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咬合桩—双壁钢组合围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404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矩形咬合桩—双壁钢组合围堰;其特征在于:矩形咬合桩—双壁钢组合围堰由咬合桩、冠梁、双壁钢围堰、围堰底部封底和内支撑组成;冠梁位于咬合桩上部,双壁钢围堰设立于冠梁上端;内支撑分布在咬合桩和双壁钢围堰内,围堰底部封底由混凝土调平层、碎石垫层、封底砼组成;封底混凝土之间间隔分布有钻孔灌注桩。该结构施工周期短,能够有力保障总工期;咬合桩围堰成型后桩体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均较好;后期(枯水期)拆除咬合桩顶的双壁钢围堰较为方便,组合围堰整体拆除工程量较小,风险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矩形咬合桩—双壁钢组合围堰
本技术涉及围堰施工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矩形咬合桩—双壁钢组合围堰。
技术介绍
咬合桩即相邻混凝土排桩间部份圆周相嵌,并于后序次相间施工的桩内置入钢筋笼,使之形成具有良好防渗作用的整体连续防水、挡土围护结构。咬合桩是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桩的排列方式为一条不配筋素混凝土桩(B桩)和一条钢筋混凝土桩(A桩)(采用全套管钻机施工)间隔布置。施工时,先施工B桩,后施工A桩,在B桩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A桩的施工。A桩、B桩均采用全套管钻机施工,切割掉相邻B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从而实现咬合(如图1所示)。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围堰高度高于施工期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咬合桩基坑支护多见于房建工程的基础施工中,其应用到桥梁工程中尚不多见。目前对于一些大桥主桥施工来讲,墩承台底位于施工最低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矩形咬合桩—双壁钢组合围堰,其特征在于:矩形咬合桩—双壁钢组合围堰由咬合桩(1)、冠梁(2)、双壁钢围堰(3)、围堰底部封底和内支撑(4)组成;冠梁(2)位于咬合桩(1)上部,双壁钢围堰(3)设立于冠梁(2)上端;内支撑(4)分布在咬合桩和双壁钢围堰(3)内,围堰底部封底由混凝土调平层(51)、碎石垫层(52)、封底砼(53)组成;封底混凝土之间间隔分布有钻孔灌注桩(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咬合桩—双壁钢组合围堰,其特征在于:矩形咬合桩—双壁钢组合围堰由咬合桩(1)、冠梁(2)、双壁钢围堰(3)、围堰底部封底和内支撑(4)组成;冠梁(2)位于咬合桩(1)上部,双壁钢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刘勇陈正孙兵刘亮黄怀刚黄鹏张晓斌陈建枫吴嘉宇梁立凯王克文黄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