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医用凉感降温纱制得的纤维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02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医用凉感降温纱制得的纤维布,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布、反射层、纤维层一、纤维层二和纤维层三;所述反射层表面涂有红外线反射涂层;所述纤维层一的内部与表面均粘结嵌设微胶囊,所述微胶囊内填装用用于隔热的填充液;所述纤维层二内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根降温管以及与降温管连通的可开合的降温仓;所述纤维层三为凉感降温纱经纬织造布。其能够持续有效的保持清凉感,即使光源直射也不会使布料大幅度升温,保障了高温环境下的清凉感和舒适度。

A kind of fiber cloth made of medical cool feeling cooling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医用凉感降温纱制得的纤维布
本技术涉及纤维布,具体涉及一种由医用凉感降温纱制得的纤维布。
技术介绍
在生产或生活中,常常要面对高温环境,如夏天的室外作业、锅炉作业等。因而,人们对具有清凉感的功能性布料有着极大的需求。但一般的凉感布料,凉感的持续时间短,在人体大量发热、高温或光照情况下很容易丧失清凉感,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由医用凉感降温纱制得的纤维布,其能够持续有效的保持清凉感,即使光源直射也不会使布料大幅度升温,保障了高温环境下的清凉感和舒适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由医用凉感降温纱制得的纤维布,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布、反射层、纤维层一、纤维层二和纤维层三;所述反射层表面涂有红外线反射涂层;所述纤维层一的内部与表面均粘结嵌设微胶囊,所述微胶囊内填装用用于隔热的填充液;所述纤维层二内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根降温管以及与降温管连通的可开合的降温仓;所述纤维层三为凉感降温纱经纬织造布。作为优选的,所述降温仓与降温管垂直。作为优选的,所述降温仓水平设置在降温管的顶端。作为优选的,所述微胶囊内填装有水。作为优选的,所述微胶囊包括密封性强的具有交联度的聚物制成的囊壁。作为优选的,所述微胶囊的粒径小于12μm,所述囊壁与囊芯的厚度的比值大于1∶10。作为优选的,所述纤维层一为厚纤化纤维织物。作为优选的,所述凉感降温纱具有星形断面。作为优选的,所述纤维层二为挂浆脱脂棉织物。作为优选的,所述红外线反射涂层为银含量不低于85%的金属合金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反射层,能够将近红外和远红外反射出去,使得布料即使暴露在阳光下也不会吸收太多热量,提高布料的清凉感保持作用。2、本技术通过在微胶囊内填装填充液,能够有效吸收外部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布料内部的清凉保持作用。3、本技术通过在纤维层二内设置降温管和降温仓,能够随时增加冷源并扩散冷气,以降低布料温度,增加纤维层一持续隔热的能力。4、本技术的凉感降温纱,能够将皮肤表面的湿气及汗水快速吸收并传输扩散,保持皮肤干爽,大大提升布料的功能性与舒适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纤维层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面布,20-反射层,30-纤维层一,31-微胶囊,40-纤维层二,41-降温管,42-降温仓,50-纤维层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由医用凉感降温纱制得的纤维布,包括面布10、反射层20、纤维层一30、纤维层二40和纤维层三50。上述面布10为麻类植物纤维经编织造布。麻烦植物纤维可以是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或者它们的组合。面布10具有透气清爽,柔软舒适耐洗、耐晒,防腐、抑菌的特点;且其具有较大的孔隙,对太阳光的吸收少,避免布料因阳光直射而产生较高的温度。上述反射层20可分离的设置在面布10上。反射层20表面涂有红外线反射涂层。红外线反射涂层为银含量不低于85%的金属合金涂层。反射层20能够将近红外线和远红外线反射出去,避免布料吸收过多红外线,导致温度上升。反射层20在效用减弱时能够更换。上述纤维层一30可分离的设置在反射层20上。纤维层一30为厚纤化纤维织物。厚纤化纤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积,以增加微胶囊31含量。上述纤维层一30的内部与表面均粘结嵌设有微胶囊31。微胶囊31包括具有一定交联度的高聚物制成的囊壁。囊壁具有极高的密封性,防止其内填充液溢出。微胶囊31的粒径小于12μm,使其能够良好的融入纤维层一30中,结合牢固,且不影响纤维层一30的机械性能。微胶囊31的囊壁与囊芯的厚度的比值大于1∶10,以保证微胶囊31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微胶囊31内填装有大比热容的填充液。填充液可以是水。纤维层一30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有效隔绝外部高温,保证内部的凉感舒适。纤维层一30在效用减弱时,可以取下重新添加微胶囊31。上述纤维层二40可分离的设置在纤维层一30上。纤维层二40为挂浆脱脂棉织物。纤维层二40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固定性、透气性和吸湿性。上述纤维层二40内设置有降温管41和降温仓42。降温管41具有相互平行的多根。降温仓42与降温管41垂直。每一根降温管41均和降温仓42连通。降温仓42能够打开与关闭,以填装冷源。冷源散发出来的冷气会沿着降温管41扩散到整个布料,从而带走微胶囊31内的热量,以增加布料持续隔热的能力。降温仓42可以水平的设置在降温管41的顶端,使冷气更容易下沉,提高降温效率。上述纤维层三50设置在纤维层二40上。纤维层三50为凉感降温纱经纬织造布。凉感降温纱具有星形断面。凉感降温纱能够将皮肤表面的湿气及汗水快速吸收并传输扩散,保持皮肤干爽,大大提升织物功能性与舒适感。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能够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由医用凉感降温纱制得的纤维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布、反射层、纤维层一、纤维层二和纤维层三;/n所述反射层表面涂有红外线反射涂层;/n所述纤维层一的内部与表面均粘结嵌设微胶囊,所述微胶囊内填装用用于隔热的填充液;/n所述纤维层二内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根降温管以及与降温管连通的可开合的降温仓;/n所述纤维层三为凉感降温纱经纬织造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医用凉感降温纱制得的纤维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布、反射层、纤维层一、纤维层二和纤维层三;
所述反射层表面涂有红外线反射涂层;
所述纤维层一的内部与表面均粘结嵌设微胶囊,所述微胶囊内填装用用于隔热的填充液;
所述纤维层二内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根降温管以及与降温管连通的可开合的降温仓;
所述纤维层三为凉感降温纱经纬织造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医用凉感降温纱制得的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仓与降温管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医用凉感降温纱制得的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仓水平设置在降温管的顶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医用凉感降温纱制得的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内填装有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锦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蓝纳青医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