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爬架提升的单链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45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爬架提升的单链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在爬架的高位安装上吊点位于龙门架内,上吊点的下方安装一个上链轮;在爬架的低位安装下吊点固定在龙门架的两个立杆上,下吊点具有上座和下座,上座的下方安装一个正挂葫芦,下座的上方安装第一下链轮和第二下链轮;在爬架的中位安装中吊点位于龙门架内,中吊点固定在建筑墙体上;链条的一端固定在中吊点上,依次绕过上链轮、第一下链轮、正挂葫芦和第二下链轮,最后链条的另一端再固定在中吊点上。所述下座的上方借助转轴枢接设置在枢接座的下方,枢接座的上方安装第一下链轮和第二下链轮。此结构受力均匀,葫芦吊点不变形,链条平直运行,不扭转和打结,爬架升降运行稳定、可靠、安全。

A kind of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single chain positive hanging hoist for climbing frame lif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爬架提升的单链正挂葫芦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爬架提升系统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爬架提升的单链正挂葫芦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爬架又叫提升架,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它能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下降。这种体系使脚手架技术完全改观:一是不必翻架子;二是免除了脚手架的拆装工序(一次组装后一直用到施工完毕),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并且在安全角度也对于传统的脚手架有较大的改观。在高层建筑中极具发展优势。爬架葫芦是一种轻小起重机械,适用于爬架的提升系统,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制动可靠、使用方便、起吊速度慢、机体质量轻、机件硬度高、磨损小的特点。在空间较小的工作场所使用更是灵活迅捷,安全方便。现有技术中,用于爬架提升的葫芦一般采用倒挂方式安装,安装在施工现场,工地上水泥、砂浆、尘土飞扬,倒挂葫芦的底部开口向上,极容易进入杂质,为了保证爬架的正常运行,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人负责不定期清洁、保养,但是,即便如此,倒挂葫芦仍然存在过早损坏的情形,系统性能可靠性差,影响施工作业。后有业者研发了正挂葫芦的安装方式,具有多链式和单链式,但是,仔细分析现有的正挂葫芦安装方式,业者发现现有的正挂葫芦都是安装在爬架的侧面,安装结构受力不均匀,容易拉伸葫芦产生扭力,造成葫芦吊点变形,而且,链条轮在下吊点采用固定式安装,使得链条容易倾斜、扭转、打结,进而造成下吊点变形,如此一来,轻者影响爬架升降,运行不稳定,可靠性较差,重者造成安全隐患。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之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之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爬架提升的单链正挂葫芦安装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爬架提升的单链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其结构简单,受力均匀,爬架升降运行稳定、可靠、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爬架提升的单链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在爬架的高位安装上吊点位于龙门架内,上吊点的下方安装一个上链轮;在爬架的低位安装下吊点固定在龙门架的两个立杆上,下吊点具有上座和下座,上座的下方安装一个正挂葫芦,下座的上方安装第一下链轮和第二下链轮;在爬架的中位安装中吊点位于龙门架内,中吊点固定在建筑墙体上;链条的一端固定在中吊点上,先向上绕过上链轮后,再向下依次绕过第一下链轮、正挂葫芦和第二下链轮,最后链条的另一端再固定在中吊点上。所述下吊点的下座和第一下链轮、第二下链轮之间增加一个枢接座,枢接座的下方借助转轴枢接设置在下座的上方,枢接座的上方安装第一下链轮和第二下链轮。所述下吊点的上座设有挂孔,正挂葫芦的挂钩挂在挂孔中。所述中吊点上形成卡槽,卡槽中固定设置卡柱,链条的两端固定在卡柱上。所述上吊点为三角架体,下吊点的上座为倒置的日字型架体,下吊点的下座为倒置的H型架体,H型的两个竖杆之间还设有两个斜拉杆,H型架体上还具有辅助座,枢接座借助转轴枢接在辅助座上。