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用雨水花园溢流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418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27
道路用雨水花园溢流井,涉及道路路面雨水收集和利用的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溢流井,溢流井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有井圈,井圈上连接有溢流井盖,溢流井内部可拆卸的连接有落水槽,落水槽侧面靠近底端面与溢流井侧壁上均开设有透水孔,溢流井侧面开设有溢流孔,溢流孔位于落水槽下端,溢流井的底面为雨水可渗出的结构,溢流井内部底面设置有一层鹅卵石层,设置落水槽,使溢流井具有较好的防逆流、防臭效果,而且落水槽可以避免水流直接冲刷溢流井内壁,延长溢流井的使用寿命,同时落水槽采用可拆卸连接,方便落水槽内部除淤、维修和更换。

Road rainwater garden overflow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用雨水花园溢流井
本技术涉及道路路面雨水收集和利用的工程
,具体涉及道路用雨水花园溢流井。
技术介绍
现有雨水花园溢流井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直接与市政雨水管道相连接,若干市政雨水管道水量过多,会造成雨水从溢流井处逆流。而且市政雨水管道内部长期积累雨水时间久了容易造成内部会发出难闻的腐臭气味,而且现有雨水花园溢流井的溢流井盖为镂空状,腐臭气味容易从溢流井口散出污染周围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内容,为解决现有雨水花园溢流井不具有防逆流、防臭等问题,本技术提供道路用雨水花园溢流井,设置落水槽,使溢流井具有较好的防逆流、防臭效果,而且落水槽可以避免水流直接冲刷溢流井内壁,延长溢流井的使用寿命,同时落水槽采用可拆卸连接,方便落水槽内部除淤、维修和更换。技术方案为:包括溢流井,所述溢流井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有井圈,所述井圈上连接有溢流井盖,所述溢流井内部可拆卸的连接有落水槽,所述落水槽内部固定有一对圆筒,一对所述圆筒沿所述落水槽的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圆筒内部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可在所述圆筒内部上下滑动,所述滑动板下端面与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贯穿圆筒底面并与挡板连接,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滑动板底面与圆筒内侧底部之间,在所述弹簧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落水槽底端开口处,在所述弹簧伸长时,所述挡板移出所述落水槽,使所述挡板与所述溢流井内壁形成流水通道,所述落水槽侧面靠近底端面与所述溢流井侧壁上均开设有透水孔,形成所述落水槽内部与所述溢流井外部相连通的结构,所述溢流井侧面开设有溢流孔,形成所述溢流井内部与市政雨水管道口相连通的结构,所述溢流孔位于所述落水槽下端,所述溢流井的底面为雨水可渗出的结构,所述溢流井内部底面设置有一层鹅卵石层。优选地,所述溢流井顶端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落水槽顶端外侧壁上设有于与第一限位凸台相顶接的第一卡接部,且所述第一卡接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上。优选地,所述溢流井顶端内侧壁设置有一对滑槽,一对所述滑槽沿所述溢流井的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落水槽外侧壁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滑条。优选地,所述溢流井顶端内侧壁设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上端,且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述第二限位凸台呈阶梯状分布,所述井圈外侧壁设有用于与第二限位凸台相顶接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上。优选地,所述溢流井盖包括环形的下圆环与圆形的上圆盖,所述上圆盖的外径小于下圆环的外径,所述下圆环与上圆盖的周部上圆周均布有若干弧形栅条,若干所述弧形栅条的上端与上圆盖的边缘连接,若干所述弧形栅条的下端与下圆环的边缘连接,若干弧形栅条的弧形凸部朝外。优选地,所述溢流井侧壁为混凝土制成,所述溢流井底面为透水砖砌成。本技术提供道路用雨水花园溢流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道路用雨水花园溢流井,设置落水槽,在少量雨水流入落水槽时,少量雨水从落水槽侧壁的透水孔渗透到土地里,在大量雨水流入落水槽时,在雨水重力作用下可使挡板向下移动,从落水槽内部移出,此时挡板与溢流井内壁形成流水通道,雨水从流水通道流入溢流井内,通过溢流孔将溢流井内大部分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道内,少量雨水从溢流井底部渗透到土地里,在受力结束弹簧带动挡板重新回到落水槽内,此时挡板对落水槽起到封闭作用,可防止市政雨水管道内部雨水过多导致其内部雨水从溢流井逆流出,同时有效阻挡市政雨水管道内部的臭味从溢流井散出;2:设置落水槽可以避免水流直接冲刷溢流井内壁,延长溢流井的使用寿命;3:落水槽采用可拆卸连接,方便落水槽内部除淤、维修和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整体竖直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中落水槽竖直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中溢流井俯视图。图中:1-溢流井、2-井圈、3-溢流井盖、4-落水槽、5-圆筒、7-滑动板、8-滑杆、9-挡板、10-弹簧、11-透水孔、12-溢流孔、13-一层鹅卵石层、14-第一限位凸台、15-第一卡接部、16-滑槽、17-滑条、18-第二限位凸台、19-第二卡接部、20-下圆环、21-上圆盖、22-弧形栅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道路用雨水花园溢流井,包括溢流井1,溢流井1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有井圈2,井圈2上连接有溢流井盖3。