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霉抗菌纺织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39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霉抗菌纺织纤维,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钛涂层的下侧连接有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的一侧连接有网状结构,且网状结构包括记忆棉支柱、填充颗粒,所述记忆棉支柱的上端连接至防紫外线层的一侧,所述填充颗粒填充于相邻所述记忆棉支柱之间的空隙中,且填充颗粒的侧边与记忆棉支柱连接,所述网状结构的下端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下端连接有羊毛纤维层,所述羊毛纤维层的下端连接有第一竹纤维层,所述第一竹纤维层的下端连接有牛奶丝层,所述牛奶丝层的下端连接有防水层,本纺织纤维不仅具备抗菌、防霉性能、防紫外线、防水性能、保暖性能,还具备较好的抗拉性能和较好的弹力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霉抗菌纺织纤维
本技术涉及纺织纤维
,具体为一种防霉抗菌纺织纤维。
技术介绍
纺织纤维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种。亚麻、棉纱、麻绳等是从植物中获取的,属于天然纤维;羊毛和丝绸来自动物,也是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的种类很多,例如尼龙、人造纤维、玻璃纤维等等。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新材料作为发展经济、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各种新型纺织纤维用于当今高
的重要材料。目前全球新型纤维产品的市场规模超过千亿美元,已成为纺织行业的新型“战略支柱产业”之一。新型纺织纤维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市场规模大、产业辐射面广、拉动效应显著等特点。随着时代发展,消费者审美意识与知识结构的改变,消费者对服装面料的各种需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现有的纺织纤维结构单一,使得面料功能单一,为此,我们推出一种防霉抗菌纺织纤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霉抗菌纺织纤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霉抗菌纺织纤维,包括第一纳米二氧化钛涂层,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钛涂层的下侧连接有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的一侧连接有网状结构,且网状结构包括记忆棉支柱、填充颗粒,所述记忆棉支柱的上端连接至防紫外线层的一侧,所述填充颗粒填充于相邻所述记忆棉支柱之间的空隙中,且填充颗粒的侧边与记忆棉支柱连接,所述网状结构的下端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下端连接有羊毛纤维层,所述羊毛纤维层的下端连接有第一竹纤维层,所述第一竹纤维层的下端连接有牛奶丝层,所述牛奶丝层的下端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竹纤维层,所述第二竹纤维层的下端连接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杜邦莱卡织物层,所述杜邦莱卡织物层中连接有罗纹组织的弹力布,所述杜邦莱卡织物层的下端连接有纳米银离子涂层,所述纳米银离子涂层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纳米二氧化钛涂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弹力布呈波浪形连接在杜邦莱卡织物层的内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填充颗粒为橄榄球形颗粒,且填充颗粒为为珍珠棉填充颗粒,所述填充颗粒的下端连接至抗菌层的上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抗菌层为负氧离子聚酯纤维抗菌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水层为聚氯乙烯材料防水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羊羊毛纤维层与抗菌层、第一竹纤维层之间均通过无害强力粘合剂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纳米二氧化钛涂层的设置,使得本纺织纤维的抗紫外线效果更好,且第二纳米二氧化钛涂层的设置,使得本纺织纤维另一面也具备抗紫外线的效果,使得本纺织纤维可双面使用,通过防紫外线层的设置,来增加抗紫外线效果,通过网状结构的设置,增加本纺织纤维的弹性,将来自上下方的压力缓冲减少,增加使用的舒适感,通过抗菌层的设置,使得本纺织纤维具备抗菌性能,通过羊毛纤维层的设置,增加了本纺织纤维的保暖性能,通过第一竹纤维层的设置增加了本纺织纤维的防霉性能,通过牛奶丝层的设置,增加了本纺织纤维的柔和性,通过防水层的设置,使得本纺织纤维具备防水性能,通过第二竹纤维层的设置,来强化本纺织纤维的防霉性能,通过杜邦莱卡织物层中连接有罗纹组织的弹力布,来增加本纺织纤维的弹力,使得本纺织纤维抗拉强度提高,通过纳米银离子涂层的设置,使得本纺织纤维的另一面也具备抗菌功能,本纺织纤维结构丰富,不仅具备抗菌、防霉性能、防紫外线、防水性能、保暖性能,还具备较好的抗拉性能和较好的弹力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