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结构简单,与现有安装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将正挂葫芦固定安装在爬架的龙门架中,整个安装结构受力均匀,葫芦吊点不会变形,爬架升降运行稳定、可靠、安全;二、下吊点增加枢接座活动安装链条的第一下链轮和第二下链轮,通过枢接座可以进行自行调整,链条不会发生倾斜现象,保证链条平直运行,避免链条扭转和打结,下吊点不会变形,进一步使爬架升降运行稳定、可靠、安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后视图。标号说明上吊点1,上链轮11;下吊点2,上座21,挂孔211,下座22,第一下链轮221,第二下链轮222,枢接座223,斜拉杆224,辅助座225;中吊点3,卡槽31,卡柱32;爬架4,龙门架41;链条5;正挂葫芦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用于爬架提升的单链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安装在爬架4的龙门架41中。在爬架4的高位安装上吊点1,上吊点1位于龙门架41内,上吊点1的下方安装一个上链轮11。在爬架4的低位安装下吊点2,下吊点2固定在龙门架41的两个立杆上,下吊点2具有上座21和下座22,上座21的下方安装一个正挂葫芦6,下座22的上方安装第一下链轮221和第二下链轮222。在爬架4的中位安装中吊点3,中吊点3位于龙门架41内,中吊点3固定在建筑墙体(图中未示出)上。链条5的一端固定在中吊点3上,先向上绕过上链轮11后,再向下依次绕过第一下链轮221、正挂葫芦6和第二下链轮222,最后链条5的另一端再固定在中吊点3上。这样,本技术将正挂葫芦6固定安装在爬架4的龙门架41中,整个安装结构受力更加均匀,正挂葫芦6的中吊点3不会变形,爬架4升降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安全。进一步,本技术在所述下吊点2的下座22和第一下链轮221、第二下链轮222之间还增加一个枢接座223,枢接座223的下方借助转轴枢接设置在下座22的上方,枢接座223的上方安装第一下链轮221和第二下链轮222。这样,下吊点2的第一下链轮221和第二下链轮222采用活动安装方式,通过枢接座223可以进行自行调整,链条5不会发生倾斜现象,保证链条5平直运行,避免链条5在运行中发生扭转甚至打结,而且,下吊点2的下座22不会变形,进一步使爬架4升降运行稳定、可靠、安全。进一步,为了方便安装,所述下吊点2的上座21设有挂孔211,正挂葫芦6的挂钩挂在挂孔211中。所述中吊点3上形成卡槽31,卡槽31中固定设置卡柱32,链条5的两端固定在卡柱32上。进一步,为了优化结构,增加安装强度,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可靠性,所述上吊点1为三角架体,下吊点2的上座21为倒置的日字型架体,下吊点2的下座22为倒置的H型架体,H型的两个竖杆之间还设有两个斜拉杆224,H型架体上还具有辅助座225,枢接座223借助转轴枢接在辅助座225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示例,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爬架提升的单链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爬架的高位安装上吊点,上吊点位于龙门架内,上吊点的下方安装一个上链轮;在爬架的低位安装下吊点,下吊点固定在龙门架的两个立杆上,下吊点具有上座和下座,上座的下方安装一个正挂葫芦,下座的上方安装第一下链轮和第二下链轮;在爬架的中位安装中吊点,中吊点位于龙门架内,中吊点固定在建筑墙体上;链条的一端固定在中吊点上,先向上绕过上链轮后,再向下依次绕过第一下链轮、正挂葫芦和第二下链轮,最后链条的另一端再固定在中吊点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爬架提升的单链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爬架的高位安装上吊点,上吊点位于龙门架内,上吊点的下方安装一个上链轮;在爬架的低位安装下吊点,下吊点固定在龙门架的两个立杆上,下吊点具有上座和下座,上座的下方安装一个正挂葫芦,下座的上方安装第一下链轮和第二下链轮;在爬架的中位安装中吊点,中吊点位于龙门架内,中吊点固定在建筑墙体上;链条的一端固定在中吊点上,先向上绕过上链轮后,再向下依次绕过第一下链轮、正挂葫芦和第二下链轮,最后链条的另一端再固定在中吊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爬架提升的单链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吊点的下座和第一下链轮、第二下链轮之间增加一个枢接座,枢接座的下方借助转轴枢接设置在下座的上方,枢接座的上方安装第一下链轮和第二下链轮。


3.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志峰孟芮名林晓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