弹性元件的设置能够实现下端击实板击实高度的逐渐变化,伴随土样高度的增加,第一弹性元件的压缩量变大,击实板的下移距离变小,以实现对不同高度的土样良好的击实效果。

Direct shear test remolded soil comp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
本技术属于直剪试验辅助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土工试验之前,需要先制作重塑土试样,在制作重塑土试样时一般可以采用压样法和击样法。压样法制备的试样均匀,但时间较长,故通常采用击样法制备重塑土试样,击样法制备时为了使试样均匀需要进行分层击实,避免土样的强度不足的问题。击实法在土样制备过程中步骤较多,首先,选取一定数量的代表性土样,经过风干、碾碎、过筛等操作后,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其次,将定量的水喷洒到土料上拌匀并稍静置后装入塑料袋,然后置于密闭容器内至少20h,使土料中含水率均匀并取出土料复测其含水率;最后根据要求的干密度称取一定量的土料按试样高度分层击实,粉土为3-5层,粘土为5-8层,各层土料质量相等,每层击实至所需高度后,将表面刨毛然后再加第2层土料,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击实最后一层。目前,重塑土土样的击实一般采用人工手持击实锤进行逐层击实的方式,存在锤击力不稳定,土样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击实锤击力大小不等,导致土样内部分布不均匀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包括架体、连接板组和驱动组件,架体用于放置于容纳重塑土土样的套筒的上方,包括底板、平行于底板设置于底板上方的顶板以及至少两个沿上下方向设置且用于连接顶板与底板的连接杆;连接板组与连接杆在上下方向上滑动配合且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连接板组上设有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弹性元件,连接板组的下端设有贯穿底板设置的击实杆,击实杆的底部设有用于伸入套筒内并用于击实重塑土土样的击实板;驱动组件,设置于顶板的下方且用于驱动连接板组沿上下方向运动。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连接板组包括顶部设有用于与驱动组件的下端铰接的铰接座的第一板、平行于第一板设置于第一板的下方的第二板以及上端与第一板固接且下端贯穿第二板设置的至少两个提拉杆,提拉杆的下端设有板面垂直于提拉杆的主轴设置的端板,击实杆的上端与第二板的底部固接。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第一弹性元件套设于连接杆外周,第一弹性元件的上端与第一板固接。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端板与第二板之间还设有第二弹性元件。作为进一步的优化,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顶板下方且输出轴沿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方向设置的电机,沿输出轴的径向设置且与输出轴相连的第一杆体以及一端与第一杆体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铰接座铰接的第二杆体。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套筒的对角上设有两个定位孔,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还包括两个用于与定位孔插接配合的,定位杆贯穿顶板、第一板、第二板以及底板设置。作为进一步的优化,顶板的顶面上固设有用于与定位杆的上端螺纹连接的螺母。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击实杆设置于第二板的底面中心处。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提拉杆设有两个,连接杆也设有两个,且两个提拉杆对称设于击实杆两侧,两个连接杆对称设置于击实杆两侧。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底板向外侧凸出于击实板设置。本技术提供的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使用时将架体放置在套筒上,由驱动组件带动连接板组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击实杆及击实板上下移动实现对重塑土土样的击实,第一弹性元件的设置能够实现下端击实板击实高度的逐渐变化,伴随土样高度的增加,第一弹性元件的压缩量变大,击实板的下移距离变小,以实现对不同高度的土样良好的击实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C-C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架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实施例二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架体;110、底板;120、顶板;130、连接杆;200、连接板组;210、第一板;211、铰接座;220、第二板;230、击实杆;240、提拉杆;250、端板;260、第二弹性元件;270、击实板;280、拉爪;300、驱动组件;310、电机;320、第一杆体;330、第二杆体;400、第一弹性元件;500、定位杆;510、螺母;600、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技术提供的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进行说明。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包括架体100、连接板组200和驱动组件300,架体100用于放置于容纳重塑土土样的套筒600的上方,包括底板110、平行于底板110设置于底板110上方的顶板120以及至少两个沿上下方向设置且用于连接顶板120与底板110的连接杆130;连接板组200与连接杆130在上下方向上滑动配合且位于顶板120和底板110之间,连接板组200上设有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弹性元件400,连接板组200的下端设有贯穿底板110设置的击实杆230,击实杆230的底部设有用于伸入套筒600内并用于击实重塑土土样的击实板270;驱动组件300设置于顶板120的下方且用于驱动连接板组200沿上下方向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先将需要击实的重塑土土样放置到套筒600中,然后将架体100放置在套筒600的正上方,通过驱动组件300驱动连接板组200带动下端的击实板270上下运动,实现击实板270对套筒600内重塑土土样的击实。连接板组200上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弹性元件400可以采用压簧或者弹片的形式,均可以实现在土样高度增高时,连接板组200高度的压缩,进而实现无论土样高低,连接板组200均能实现带动下方的击实板270对重塑土土样进行有效击实的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使用时将架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架体(100),用于放置于容纳重塑土土样的套筒(600)上方,包括底板(110)、平行于所述底板(110)设置于所述底板(110)上方的顶板(120)以及至少两个沿上下方向设置且用于连接所述顶板(120)与所述底板(110)的连接杆(130);/n连接板组(200),与所述连接杆(130)在上下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板组(200)上设有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弹性元件(400),所述连接板组(200)的下端设有贯穿所述底板(110)设置的击实杆(230),所述击实杆(230)的底部设有用于伸入所述套筒(600)内并用于击实所述重塑土土样的击实板(270);/n驱动组件(300),设置于所述顶板(120)的下方且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板组(200)沿上下方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100),用于放置于容纳重塑土土样的套筒(600)上方,包括底板(110)、平行于所述底板(110)设置于所述底板(110)上方的顶板(120)以及至少两个沿上下方向设置且用于连接所述顶板(120)与所述底板(110)的连接杆(130);
连接板组(200),与所述连接杆(130)在上下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板组(200)上设有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弹性元件(400),所述连接板组(200)的下端设有贯穿所述底板(110)设置的击实杆(230),所述击实杆(230)的底部设有用于伸入所述套筒(600)内并用于击实所述重塑土土样的击实板(270);
驱动组件(300),设置于所述顶板(120)的下方且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板组(200)沿上下方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组(200)包括:
第一板(210),顶部设有用于与所述驱动组件(300)的下端铰接的铰接座(211);
第二板(220),平行于所述第一板(210)设置于所述第一板(210)的下方,所述击实杆(230)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板(220)的底部固接;
至少两个提拉杆(240),上端与所述第一板(210)固接且下端贯穿第二板(220)设置,所述提拉杆(240)的下端设有板面垂直于所述提拉杆(240)的主轴设置的端板(25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剪试验重塑土击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00)套设于所述连接杆(130)外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00)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板(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尚青蒋希雁冯峰孙利成王伟浩杨兴然何静云张振寰周辉王皓宇于海黄前龙邢辰王文涛秦晓鹏王盼盼闫子麟何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