其中,溢流井1为上端带有开口下端封闭的圆柱状,溢流井1侧壁为混凝土制成,井圈2和溢流井盖3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其中,溢流井1埋于地下,溢流井1上端面与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溢流井1内部可拆卸的连接有落水槽4,其中,落水槽4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落水槽4与溢流井1内部大小相适配。落水槽4内部焊接固定有一对圆筒5,一对圆筒5沿落水槽4的中心轴对称分布,圆筒5内部设有滑动板7,滑动板7可在圆筒5内部上下滑动,滑动板7下端面与滑杆8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滑杆8的另一端贯穿圆筒5底面并与挡板9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滑杆8上套设有弹簧10,弹簧10位于滑动板7底面与圆筒5内侧底部之间,其中,弹簧10的两端可通过焊接固定在滑动板7、圆筒5上。在弹簧10处于静止状态时,挡板9位于落水槽4底端开口处,在弹簧10伸长时,挡板9移出落水槽4,使挡板9与溢流井1内壁形成流水通道。其中,圆筒5、滑动板7、滑杆8和弹簧10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圆筒5内部光滑,滑动板7侧面光滑。落水槽4侧面靠近底端面与溢流井1侧壁上均开设有透水孔11,形成落水槽4内部与溢流井1外部相连通的结构,溢流井1侧面开设有溢流孔12,形成溢流井1内部与市政雨水管道口相连通的结构,溢流孔12位于落水槽4下端。其中,透水孔11为若干个,且透水孔11贯穿落水槽4及溢流井1的侧壁设置,落水槽4内侧面的透水孔11处可焊接有过滤网,防止较大杂质堵塞透水孔11。溢流孔12为圆形孔,溢流孔12也为若干个。溢流井1的底面为雨水可渗出的结构,即溢流井1底面为透水砖砌成,溢流井1内部底面设置有一层鹅卵石层13。其中,鹅卵石层13中单个鹅卵石的直径为5-30mm,鹅卵石层13直接铺设在溢流井1内部底面,通过设置鹅卵石层13提高溢流井1的底面的渗透效果。工作原理:设置落水槽4,在少量雨水流入落水槽4时,少量雨水从落水槽4侧壁的透水孔11处渗透到土地里,在大量雨水流入落水槽4时,在雨水重力作用下可使挡板9向下移动,使挡板9从落水槽4内部移出,此时挡板9与溢流井1内壁形成流水通道,雨水从流水通道流入溢流井1内,通过溢流孔12将溢流井1内大部分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道内,少量雨水从溢流井1底面渗透到土地里,在受力结束弹簧10产生弹簧回复力,弹簧10带动挡板9重新回到落水槽4内,此时挡板9对落水槽4起到封闭作用,可防止市政雨水管道内部雨水过多导致其内部雨水从溢流井1处逆流出,同时有效阻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道路用雨水花园溢流井,包括溢流井(1),所述溢流井(1)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有井圈(2),所述井圈(2)上连接有溢流井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1)内部可拆卸的连接有落水槽(4),所述落水槽(4)内部固定有一对圆筒(5),一对所述圆筒(5)沿所述落水槽(4)的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圆筒(5)内部设有滑动板(7),所述滑动板(7)可在所述圆筒(5)内部上下滑动,所述滑动板(7)下端面与滑杆(8)的一端连接,所述滑杆(8)的另一端贯穿圆筒(5)底面并与挡板(9)连接,所述滑杆(8)上套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位于滑动板(7)底面与圆筒(5)内侧底部之间,在所述弹簧(10)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挡板(9)位于所述落水槽(4)底端开口处,在所述弹簧(10)伸长时,所述挡板(9)移出所述落水槽(4),使所述挡板(9)与所述溢流井(1)内壁形成流水通道,所述落水槽(4)侧面靠近底端面与所述溢流井(1)侧壁上均开设有透水孔(11),形成所述落水槽(4)内部与所述溢流井(1)外部相连通的结构,所述溢流井(1)侧面开设有溢流孔(12),形成所述溢流井(1)内部与市政雨水管道口相连通的结构,所述溢流孔(12)位于所述落水槽(4)下端,所述溢流井(1)的底面为雨水可渗出的结构,所述溢流井(1)内部底面设置有一层鹅卵石层(13)。/n...

【技术特征摘要】
1.道路用雨水花园溢流井,包括溢流井(1),所述溢流井(1)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有井圈(2),所述井圈(2)上连接有溢流井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1)内部可拆卸的连接有落水槽(4),所述落水槽(4)内部固定有一对圆筒(5),一对所述圆筒(5)沿所述落水槽(4)的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圆筒(5)内部设有滑动板(7),所述滑动板(7)可在所述圆筒(5)内部上下滑动,所述滑动板(7)下端面与滑杆(8)的一端连接,所述滑杆(8)的另一端贯穿圆筒(5)底面并与挡板(9)连接,所述滑杆(8)上套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位于滑动板(7)底面与圆筒(5)内侧底部之间,在所述弹簧(10)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挡板(9)位于所述落水槽(4)底端开口处,在所述弹簧(10)伸长时,所述挡板(9)移出所述落水槽(4),使所述挡板(9)与所述溢流井(1)内壁形成流水通道,所述落水槽(4)侧面靠近底端面与所述溢流井(1)侧壁上均开设有透水孔(11),形成所述落水槽(4)内部与所述溢流井(1)外部相连通的结构,所述溢流井(1)侧面开设有溢流孔(12),形成所述溢流井(1)内部与市政雨水管道口相连通的结构,所述溢流孔(12)位于所述落水槽(4)下端,所述溢流井(1)的底面为雨水可渗出的结构,所述溢流井(1)内部底面设置有一层鹅卵石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用雨水花园溢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1)顶端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凸台(14),所述落水槽(4)顶端外侧壁上设有于与第一限位凸台(14)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高德峰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