网状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弹性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纳米二氧化钛涂层;2、防紫外线层;3、记忆棉支柱;4、填充颗粒;5、抗菌层;6、羊毛纤维层;7、第一竹纤维层;8、牛奶丝层;9、防水层;10、第二竹纤维层;11、弹力布;12、杜邦莱卡织物层;13、纳米银离子涂层;14、第二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霉抗菌纺织纤维,包括第一纳米二氧化钛涂层1,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钛涂层1的下侧连接有防紫外线层2,所述防紫外线层2的一侧连接有网状结构,且网状结构包括记忆棉支柱3、填充颗粒4,所述记忆棉支柱3的上端连接至防紫外线层2的一侧,所述填充颗粒4填充于相邻所述记忆棉支柱3之间的空隙中,且填充颗粒4的侧边与记忆棉支柱3连接,所述网状结构的下端连接有抗菌层5,所述抗菌层5的下端连接有羊毛纤维层6,所述羊毛纤维层6的下端连接有第一竹纤维层7,所述第一竹纤维层7的下端连接有牛奶丝层8,所述牛奶丝层8的下端连接有防水层9,所述防水层9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竹纤维层10,所述第二竹纤维层10的下端连接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杜邦莱卡织物层12,所述杜邦莱卡织物层12中连接有罗纹组织的弹力布11,杜邦莱卡织物层12为双层杜邦莱卡织物层,罗纹组织的弹力布11连接于上下两层杜邦莱卡织物层12之间,所述杜邦莱卡织物层12的下端连接有纳米银离子涂层13,所述纳米银离子涂层13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纳米二氧化钛涂层14。具体的,所述弹力布11呈波浪形连接在杜邦莱卡织物层12的内部,增加本纺织纤维的弹性。具体的,所述填充颗粒4为橄榄球形颗粒,且填充颗粒4为珍珠棉填充颗粒,所述填充颗粒4的下端连接至抗菌层5的上端,增加本纺织纤维的弹性,将来自上下方的压力缓冲减少,增加使用的舒适感。具体的,所述抗菌层5为负氧离子聚酯纤维抗菌层,有效抗菌。具体的,所述防水层9为聚氯乙烯材料防水层,有效防水。具体的,所述羊羊毛纤维层6与抗菌层5、第一竹纤维层7之间均通过无害强力粘合剂连接。具体的,使用时,通过第一纳米二氧化钛涂层1的设置,使得本纺织纤维的抗紫外线效果更好,且第二纳米二氧化钛涂层14的设置,使得本纺织纤维另一面也具备抗紫外线的效果,使得本纺织纤维可双面使用,通过防紫外线层2的设置,来增加抗紫外线效果,通过网状结构的设置,增加本纺织纤维的弹性,将来自上下方的压力缓冲减少,增加使用的舒适感,通过抗菌层5的设置,使得本纺织纤维具备抗菌性能,通过羊毛纤维层6的设置,增加了本纺织纤维的保暖性能,通过第一竹纤维层7的设置增加了本纺织纤维的防霉性能,通过牛奶丝层8的设置,增加了本纺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霉抗菌纺织纤维,包括第一纳米二氧化钛涂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钛涂层(1)的下侧连接有防紫外线层(2),所述防紫外线层(2)的一侧连接有网状结构,且网状结构包括记忆棉支柱(3)、填充颗粒(4),所述记忆棉支柱(3)的上端连接至防紫外线层(2)的一侧,所述填充颗粒(4)填充于相邻所述记忆棉支柱(3)之间的空隙中,且填充颗粒(4)的侧边与记忆棉支柱(3)连接,所述网状结构的下端连接有抗菌层(5),所述抗菌层(5)的下端连接有羊毛纤维层(6),所述羊毛纤维层(6)的下端连接有第一竹纤维层(7),所述第一竹纤维层(7)的下端连接有牛奶丝层(8),所述牛奶丝层(8)的下端连接有防水层(9),所述防水层(9)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竹纤维层(10),所述第二竹纤维层(10)的下端连接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杜邦莱卡织物层(12),所述杜邦莱卡织物层(12)中连接有罗纹组织的弹力布(11),所述杜邦莱卡织物层(12)的下端连接有纳米银离子涂层(13),所述纳米银离子涂层(13)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纳米二氧化钛涂层(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霉抗菌纺织纤维,包括第一纳米二氧化钛涂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钛涂层(1)的下侧连接有防紫外线层(2),所述防紫外线层(2)的一侧连接有网状结构,且网状结构包括记忆棉支柱(3)、填充颗粒(4),所述记忆棉支柱(3)的上端连接至防紫外线层(2)的一侧,所述填充颗粒(4)填充于相邻所述记忆棉支柱(3)之间的空隙中,且填充颗粒(4)的侧边与记忆棉支柱(3)连接,所述网状结构的下端连接有抗菌层(5),所述抗菌层(5)的下端连接有羊毛纤维层(6),所述羊毛纤维层(6)的下端连接有第一竹纤维层(7),所述第一竹纤维层(7)的下端连接有牛奶丝层(8),所述牛奶丝层(8)的下端连接有防水层(9),所述防水层(9)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竹纤维层(10),所述第二竹纤维层(10)的下端连接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杜邦莱卡织物层(12),所述杜邦莱卡织物层(12)中连接有罗纹组织的弹力布(11),所述杜邦莱卡织物层(12)的下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军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滕腾布糊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